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生态保护修复公报

文摘   2024-11-11 22:55   安徽  

本推文来源:格山生态

11月6日,在2024东亚海大会暨厦门国际海洋周开幕式上,自然资源部发布了《国家生态保护修复公报2024》(以下简称《公报》),这是我国首次以公报形式全面反映生态保护修复工作。

   报告中统计了截至2023年我国生态资源的总量:
    林地:2023 年,全国林地面积为 283.7 万平方千米,森林覆盖率 24%、森林蓄积量 194.9 亿立方米,主要分布在四川、云南、内蒙古、黑龙江 4 个省(自治区)。
    草地:2023 年,全国草地面积为 263.2 万平方千米,草原综合植被盖度 50.3%,主要分布在西藏、内蒙古、新疆、青海、甘肃、四川 6 个省(自治区)。
    湿地:2023 年,全国湿地面积为 23.5 万平方千米,主要分布在青海、西藏、内蒙古、黑龙江、新疆、四川、甘肃 7 个省(自治区)。
    耕地:2023 年,全国耕地面积为 128.6 万平方千米,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内蒙古、河南、吉林、新疆 5 个省(自治区)。
    海洋典型生态系统:2023 年,红树林地面积 302.7 平方千米,分布在广东、广西、海南、福建、浙江 5 省(自治区)。2020 年,近岸海域珊瑚礁分布面积约 258 平方千米,以海南岛周边海域分布最广、占近岸海域珊瑚礁总面积的 77.2%;鉴定出 16 科、67 属、393 种造礁石珊瑚,约占世界已发现造礁石珊瑚种类的 40%;近岸海域海草床分布面积约 107 平方千米,主要分布在河北、海南、辽宁、广东、山东、广西等省(自治区)。植被盖度大于或等于 30% 的滨海盐沼分布面积约 1132 平方千米,主要分布在上海、江苏、山东、浙江、福建 5 省(直辖市)。
    同时分析了生态风险状况:
    水土流失:2023 年,全国水土流失面积下降至 262.8 万平方千米。按侵蚀强度分,轻度、中度、强烈、极强烈、剧烈侵蚀面积分别为 172.1 万、42.3 万、18.3 万、14.5 万、15.6 万平方千米,分别占全国水土流失总面积的 65.5%、16.1%、7%、5.5%、5.9%。与 2022 年相比,全国水土流失面积减少 2.6 万平方千米,全国水土保持率达到 72.6%。
    土地荒漠化和沙化:第六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调查结果显示,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下降至 257.4 万平方千米、沙化土地面积下降至 168.8 万平方千米,平均植被盖度 20.2%,具有明显沙化趋势土地面积 27.9 万平方千米。全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连续 4 个监测期净减少,2009 - 2019 年,荒漠化土地净减少 5 万平方千米,沙化土地净减少 4.3 万平方千米。
    土地石漠化:岩溶地区第四次石漠化调查结果显示,岩溶地区石漠化土地面积下降至 7.2 万平方千米。较 2016 年全国石漠化土地面积净减少 3.3 万平方千米,年均缩减率为 7.7%。全国石漠化地区林草植被综合盖度 65.4%,较 2016 年提高 4%。
    冻融型土地退化:自然生态资源监测评价预警试点成果显示,青藏高原岩屑坡、冻融滑塌、冻融塌陷、热融湖塘 4 类冻融型退化土地面积共 27 万平方千米,造成草地退化面积 11.8 万平方千米,沼泽草地退化面积 0.1 万平方千米。
    历史遗留废弃矿山土地损毁:2023 年,全国历史遗留废弃矿山损毁土地图斑面积 3677.6 平方千米。其中,在黄河流域 9 省(自治区)的面积为 1460.4 平方千米,占总量的 39.7%;在长江流域 11 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积为 645.2 平方千米,占总量的 17.5%;在东北 3 省的面积为 649.6 平方千米,占总量的 17.7%;在青藏高原、京津冀及其他地区的面积为 922.4 平方千米,占总量的 25.1%。
    海洋生态灾害和生态问题:2023 年,我国海域共发现赤潮 46 次,累计面积 1466 平方千米。4 月至 8 月,绿潮灾害影响我国黄海海域,最大覆盖面积约 998 平方千米,最大分布面积 6.1 万平方千米,引发大面积绿潮的主要藻类为浒苔。共发现多棘海盘车、经氏壳蛞蝓、南方浒苔等 5 起局地性海洋生物暴发事件,主要出现在辽宁、山东、江苏等省近岸海域。长江口周边海域夏季低氧区面积 1.5 万平方千米,其中缺氧区面积约 4200 平方千米。

根据《公报》内容,格山对生态风险状况进行初步趋势分析,供大家参考。

水土流失

  • 面积持续减少趋势:2023 年全国水土流失面积下降至 262.8 万平方千米,与 2022 年相比减少了 2.6 万平方千米,显示出逐年递减的态势

  • 侵蚀强度分布相对稳定:按侵蚀强度划分的各等级面积占比在 2023 年分别为轻度 65.5%、中度 16.1%、强烈 7%、极强烈 5.5%、剧烈 5.9%,虽未提及各等级面积的年度变化对比,但整体格局相对稳定,轻度侵蚀面积占比最大

  • 水土保持率提升:全国水土保持率达到 72.6%,意味着在水土保持工作方面取得成效,水土流失得到一定控制,整体趋势向好

土地荒漠化和沙化

  • 面积持续净减少: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下降至 257.4 万平方千米、沙化土地面积下降至 168.8 万平方千米,且全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连续 4 个监测期净减少,如 2009 - 2019 年,荒漠化土地净减少 5 万平方千米,沙化土地净减少 4.3 万平方千米,表明长期以来防治工作成效显著,面积呈稳定下降趋势

  • 植被覆盖度提升:平均植被盖度达到 20.2%,反映出在治理过程中植被恢复情况较好,对遏制荒漠化和沙化起到积极作用,是整体改善趋势的一个体现

土地石漠化

  • 面积大幅缩减:岩溶地区石漠化土地面积下降至 7.2 万平方千米,较 2016 年净减少 3.3 万平方千米,年均缩减率为 7.7%,呈现出快速缩减的良好趋势

  • 植被覆盖度提高:全国石漠化地区林草植被综合盖度达 65.4%,较 2016 年提高 4%,说明在石漠化治理过程中植被恢复工作成效明显,有助于进一步改善石漠化地区生态环境。

冻融型土地退化

  • 现状严峻但监测起步:目前已明确青藏高原相关 4 类冻融型退化土地面积共 27 万平方千米,造成一定面积的草地和沼泽草地退化,无趋势分析

历史遗留废弃矿山土地损毁

  • 各区域分布明确且相对稳定:2023 年全国历史遗留废弃矿山损毁土地图斑面积明确,且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东北 3 省、青藏高原及其他地区的分布比例相对固定,如黄河流域 9 省(自治区)占 39.7% 等,未提及面积的年度变化趋势情况

海洋生态灾害和生态问题

  • 赤潮发生频次及面积情况:2023 年我国海域赤潮发现 46 次,累计面积 1466 平方千米,反映出赤潮现象仍时有发生,需要持续关注其发生频次和面积的变化趋势以评估海洋生态状况。

  • 绿潮灾害影响显著:4 月至 8 月绿潮灾害影响黄海海域,最大覆盖面积约 998 平方千米,最大分布面积 6.1 万平方千米,且引发的主要藻类明确,说明绿潮是当前海洋生态面临的突出问题之一,需关注其后续发展态势。

  • 局地性海洋生物暴发事件:共发现 5 起局地性海洋生物暴发事件,主要出现在辽宁、山东、江苏等省近岸海域,显示出部分近岸海域存在海洋生物异常增殖的情况,需加强监测以掌握其变化趋势。

  • 长江口周边海域低氧区情况:长江口周边海域夏季存在面积较大的低氧区(1.5 万平方千米),其中缺氧区面积约 4200 平方千米,表明该海域生态环境存在一定压力,需关注低氧区面积等相关指标的变化趋势。

总体而言,在陆地的水土流失、荒漠化、沙化、石漠化等方面大多呈现出面积减少、植被覆盖度提高等积极向好的趋势;而冻融型土地退化情况有待进一步监测分析;历史遗留废弃矿山土地损毁目前分布格局相对稳定。在海洋方面,赤潮、绿潮、海洋生物暴发事件以及长江口周边海域低氧区等问题凸显,需加强监测和治理以改善海洋生态状况。


GISer last
GISer last 公众号 主要以分享互联网数据资源为主。也分享过GIS、FME等技术教程方法。我个人对于大数据资源、可视化制作、地图制图等方面有很大兴趣,也会分享个人的一些应用和教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