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让孩子主动“学习”,这三点很重要!

财富   2024-11-08 12:06   四川  

看过一句话:“真正的好父母,嘴上都有一条拉链。因为他们深知,不经意的一句话,就可能影响孩子一生。”


心理学家罗森塔尔亦曾警告过我们:孩子终将活成我们嘴里描述的样子。


所以,家长此生最大的功课之一,就是学会跟孩子好好说话,多说积极正面的话。


我们越是鼓励孩子,重视孩子,孩子才能表现得越优秀。


我们嘴里的人生,就是孩子的人生。




01
孩子不主动的原因


为什么现在的孩子一提学习总是觉得反感、总要被逼着被监督着?



为了让孩子做好,在一边监督、辅助;


为了让他少犯错,一遍遍提醒;


为了让孩子不走弯路,提前安排好学习任务。



其实有没有想过,是因为大人总在“插手”,让孩子误以为“学习并不是我自己的事儿”,从而缺少自主感。


你家孩子会主动去学习写作业吗?可能大部分家长的答案都是否。


而孩子不主动学习的表现,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懒,另一类是躺平。


懒的孩子,基本上就是踹一脚走一步,老师要求完成的作业他会写,但其他高效的方法,比如整理错题、梳理知识点、针对性练习等,你跟他说再多次,他都不会去做。


而躺平的孩子,就是什么都不愿意做了。


你说作业必须要写,他可能题都不看、就随便填个答案,练习什么的更不用说了,有些孩子可能还会找各种借口不想上学。


孩子们最主要的学习动力是归属感、胜任感、自主感,而家长们的控制等行为,会将孩子的动力系统全部破坏掉。学习动力没了,他肯定就不会主动去学习。


而且这些行为会给孩子传递负面情绪,时间久了,孩子会把学习与负面情绪划上等号,最后一提起学习,他的情绪记忆就浮现出来,就会表现出厌学。



02
容易被忽略的情绪


很多父母鼓励孩子,常说“你真聪明”“你太棒了、”“你要加油”……事实上,这种鼓励无益有害。


孩子只会单纯地认为“我就是很棒的”,可是棒在哪里?不知道。


被这样夸着长大的孩子,容易输不起,甚至不敢努力。因为我都这么棒了,努力后万一做不好,岂不是打脸了么?


所以,夸聪明不如夸努力、自觉,夸笼统不如夸详细具体:


1.“尽管很难,但你一直没有放弃。”(看到孩子的坚持。)


2.“你坐在这里两个小时了,很耐心地在拼这些小积木,你真的很专注。”(让孩子知道自己是可以专注的。)


3.“你这次考试成绩提高了,你考前做复习计划,你真的很认真。”(帮孩子看到自己进步的原因。)


4.“我注意到你主动收拾好了玩具,这就是自觉。”(突出孩子的自律自觉。)


5.“你在XX上进步了很多呢!”(及时肯定。)


很多人觉得认知决定行为,觉得有好处的事情就应该去做,没有好处那就是浪费时间。


但事实上,在我们的认知和行为中间,还存在着一个情绪的作用。


一个人会持续主动地去做某一件事情,并不是理智脑想做就会做,更重要的是要情绪脑下指令。


只有在情绪上感受到平和、舒服、开心,才会有持续且主动的行为。


有好处的事情很多,比如学习、运动,但孩子会主动去做吗?家长会主动去做吗?很多人都知道这些事情是有好处的,但还是不会去做。


还有些事情,孩子不用提醒他也会每天去做,比如看电视、玩游戏。那为什么孩子会去做呢?原因并不是因为有什么功利上的好处,而是因为情绪。


所以想让孩子主动去学习,家长一味地给他讲道理、在孩子的理智脑这块使劲是没有用的,让他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积极的情绪体验才是关键。



03
家长首先要做减法


学霸们能够十几年如一日地坚持学习,有些人觉得是靠自律、靠毅力,这是不对的。


没有人能够靠毅力坚持十年,坚持三个月就顶天了。


“跟你说了多少次,用完的东西归回原处”;“学习不好的孩子,也没有好未来”;“能不能不要再磨磨蹭蹭了”……


是不是时常感觉:孩子越大越难教,很多小事,说了无数次,他们既不听,也不做,就像故意跟你作对。其实,不是的。


这是我们的“说教行为”陷入了“超限效应”。


在人的心理上,如果受到过多、过强,或时间过长的外部刺激,便很容易产生本能的逆反。


道理很简单,如果仅仅用“说教”,就能影响一个人,那么,便不会有那么多教育冲突了。


有效的教育方式是,用“做”代替“说”。


那如何让孩子有积极的情绪体验呢?


对大部分家长来说,首先要做的是让孩子感受到平和,而不是一上来就想着让他感受到开心、爽。


想让孩子感受到平和,家长只需要做减法,就是停止打骂吼催等行为。


很多家长现在一开口就是在让孩子不平和,每一句话都是在给孩子压力,闭嘴反而是好事。


父母精选资料
熟悉知识,解答疑问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