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个孩子,还是养条狗,这是个问题!
莎士比亚的历史剧《哈姆雷特》中的主角是一个性格非常复杂的人物,犹如我们今天越来越复杂的现代社会。
“To be, or not to be”这一震撼了数代人灵魂的问题,一般翻译为:活着,还是死去,这是个问题!如今这个问题演变成了——养个孩子,还是养条狗,这是个问题!
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数据显示,2017年全年出生人口数量比2016年减少了63万。
2017年全年,二孩数量进一步上升至883万人,二孩占全部出生人口的比重达到51.2%,这是自2016年我国正式实施“全面二孩”生育政策以来,首次出现二孩出生数超过一孩出生数的情况。
看出问题了吗?出生人口的下降,其实并非因为适龄夫妇二孩生育意愿不够,主要是很多夫妇连一孩都没有生育,连一孩都没有!!
事情就是这么个事情,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可问题是:为什么啊?为什么现代人宁愿养狗,也不愿意养孩子?尤其是住在城市里的人,养宠物成了一道风景,宠物医院,宠物之家,随处可见,溜狗吸猫成风
01
生活成本——无法承受多一张嘴巴。
为什么很多年轻夫妇连头胎都不敢生?不得不说,中国城市当下的实际生活成本已经触及了年轻男女的痛点。
那年的《裸婚时代》之所以能够引起了不少年轻人的共鸣,岂是一句“贫贱夫妻百事哀”可以简单解释的。养个孩子从怀孕,生孩子,到养孩子,原挺滋润的小情侣却不得不面对各种难以承受的经济负担。
看看你们身边的那些买了房年轻人,每月房贷少则四五千,多则一万多。有的连自己的房子在哪、老婆是谁都还是个问号,你让他生?一胎他还下不了决心呢!没有房的年轻人呢?无论在城市还是农村,存款到六位数的有多少?怎么办?总不能一直望房兴叹,因此,大都买了车,房贷加车贷,所有的激情都用到赚钱还贷上了,哪里还有心思生孩子。
即便你鼓起勇气要生孩子了,在城市里,房租也是一大项开支,还是必须。在北上广深这些一线城市,人均月租金已经高达3366元,普遍已经占到月收入的25%以上,基本上每年超过三个月的工资收入用作租金支出。事实比这个夸张的多。
一线城市租房价格之北京
做“北漂”租房肯定是免不了,北京租金均价为3749元/月,北京人均收入5826元/月,每月仅房租支出就占到收入的64%,可见“北漂”的辛苦!
一线城市租房价格之上海
上海市的人均收入仅次于北京,为5380元/月;而房租方面,上海市平均租金为57.33元/月/㎡,即使是租住一套60㎡的小户型,每月租金在3439.8元,每月房租支出同样占到收入的64%,可见“漂”在上海也不容易!
一线城市租房价格之广州、深圳
据了解,广州市目前的人均收入为4610元/月,而深圳则为4744元/月。再来看房租,广州市目前的房租均价为2537元;而深圳为3420元/月。广州与深圳每月房租支出分别占到收入的55%及72%,占比均过半且深圳的租房压力明显更重。
一线城市租房价格之天津、重庆
根据2015年最新的房租数据,天津租金均价29.92元/月/㎡,60㎡的小户型总价1795.2元/月,占天津人均收入4058元的44%,稍逊于北京上海,但压力也不轻;而重庆60㎡小户型的月租金为1453.8元,占重庆人均收入3995元的36%,房租与收入的占比还算比较适中。
一线城市租房价格之南京、杭州
南京的人均收入水平约为4447元/月,仅次于广州。而房租每月均价在2008.2元,细算下来占到收入的近一半,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同样以经济发达和生态宜居闻名的副省级城市杭州租房也不便宜。据统计,人均收入高达4831元/月。杭州目前的房租平均在2371.8元/月,占到收入的49%,而这仅仅是60㎡的小户型,如果再大一点的房子,房租超过收入的一半是分分钟的事情。
(请注意以上回答发布于2016-02-17,请以实际为准)
在这样的生活重压之下,城市里年轻人的生育意愿恐怕早就冲进下水道了。
我们再来看一下农村的情况。好多人总以为农村生孩子多,那就去看看现在的农村吧。除了少数老人和留守的儿童外,大部分人都是进城打工了,为什么?农村的消费相比城里是非常低,但是农村没有增收的渠道,也严重缺乏就业的机会,以前有高耗能高污染的一些工厂,就以我老家所在的农村为例,以前有火电厂,电解铝厂,碳素厂,还有大大小小的金刚砂厂,更有数也数不清的机砖厂,要知道,这些被城里人看不上眼的高耗能高污染,劳动密集型低端工厂,确确实实解决了很大一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先如今随着环保政策越来越严格,这些工厂也大多关停了。还活着的也是停产或半停产状态。
如此一来,农村没有了低端劳动力赖以生存的企业,生育率大幅下降,劳动力净流出,就成为了必然。雪上加霜的是,为了孩子的教育,农村年轻人也千方百计把孩子送到县城读书,把家里本不多的存款拿出来在县城买商品房,自己则背井离乡,抛妻弃子到几百几千里外的城市打工。
农民进城打工会怎么样呢?一个农村女孩,15岁进城打工,到了25岁,她也不会生孩子,因为还没结婚呀。
到了二十六七岁,到了结婚年龄,就是结了婚又怎样呢?两口子都在城市打工,居无定所,经济上也紧紧巴巴,会那么轻易地要孩子吗?中国人口流动大潮,大大降低了生育率,这么明显的事实,不过各种专家怎么说,这就是事实。所以,农村年轻人的生育意愿也不高。
上班路上,我喜欢穿过西湖漫步公园,放眼望去,一个强烈观感:到处是欢蹦乱跳的广场舞老人,而少有年轻人;而马路上的车水马龙里,一辆辆铁壳子里我们看不到的是一幅幅筋疲力尽的年轻身躯。他们疲惫,他们软弱,他们焦虑,也怯懦,生存的重压,让他们不想发声,也没有了造人的激情。生不易,活不易,他们感叹:成年人的世界从来就没有容易二字。
以上所列,仅仅是城市里日常的生活成本,还没有包括一日三餐,也没有包括子女教育的开支。因此,接下来的养育成本,恐怕才是真正现代人不愿生孩子的更大原因。
02
养育成本——无法承受之重
中国父母都望子成龙,据说中国父母是世界上最重视教育的群体,孩子的教育投入在家庭经济中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这样的育儿观,无形中推高了全社会的教育成本。钱是最聪明的,哪里有利润就往哪里跑,结果是各种昂贵的育子项目纷纷出台,孩子上学有偿择校成为普遍现象,教育机构遍地开花。学校教育之外的各种培训,辅导,育儿,耗尽了很多年轻家庭的财力。
以广州市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为例,养育一个孩子,出生前需花费2-3.5万;孩子0-3岁需花费9-27万;幼儿阶段需花费10-20万;小学阶段,如果就读公办小学,加上辅导班、兴趣班的费用至少要9万元,如果读民办小学,将约有20万开支;中学阶段需花费8-45万;大学阶段需花费约15万,如果供孩子出国留学则需花费80万甚至更多。一共68-230万左右的开支还未考虑通货膨胀和学区房购买。这是2017年网上的数据。
80后独生子女还不是很普遍,在家中,大孩子自觉带小孩子,也不用请保姆。孩子上学不用拼谁的衣服好,谁的手机好,谁的父母更有钱,更不用择校。我们那时候有早晚自习,但是没有辅导班和各种兴趣班,教育支出除了学费和生活费,没有更多支出。
但现在是全国化的工业与城市时代,农业社会快速走向没落,这也是赤裸裸的商品社会。照顾孩子找保姆和月嫂需要经济成本甚至还存在风险,而养育一个孩子还需要教育开支,比如现在从入幼儿园挤破头开始,到幼升小,小升初,再到初中考高中,最后到高中考大学,每一次都是家长们实力的正面对决。因为各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原因,原本学校的责任——辅导孩子功课,悄无声息地加在了家庭的身上。小学阶段,家长还可以勉强应付,到了中学,孩子功课的重任只能请外援了。你出银子,我给你分数,家长突然醒悟:分数和人民币是可以等价交换的!
子女成年后的嫁娶成本也都需要父母的投入。要给儿子买一套房就足够花光普通工薪父母的钱了,而为了女儿也父母希望为之备好足够体面的嫁妆。
这些养育成本的剧增,造成一个家庭生一个孩子都需要家庭做出重大决策,一位少子化独子化现象普遍存在,养育模式上势必以孩子为中心,教育模式也以儿童为中心,导致全社会的教育成本不断攀升。如此情势之下,很多年轻人一个都不愿生也就不足为怪了。
03
愈演愈烈的各种安全事故
在晚婚的大背景下,在高房价和高物价的年代,在各种安全事故频发的社会环境中,孩子生下来之后,谁来照顾,成了一个天大的问题。
是这个时代病了吗?
现在的80后还应该还有印像,我们小时候不仅物价低,且当时除了上学,父母对我们几乎是散养。
30年前的县城、乡镇还是一个熟人社会,孩子可以把相当大的范围当做活动空间,弥补了家庭住宅面积的不足;又比如当时汽车比较少,孩子一般会自己步行上下学,不用接送;周末会结伴去附近的空地玩耍,不用刻意创造娱乐空间,针对孩子的犯罪,如拐卖儿童,暴力凶杀,校园暴力虽然也有,但远远没有今天频发。
如今,我们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大环境变了,人心不古。因为人的贪欲,再加上社会资源分配不公,造成了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仅仅和孩子有关的,印象中,从2008年三鹿奶粉的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开始,每年甚至每月,这样的安全事故就没有中断过。
屡屡刷屏的校园暴力,恶性校车事故,幼儿园虐童案,保姆虐童案,交通安全,针对小学生的暴力犯罪,校园毒品,震惊全国的假疫苗案,防不胜防的儿童性侵案,留守儿童问题,年年发生的溺水事故,青少年自杀等等等等,以上所列都不是个案,受害者的数字因为你懂的原因,我们无从知晓,但是每一次对孩子的伤害事件都像重锤一样敲打着年轻父母的心。
怕了!怕了!
这样的结果呢,就是家长不得不做孩子全天候的保镖兼保姆。平日里,接送孩子上学必须专人,如果做不到按时按点,那就送各种托辅机构,这变成了每个家庭不得不背负的重担——要么出人,要么出银子。
这项明显不合常理的负担就这样变成了天经地义。
04
糟糕的家庭教育
因为从70年代末开始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造成有相当一部分九零后,和部分八零后都是独生子女。这个比例有多大呢?没有准确的官方统计数字。
根据财政部2012年出版的《2009年地方财政统计资料》数据显示,到2009年底,全国不包括中央的财政供养人口为5392.6万人,这些都是有公务员编制或者事业单位编制的体制内人员。这类人员绝大多数都是实施了计划生育政策的,极个别不按政策来的,大都开除了。
照此不难推算,99.999%的事业单位、公务员、教师岗位家庭,都是都是独生子女。
农村有需求生育二胎以上的,实际受计划生育政策影响不敢生或者流产的,从我老家这边了解的情况看,不会超过1/3,大都是以罚代管。
独生子女的家庭在家庭教育方面是比较另类的,他们集全家的宠爱于一身,自我中心的思想相对更严重。他们从小没有哥哥姐姐,也没有弟弟妹妹,他们不知道家庭成员之间的正常关系应该是怎样的,更没实践过如何照顾婴儿,如何教育小孩。同样也缺乏爱心,不懂得分享和为另一个生命付出。
等他们长大,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很自然会对家庭婚姻和养育子女产生恐惧抵触,拒绝为此承担责任,付出代价,以至于出现了很多现代城市病:爱无能、空心人、玻璃心等等。终于咬咬牙下决心做了父母之后呢?两个独生子女组成了一个新的家庭,他们也会照搬自己原生家庭的教育模式,因为自己生在独生子女家庭,造成他们家庭教育的缺失,他们不懂得如何照顾新出生的孩子,至于以后的教育,只能道听途说或者照书养,显然,没有实践经验,从无所适从到尽自己所有,他们花太多的感情和精力弄这一两个孩子,24小时围着孩子转,到孩子上幼儿园的年龄,又把所有的焦点放在孩子教育上,
显然,因为没有实践经验,失败的机率更大,严重的挫败感,同时,他们面临高房价高物价的生存压力,为了工作事业,他们不得不群求外援,把孩子交给父母或者育儿机构抚养,仅有的育儿经验,有的是道听途说,有的是照搬书本。各种育儿机构应运而生,早教中心,幼儿托管中心,全托,全日制幼儿园,寄宿制学校,各种辅导班兴趣班。
这些育儿(教育)机构,收费往往非常昂贵,一学期的费用动辄数千至数万元不等,到了小学和中学,这些辅导班往往是小时制的,令年轻的父母们倍感压力山大,广州的刘女士介绍,孙女15天的数学课学费是3800元,语文课和英语课的学费都是2600元,加上往返交通成本,半个月的补习开销接近1万元。
究其根源,除了高房价高物价的生存压力,还是因为家庭教育的缺失,子女教育的挫败,使得当今的父母们充满了焦虑,只能盲目跟风,现实摆在面前,生育一个孩子都已经焦头烂额,这让更多的年轻人对生养孩子望而却步。
05
养个娃?还是养条狗?
怕了!怕了!
要不咱再考虑考虑?
为啥要养娃?养儿防老吗?
都什么年代了?他不啃老就不错咯!
没娃,这家就不完整。
别逗了,你看看丁克一族过的有多潇洒!
养娃挺好玩的,可以配我们度过美好的时光啊!
你就为了好玩?不考虑生活质量了?
再说,万一.......整天提心吊胆,还要为他擦屁股
到了青春期还叛逆,还早恋,把你气个半死。
好不容易成人了,如果没教育好,啃老怎么办?
............
额,好吧
欸,要不咱养条狗怎么样?一切问题都解决了......
06
自古华山一条路?
抱怨归抱怨,现实归现实,家庭依然是社会的细胞,家庭依然是我们的避风港湾,家庭依然是我们无法逃避的美丽负担。
与巨大的生活压力,高高在上的养育成本相辅相成的,是所谓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学校教育。可以说一切教育焦虑的根源,可以归根到学校教育上来,如果我们选择另一条教育之路——在家教育如何呢?有人会说,在家上学是富人的游戏?事实是怎样的?
其实,很多关于教育的问题,我们这个社会大部分人可能都想用钱来解决。有钱了如何如何改变。原因仅仅是,我们处于一个商品化的时代,消费主义大行其道。但事实是,教育根本不是钱的问题,是人的问题。一个事实是,绝大多数有钱家庭孩子照样和穷人普通人孩子在学校里煎熬。
回到100多年前的中国,那时候没有大规模学校的时候,教育是什么样的呢?私塾。100年前,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贫穷子弟都能去私塾读书,但私塾确是到处都存在的普遍现象。农村的族人联合起来请私塾先生,城市里私塾先生开办学堂。这些都不是富人的游戏。在家上学,比私塾的规模小很多,不是比私塾需要的金钱更少吗?
在家上学需要多少钱呢?
按我的理解,在家上学需要父母至少一方有时间来教育孩子。很多家庭会说,父母一方留在家里不出去工作对于家庭是很大的损失。
如果把父母至少一方留在家里作为正常家庭的基本需要,不计入在家上学费用,那么在家上学就花费更少了,却省去很多费用。例如择校费,辅导班的费用,多少家庭为了重点学校花费几万几十万,每个月的辅导费也要数千元,还有老师的礼金等。对比学校教育,我实在想不出在家上学有其他什么额外的开销。一些兴趣班,这对于学校学生也是一样的花销。多买些书籍或教具,但这些花销并不大。除非另外请老师,但在家上学,其实并不需要另请老师。
只是今天我们家庭被工业化的世界深深的改变了。社会为了效率,发明了学校,把孩子集中起来教育,同时把父母从家庭“解放”出来,全部投入工业化的流水线。其实这是家庭深深地陷落。
工业化在追求效率的同时,也扭曲了家庭,剥夺了家庭的教育职能,也可以说剥夺了家庭的一个重要的乐趣。学校成了工业化的人力资源培训工厂,家庭成了工业化的人力资源附属小细胞组织。这是很悲哀的事情,因为人的尊严,家庭的价值在这工业化体系里被极大的泯灭。
我们很多父母认为这是正常的,这是社会必然发展的必然规律,社会分工的必然要求。我们如果经常按马克思这套来讲,好像是这样的,人是社会的螺丝钉嘛。
但人有更高的价值,有比工业化的机器更高的生命尊严和乐趣。只是生产和消费,对于人来讲是很低级的生活。对于教育,父母停下生产和消费的脚步来好好和子女呆在一起,感受一下儿童的气息和乐趣,重新温习人的成长,这对于父母来讲也是自我的再次成长。
带儿女进入真实的生活工作中,教育不是圈养,不是为以后的生活做准备,教育就是生活,就是工作。让孩子参与到你们的家庭生活中。
所以,对于在家上学,关键不是钱的问题。而是父母能不能花时间在孩子身上。只要能花时间在孩子身上,就可以在家上学。所以,首先是父母如何权衡家庭经济情况和家庭教育,其次是如何认识家庭的教育责任,根本谈不上什么富人的游戏。
当然很多父母经济确实困难,忙于温饱生计,没有时间来在家上学教育孩子。这和很多家长忙于挣钱一样。如果在家上学真是富人的游戏,嘿,我们这个国家的绝大多数家庭真是太穷了,比100年前还穷。100年前还知道办私塾,今天穷的只知道拼命挣钱,蝼蚁一样生存了吗?
作者:朗爸
文章由【简多父母学苑】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