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最新定调,再提“适度宽松”,释放多重积极信号
时事
2024-12-09 22:24
广东
12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25年经济工作。
12月6日,中共中央在中南海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今年经济形势和明年经济工作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的意见和建议。
按照惯例,中央政治局会议召开不久后就会召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研究当下的经济形势,为未来的经济工作定调,并推出系列经济政策。
消息发布时间是下午3点21分左右,在A股收市之后、港股收市之前。
或受会议召开后市场预期影响,股市随即大涨,港股尾盘直线拉升,截至收盘,恒生指数涨近3%,恒生科技指数大涨超4%。此外,富时中国A50指数期货亦大幅拉升,飙涨近4%。明年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守正创新、先立后破,系统集成、协同配合,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充实完善政策工具箱,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打好政策“组合拳”。这句话信息量很大,首先,“货币政策”的最新提法变为了“适度宽松”。
一般货币政策分为宽松、适度宽松、稳健、适度从紧、从紧五个档次,这次会议的政策表述从稳健转化为了适度宽松,结合“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释放了非常明确的信号:
中国人民大学财金学院教授、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联席院长赵锡军认为,此前我国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时间节点是在次贷危机之后,14年后再次提及,意味着我国此时面对的局面相对复杂,也说明了中央对未来经济工作的重视和决心。其次,从整体工作要求来看,相较于去年新增加了“系统集成、协调配合”,这一新表述。
赵锡军表示,这一点体现出未来我国将综合施策,从更加全面的角度解决经济增长动力的问题,可以取得更加综合平衡的政策效果。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金融发展与国资国企研究所执行所长余凌曲认为,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也包括促消费、社会保障等政策都要协同发力,这一做法一直在推进过程中,比如最近总是提“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避免‘合成谬误’”。9月底以来,我国推出的一揽子增量政策其实也是在呼应新表述的要求,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共同发力,“股市平准基金”等新工具也陆续出台,助力我国经济回升向好。
最后,会议首次提出“加强超常规逆周期政策调节”,“超常规”三个字意味着未来的政策有望继续加码。会议中特别提到了“稳住楼市股市,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和外部冲击,稳定预期、激发活力,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赵锡军认为,楼市和股市更多是预期和信心的体现。将楼市和股市特别提出,说明中央对信心的提升和预期的改善非常重视。
9月以来,我国经济回升向好的因素不断增多,一揽子增量政策推出后,楼市、股市反应迅速就能说明这一点。
只有有信心,消费者才能放心消费,投资者才能大胆投资,实现拉动内需、推动投资,进而助力经济增长。这次会议提出,要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要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12月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11月CPI同比上涨0.2%,增速较10月放缓0.1个百分点,连续三个月回落。我国需求不足的矛盾依然突出,经济增长内在动能尚待巩固。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国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1%,科技创新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显著。扩大内需、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未来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但要注意的是,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同时在这两大引擎上发力,实现保障民生、经济增长双重目标,这也体现了“系统集成、协同配合”的重要性。此次中央政治局会议最大的作用是定调,从以上的梳理里可以发现,高层对刺激经济,给政策的大方向上延续了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来的基调,各方面政策定调都偏积极,这点与市场预期并无二致。对于接下来即将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余凌曲预计政策还会继续加码。因为当前外部形势面临挑战,且9月底以来的一揽子增量政策仍然受到一些限制,比如当年财政赤字不能突破人大确定的上限,而2025年是一个整年,相关限制会大大减少,有更大提升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