讲一件印象非常深刻的事。学生时期去某省一个省直机关去实习,厅长临近退休,再加上我是实习生的缘故,领导表现得非常随和,每次楼道里碰到了都要主动和我聊几句。 有天刚好他值夜班,我就趁着这个机会主动找领导请教经验去了,我说自己将来想当公务员,领导笑着说:“现在的年轻人还想着当公务员呢?我儿子就不喜欢干这个工作,现在在X大当老师,像你这么高的学历可以干点别的,千万别干这行”,说完领导还若有所思地抽了一口烟。这是我印象中非常深刻的一次“劝退”,居然有人说别当公务员,当然我当时并没有明白这番话的意味。参加工作以后,接触到的信息更多了,逐渐发现一定级别以上领导的子女中,当公务员的比例非常的低,都去干嘛了呢?有在中金公司做投资经理的,有自主创业当CEO的,有在知名院校当老师的,还有在很多人听都没听过、但实际上很牛的行业协会工作的,并不是大家认为的“子承父业”、跑步入编。 所以要我看,这事主要取决于你父母所处的社会阶层,总体的规律是越往下走、越希望子女考公进体制,越往上走、选择的维度就会更开阔。 为什么网上舆论普遍认为,父母都希望子女当公务员呢?因为这个社会上普普通通的父母是占大多数的,他们可能是贫困地区的农民、可能是摆摊的商贩、可能是十八线县城里小科员、也可能是赚了点小钱的生意人,他们构成了整个社会阶层最坚实、最庞大的基层,我们中大多数人都来自这样的家庭,所以多数人也就有了这样的认识。接下来我们讨论一个问题,为什么对子女的职业建议会因为家庭阶层而显著不同?有这样一种家庭。住在农村或者小县城,母亲是没有工作的家庭主妇,父亲在外边打工养家,谈不上饿肚子但经济也不宽裕,如果家庭成员稍有病痛意外,整个家庭随时可能动荡飘扬,这样的家庭在中国非常常见。父母为什么希望子女考公呢?因为不用起早贪黑赚那点微不足道的辛苦钱,不用担心年纪大了干不动怎么办,不用被人说“打工的”“没有正经职业”,公务员稳定、体面、有社会认可的属性,完美符合了他们对于一份职业的期待和要求。假如你处在你父母的境况,你又会不会希望自己的子女去考公务员呢?答案不言自明。所以我认为,说公务员是最适合普通家庭、普通人的职业之一,这句话是准确的。 说完了普通家庭,再来说说往上的那部分人。这部分家庭在财富积累、社会地位已经达到一个比较高的水平了,早跳脱出了安全需求、稳定需求、认可需求这些基础性的价值感了,公务员稳定的基础属性已经不是这部分人的首要考虑了,他们更多地在让子女去实现自我、做自己更愿意做的事情,或者选择一些更具性价比的职业,比如各类投行中就有这一类群体的存在。 可能有人会疑惑,为什么不把自己的子女也培养成领导干部呢?政治资源延续的难度非常大,如果你老爸是县委书记,多数人可能连副县长都做不到,仕途是背景、能力、机遇、政策等多方面作用的结果,不确定性因素让继承资源变得极为艰难。 假使你愿意承认家庭的普通、自己的平凡,那我想选择成为一名公务员,在平凡的岗位上踏实做一些有利于国家和人民的事,这份职业确实很不错,这几年愈来愈热的考公热也直接证明了这一点。希望大家在选择的时候,能够真正认清社会大环境、自身小环境,正确理解这份职业的一些意义,这样当你面对它收入有限、层级森严等一系列缺点时也能坦然接受,能有底气地讲:这就是我的选择。本文完。很多读者想和同频体制内人没有顾忌的畅快交流,我建了:全国体制内交流群,群里讨论很踊跃:五花八门的体制内讯息。
一、可在群内与全国体制内群友畅聊、请教,交流内容不做限制:人事档案、纪检规章、开会发言、单位人情、饭局托请、遴选经验、过年过节、明潜规则、股票、育儿、公文素材等等等,尺度随意,如果因你言论导致封群,那么本群到此结束,不再建群。二、群友大多是体制内工作人员:省厅部委公务员、高校教职工、国央企职工、基层公务员、公检法司、律师、医生护士等。你们在群里自行交流链接,我不做引导和管理。三、我偶尔会直播答疑,但直播时间不一定,进群后可第一时间得知我开播信息。四、我团队邓玉会不定时往群里转发一些:我看过且认同的好文章、好视频以及人事安排的逻辑分析。(群满500人后再发)五、我团队邓玉会不定时往群里转发一些:经典书目的pdf版本,主要是经典的官场小说以及不在市面上流通的经典名篇。(群满500人后再发)六、本群旨在建一个平台供群友多交流,我团队不干涉,但请所有入群者发言一定要有底线、别踩红线,如果因你不当言论导致群被封,我团队不再重建新群。只要交流群不被封,群便永久有效。所以,请和谐交流,那些高远庙堂之上的话题,能不交流就不交流!另:进群后,若经常说不合时宜的内容,我方有权利将你移除本群。如你有意入群,请长按二维码支付56元入群费(付费前请深思熟虑,付费后不允许退款),付费后再长按最下方二维码添加邓玉微信,她邀请您入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