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诗赏读】月窗等人作品七首
学术
文化
2024-04-21 20:51
四川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编者按:编选这一组诗并不容易,我犹疑了。要怎么界定现代禅诗,在近半年时间读过的诗作中,有很多诗歌里有禅意,有彻悟之光,有语言的智性和心地的慧根,但是做这种定位仍旧是牵强的,我在《现代禅诗浅议》里不断地辨析诗与禅,力图找到它们的异同处和连接点,似乎已经找到了,但在实际的阅读中,仍会遇到迷津。现在想来,原因还在于这种辨析。禅讲空,一切命名皆是相上着眼,哪里有禅呢?没有,哪里又有诗呢?也没有,所以,的确无可分辨,既如此,还计较什么呢?能从一些诗里看到一道乍现的灵光,你看到了那些文字背后的灵魂璀璨,便足矣。至于它是什么,留给时间,留给真心阅读的人,就好。——海恋
◎月窗
在你的眼睛里
它看到它自己
它看到干净的天空
飞过一声鸟鸣
你眼睫的树林
微微颤栗
眼睛是心灵之镜。所呈之相皆为心境,干净的眼睛才能看见干净的天空,照见本真的自己,反之亦然。动物眼中的一切就是“我”眼中的一切,而它看到的一切也是我看到的一切,这是互为映照的关系,亦是无我的状态。“凡有所相皆是虚妄”,万事万物本无实体,皆是起心动念所呈心相。而这些影像又相互关联,如风云雷电掠过树林,总要泛起阵阵涟漪。也许这首小诗只是诗人攫取的一小段现实之景,但一念纯净便显现了彻悟之光。
◎黎弗斯
端起来
平放在自己面前
而非
取土于岭
碎其形神于碾子大锤
以清水和之
手工揉捏搓切削
塑造新的神形
上釉
风干后
猛火炼造其筋骨
最后出窑
清洗
端起来
平放在自己面前
《金刚经》中,须菩提问佛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我们且不说这段经典的要义,经难解,解了也是缪解。但是这一问可能正说出了所有凡俗众生的潜在心理意向。“降服其心”,其“心”为何心?不外乎身在红尘,无法把握的世俗心吧。人人皆有此心,但人人又不甘堕于此心,所以才不断要求自己出离,超越,重塑……凤凰涅槃不是神话,恰恰是生命的一种常态。从这个角度来读这首诗,诗人写的是一个重塑自我的过程。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这是一个潜意识的呈现。首尾的两个“端起来”,我觉得有端详之意,自我端详,然后自我修葺和塑型,弃去不满意的部分,再重塑合理的形象,这个过程中完成自我的飞跃。足见,这不是一只一成不变的“盘子”,说不定,过段时间它还要再经历一次降服和打磨。降服一只盘子就是降服一颗不完美之心,此心光明,却要经历无数次的锻造和重塑。诗人有觉醒之心,我们也可以理解为这是一颗永远不满的艺术之心。
◎曹红燕
梅村的钟声
15分钟响一次
一行禅师说
是为了将神游中的你
拉回到当下
虽我不在梅村
但有梅村的钟声
不时地传来
梅村的钟声传来,又传来……此刻,我想起了一个词:警钟长鸣。此刻,我想去梅村听钟声。此刻,我就在梅村,梅村的钟声就在耳畔。此刻,我神游在诗人的诗中。此刻,我在读诗,感受诗之境。此刻,一首安静的诗给我当头棒喝,让我回到现实中来,天黑了,不早了,到了说“晚安,好梦”的时候了!此刻,我写下“此刻”,此刻已不在……此刻,诗人笔下的“钟声”在响!一首把我拉回到当下的好诗。当下,我在享受一首禅诗带给我的艺术之美!
◎谷莉
我想你,轻描眉
而跳跃。一只小鸟随意梳下羽毛
飞远了,但天空不是我飞的
我要携带它,穿越许多城
最长的城叫冬,寒而臃肿
却有皎白的能开花的眼睛
不开花,是一张画布
有完整的手印从里面伸出
瘦骨——嶙峋的现实
也有不完整的,指甲挠出光亮
指肚按住别离,当惊惶被定格
恰如戏谑邀请我的手试探
想画一个人,却形成一株荷
迈着蹩脚,走向大雨的池塘
这首诗我能读出的是无奈,是对自由和爱的求而不得。诗的分节比较整齐,两行一节,七个小结,每个小节似乎都可以独立成诗,但连起来又是一个整体,这也是特别之处。想要读懂诗中的况味,需要首位照应。开篇一句“我想你,轻描眉/而跳跃。”最后一节:“想画一个人,却形成一株荷/迈着蹩脚,走向大雨的池塘”。可见,诗人写的应是对一个人的思念,中间几个小结的叙述也印证了这个。“天空不是我飞的”、“最长的城叫冬”、“指肚按住别离”……这些都指向一种相思绵长的情绪,幽怨难诉,心字成灰。我们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荒凉与孤苦,思念之深,心事之重。最后,想画的人却成了一株荷,这隐喻着诗人试图把思念转化为另一种生命之美,让心莲盛开,遮蔽阴霾,但终归尚有蹩脚,且所归之地是大雨的池塘。也许印证了尘缘未了,解脱还需指甲挠的出光亮来完成。生发较多,但解诗就是在解一个人的心象。我想,这首诗所写的正是一个人化解情感和情绪的有限性,总归是旁观者清,身处画境,很多事我们常常难以自行勘破,爱恶欲,伤别离,求不得,人生多苦,皆因生而有情,这本身就是最大的局限和障碍。然而,人若无情,又何必来这人世走一遭呢?这首小诗,看似句式散乱,实则很有条理,且叙述也很凝练,感情真挚饱满,有意境,也有禅意。
◎董眉
山空,人静,寺庙的麻雀
落在佛的肩膀上
成熟的无花果里面全是黄蜂的卵
像玉米杨花,像小麦接穗
蒲公英,风男子
一阵白色风
亲爱的麻雀:米袋子,泡茶坛子,
真空杯子,氮气罐
如果繁殖是造成饥饿的绝对论
父母几乎等不到衰老
因饥饿、疾病而死
或者捕食者,没有永远的庭院
众人鼓掌
略有悔
董眉的这首诗具有插花师的优雅得体,把语言的灵动干净,与其内在孵化出的张力处理得如鹤立静池,很有高级感。诗中前三节属于插花布景,第四节突然用了对话,直接言空,罗列几种现实境况,用名词生发结构,简单干脆。麻雀是重要喻体,指代经常问佛求生(落在佛的肩膀上)的芸芸众生相。诗人告诉我们,世间的空相是大有,需要自我填充,天经地义,是原始生命力的萌动,这种质问落实的根据是无花果和蒲公英。前后呼应得是不是很巧妙?名词化的空间流动感被诗人运用的晓畅自然,诗意荡漾。如导语中所言,越渴望“诗意地栖居”,“空巢”越在理想的天空醒目地存在。如何进一步揭示事物的真相呢?诗人在第五、六节里,沿着第四节的问题,用反证法完成解构,轻轻将锋芒指向问责繁衍与生老病死的现实荒谬的决定论上,也与无花果和蒲公英两句形成互为反射关系,勾连紧密。最后一节很有意思,这场追问,得到的答案却是首句山空人静式的佛的对语,隐隐有讽刺意味。全诗放的直接,收的聪明,尊重了诗本体。这是诗人向现实主义靠拢的疑似之作。
◎禾秀
一滴水也可以安静地呆着
呆着,呆着,就跳下了悬崖
一滴水也可以慢慢靠近另一滴水
从问候开始到相拥着跳下悬崖
一滴水也可以走近一群水
站成一排,你拥我挤中
手拉手跳下悬崖
谁也想不到一根钢丝晾衣绳
可以晾晒一支军队
一根钢丝晾衣绳
也有过
绝望的孤独和爱情
读这首让人想到一些艺术家们特例独行的审美情趣和非比寻常的艺术眼光。如俄国视觉艺术家赫尔加·斯坦策尔把晾晒的衣物摆放成各种艺术图形,用蔬菜和水果制作成各种动物的形状,在生活里寻找各种创意美术,彰显独特的视角;法国行为艺术家蒂埃里.曼登在屋外的墙面上钉上床铺,或搭建出一个人的酒吧间,把自己挂在墙上悠闲地读书,表现个体的闲散与孤独;英国街头艺术家班克斯,不但经常在伦敦街头的建筑物上随手涂鸦,还在拍卖会上以自毁名作的方式向艺术致敬……与其说这些艺术家创意独特,不如说他们都有敏感善思的心灵。艺术之根在生活里,在朴素中发现美,发现情趣和隐含的情感与哲思,正是艺术家应做的,而诗人就是语言的艺术家,他们和其他艺术家一样具有非凡敏锐的心灵触须,探寻肉眼不易发现的新奇与生命独特的颤动。何秀这首《雨后的晾衣绳》很好地展示了诗人的观察力和不同寻常的感知力。是啊,谁也想不到一个晾衣绳能够牵动一位诗人的视线,能够在诗人的眼中幻化成一首爱与孤独的颂歌,这是一种惊喜,因为神奇的发现而令人心生美与感动。
◎太阿
当我遇见,初以为棕榈蓝黑色的果实是葡萄,
可严肃思考后,确认为是一万个肾,
让我一一多联动的印象主义者一飞起来一一
在严酷季节,皮中毛缕如马之鬃鬣。
语言本身不是实体,符号或是代码而已,为事物赋形的是人的意念,但语言本体论提出:说话的主体并非控制着语言,语言是一个独立的体系。“我的语言的界限意味着我的世界的界限”。从某种意义上说,语言有创造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它对人的意念,认知具有反作用力,人无法完全控制语言,语言的世界便变异成真实的世界,或者另一个相对真实的世界。语言与思维对立这一特性,使语言转化为实体的状态,音乐,绘画,舞蹈,所有为生命赋形的语言形式都可能另造出一个世界。这是艺术功能最大化的途径和标志。这首《马》就是一个很好的启示。“马”只是诗人对事物的命名,至于它是什么?答案是隐藏在真相背后的,事实上它可能什么也不是,只是幻象与错觉,当人的心念飞扬起来,一种事物可以和无数种事物联动起来,它们是挤在一起的蓝黑色葡萄,是一万个肾,是涌动的马群,是一整个世界,又什么也不是。这首诗的爆发力是惊人的,瞬息间的表达却是经年的深厚认知的体现,这就是诗歌,它的成熟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就如植物的生长,需要丰厚的土壤,更需要阳光的润泽和雨水的灌溉,最终它们会转化为意识的灵光,通过语言折射出来。现代禅诗探索论坛
http://zhwyw.net/forum.php?mod=forumdisplay&fid=90
现代禅诗欣赏
中国第一个现代禅诗微信公众平台
主办:现代禅诗探索论坛
顾问:南北
总编:古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