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平县一碗水乡:冬闲田不“闲”人勤产业兴

政务   2024-11-05 17:40   贵州  
兴隆街乡村振兴工作队积极向帮扶单位请示汇报,得到了单位领导的高度重视和鼎力支持,促成了15万元重安城区路灯维修亮化工程的资金筹措和工程的实施。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明礼仪、倡和谐,人人争当普法宣传员。




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






连日来,在黄平县一碗水乡水淹塘村、印地坝村的高标准农田里,当地农户正抢抓晴好天气,忙着拉线、起垄、栽苗,分工协作,为油菜育苗做好前期准备,田间地头一片繁忙景象。

10月下旬以来,在一碗水乡水淹塘村三口坪至田坝500亩油菜规范化种植基地,放眼望去,一垄垄菜畦整齐有序,几名农技师和农户组成的工作队往来穿梭其间,有序移栽油菜苗,保证油菜落地生根,忙得热火朝天。

“稻谷收割后,我们就进行大田的开沟、整地工作,水稻秸秆的翻耕,正好为油菜的生长创造肥沃的土壤。现在正是移栽油菜的好时机,村民干劲十足,每天田里面都是人来人往。”水淹塘村支书张梅介绍说,该村大力推进“粮油兼丰、以油促粮”,引导和支持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参与“稻油”轮作种植,通过盘活秋冬闲置土地种植油菜获得收益,使冬闲田变成绿茵田、致富田,绿了百亩田地,富了一方农民。

据了解,一碗水乡积极探索高标准农田与土地流转、规模经营、巩固成果相结合的运行模式,打破农户界限、地块界限,推行并小为大、变散为整模式,通过建设农田节水灌溉工程、引入新技术与新设备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建设高标准农田9000亩。同时,积极推广“稻油轮作”发展模式,夏种水稻、冬种油菜,人闲地不闲,使土地最大化开发利用,助农稳产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水淹塘村油菜种植让“冬闲田”变“农忙田”是一碗水乡农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一碗水乡通过党支部领航、党员带动、农户自愿的原则,积极推广“稻油轮作”“稻药轮作”“八月瓜套种黄精”等科学轮作模式,夏种水稻、八月瓜,冬种油菜、太子参,做到了人闲地不闲,使土地最大化开发利用,实现了助农稳产增收,助力乡村振兴。据悉,一碗水乡今年计划秋冬种油菜3500亩,太子参30000亩,已翻犁土地14000亩,已完成直播面积920亩,育苗移植1586亩。

科学轮作种植模式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也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我们村是少数民族传统村落,也是粤黔协作的乡村振兴示范村,种植油菜不仅可以防止土地冬闲,还为来年春天人们赏花提供了一个好去处。同时,我们村种植的420亩八月瓜经过多年迭代更新,已经成功培育果大、籽少、肉厚的新品种,现在主要以线上、线下购买和入园采摘为主,基本形成了稳定的客源和订单渠道,也吸引了不少游客过来参观体验。”印地坝村党支部书记王碧海介绍道。

印地坝村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潕阳河穿境而过,土地平整,水源充足,农业发展具有先天优势。近年来,该村围绕“两水一坝一码头,两猴一寺一观音,古树古井古村落”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讲好印地观音民间传说和红色民族故事。

近年来,印地坝村推进产业富民带动乡村振兴实践,采用“稻+油”“稻+菜”“八月瓜+黄精”模式,把秋冬农业作为促进农业增长和农民增收的重要环节,有效提升耕地效益,走出来一条以苍山绿树、农耕文明、蔬果采摘、农家风情等农文旅一体化融合发展的新路子,让山清水秀的小村庄,越来越美丽,让群众幸福指数越来越高。印地坝村陆续成功入选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黔东南州第五批生态村、第四批贵州省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





作者 | 王春芳
编辑 | 潘虹
网络编辑 | 吴森楠
编审 | 杨忠
核发 | 杨宇
投稿邮箱 | hpxxwzx@126.com

✩✩✩✩

得分:74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黄平微讯
黄平最新资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