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市街是风水宝地
拥有一路的财气
不仅是购物和休闲的好去处
更重要的是使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
成为可能并从这里展开延伸
三市街位于早先近日公园南面,南起金碧路,北抵正义路,全长约400米宽10米,形成于元代,是中庆城(昆明)闾阎之冲,商贾云集,列市纵横,极为繁盛。清代,此路东面有“猪市”(民国讹呼“珠市”,今宝善街),西靠“羊市”(南通街一带,曾有羊市口,已消失),南近“鱼市”(今尚存鱼课司街),为三市交合要道,故名。
一直以来,三市街都是存放老昆明记忆的地方。滇越铁路通车后,古风依旧、埋首操持传统业务的商人在西风渐进之时感受到社会的变革气象:洋货入滇,土产出口量增加,民族资本在发展。三市街以及首尾相接的金碧路和正义路逐渐成为省城核心商圈。
1923年当局改建大南门,以利交通,三市街也进行全面修建,扩宽为五丈五尺,车道铺成石块路,两旁是三合土人行道,街道两廊建成两层楼商铺。与旧城民房不同,拱券门、百叶窗、哥特式设计等西方建筑手法运用娴熟,房屋风格多为中西融汇杂糅,体现出传统向现代过渡的特色,另外还遍植行道树,疏浚修镶下水道。
颇具眼光的商家纷纷在此设商号,外地商人也赶来开店铺,整条街显得富华绮丽。
省垣昆明有600多年历史,不论是京城来的封疆大吏、本土提拔的高官贵爵,还是沾亲带故的世袭乡党、游走黑白两道的财东富豪都云集在此,有钱人一多,自然讲究也多起来了,昆明谚语云“饥者图一饱,阔人求味道”,可见很讲究吃喝、追求体面。为了迎合口腹之欲,本地的餐饮业从古到今一直十分红火。
三市街上有家大馆子叫“共和春”,名声和规模曾在省城数一数二。顾名思义,主人是要“乘共和春风而发展”。它由朱仲和、李耀卿等5个股东共建,各自都明确约定权利义务,是昆明饮食业最早实行股份制的,原先开在金碧路西段金碧公园内,1938年公园改为昆华医院,饭店迁到三市街南段西廊(原五华区文化馆)。寸土寸金之地,沿街都是商铺,共和春只能退缩于后,但“酒好不怕巷子深”,门面较小,还要走过10米的狭窄甬道,进到里面却豁然敞亮。整个格局为典型的“一颗印”四合院,面积极大,约300平方米,用餐主要是在正中花厅和南边大餐厅,里面可放40多张10人座大圆桌。
共和春做的是高档买卖,餐厅宽敞,摆设讲究,圆桌圆凳全是硬木,墙上大理石挂屏字画都出自名家之手,美食配美器,餐具很精致,景德镇的瓷碗瓷盘瓷酒盅,甚至有瓷调羹,这在一般馆子不见。所用筷子也有讲究,一般人等档次稍低,安排竹筷子若是高官显贵前来或规格较高者必用乌木筷子。
共和春开业后很红火,赚了些钱,但好景不长,仅一年多却负债累累,原因是股东均为市井中头面人物,交际太广,朋友甚多,来吃饭者又多是抹不开面子的老熟人老关系且官府要员居多,或免费或优惠或打白条,结果亏空极巨,最终难以为继,只好撒手,全盘顶给曲靖人萧银仙。萧某贩鸡出身,接管饭店不到一年就还清欠债,还大有盈余。
他的经营之道就是贩鸡之道,在“现过现”的前提下,以重视顾客为首要,态度殷勤,即使是挑葱卖菜的乡巴佬也同样热情招待。他对员工要求:“得罪顾客,好比得罪我萧老板的九祖”,马上就叫你卷铺盖走人。优质服务赢得广大食客,成为昆明响当当的金字招牌。
做餐饮必须手脚勤快,懒人干不了这行。共和春的小工多半是萧老板的老乡,手脚麻利人勤快,但你莫看萧老板是曲靖人,可这里的堂倌(现在叫领班)却都是昆明人,白围腰系于腰间,不太干净的毛巾搭在肩上,袖子卷得老高,善于跟人交往,加之熟人熟地,见哪样人说哪样话,能把客人招呼得舒舒服服,开开心心。
萧银仙另一绝招是“善挖人才”,他深知一个好厨子对于饭馆来说挺重要!昆明人称饭店大厨为“大师傅”但凡别家有此人才,只要有拿手绝活,只要会做特色美味,他都不惜高薪将其“挖”来。共和春有自己专用的大师傅,有的老主顾会点名道姓地就要吃那位炒的菜,尤其是这位大师傅再有点绝招秘料什么的,那就更是他家的一宝了,当时有名的叶青、叶红等厨艺高手都聚其麾下。共和春鼎盛之时是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当时名师名厨荟萃,全套老滇味,整天台面座无虚席。大师傅在原先滇味基础上进一步改进提高,创出不少高档珍馐佳肴,而且还是昆明最先卖海味的馆子。
共和春的酒是零打白酒,用一人高的大肚瓦罐装盛,酒罐只是上半部施釉,下边三分之二处则不施并埋入地下,酒是正宗的玫瑰升,色泽清亮,口味香醇,约有52°,昆明人喜欢喝,普通百姓用他家的滇味卤拼来下酒,实惠而爽口,相当过瘾。
萧银仙去世后,其夫人改名萧金仙,继续经营共和春,直到公私合营为止。
来源:《云南政协报》(2011年04月15日第05版)
作者:詹霖
编辑:何健美
校对:杨泽琰
二审:欧阳文军
终审:张莹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