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市交融互嵌建设和美侨乡

文摘   2024-11-04 16:08   广西  


原标题:

中华一家亲 玉林市交融互嵌建设和美侨乡



编者按:

广西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区,各族人民长期以来亲如一家,民族关系十分融洽,是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当前,广西正进一步彰显担当,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各项工作的主线,扎实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做出积极探索。

为展示广西推进示范区建设的举措经验和先进典型,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统战部聚焦广西14个设区市,推出“建设示范区·亮点巡礼”系列报道,讲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广西故事。



玉林市作为广西最大的侨乡,立足自身市情,积极实施以侨为“桥”连心工程,在传承文化纽带、聚力社区典范、推动玉商玉工回归等方面持续发力,稳步走在具有侨乡特点和时代特色的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道路上。

传承文化基因 厚植爱国情怀

“热闹!好看!非常喜欢玉林。这里文化艺术交相辉映,有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是孩子旅游研学的好地方。”从广东慕名前来的王女士对玉林市沉浸式的体验活动盛情点赞。她表示以后有时间还会继续带着孩子再次感受广西绚丽多姿的“三月三”民俗文化。

容县“古城三月三民俗风情体验”、陆川县唱山歌跳竹竿舞、博白县“展鹏龙狮杯”狮王争霸赛活动、玉州区民俗巡游、福绵区“背篓球”比赛、玉东新区“潮玩三月三・相约游五彩”文化旅游、北流乘坐竹筏与岸边游客对唱山歌……今年广西“三月三”期间,玉林市以“壮美广西・多彩非遗・岭南美玉・胜景如林”为主题,吸引来自祖国天南海北的各方游客和各族同胞共享“三月三”的文旅盛宴。全市累计接待游客134.89万人次,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12.5%。

在“歌飞三月三·春暖侨乡情”2024年广西玉林市连线海外华文学校和侨社团活动中,玉州区金港小学、柬埔寨金边端华学校、老挝沙湾拿吉崇德学校、老挝百细华侨公学的师生,以及柬埔寨潮州会馆等侨社团侨商侨领侨胞通过视频连线,同庆“三月三”,共叙侨乡情谊,促进海内外各族青少年学生的交往交流。

“我们线上作了文化展演、交流。这种跨越时空的交互增加了学生的见识,让爱我中华的种子植入每个孩子的心灵,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根铸魂。”金港小学校长邓海坚介绍,学校有壮族、京族、布依族、苗族、瑶族、侗族等19个民族的学生,通过“玉侨子午线”平台与海外视频连线对学生来说是特别的体验。

柬埔寨潮州会馆副会长林汉杰认为,华文学校作为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阵地,对于培养华裔青少年的文化自信和身份认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我们与祖籍国的联系从未停止过,我们还派出6位老师赴云南大学参加培训,提高他们的教学技能。我们又与广西玉林的小学举行庆祝‘三月三’线上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既弘扬和传承优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又拉近了我们的距离。”林汉杰表示,“以后,我们还要举办更多的联谊活动,让更多的华裔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深刻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和价值,增进彼此的了解。”

2024年,玉林市组织全市中小学主动对接全国各地以及海外学生,开展“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云连线”活动20余场次,参加学生3万多人次。这些活动如同一条条坚实的纽带,增强了各民族青少年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自豪感,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深植全市师生和广大青少年心中。

激发文化认同、唤醒乡土意识。近年来,玉林还充分挖掘了桂南采茶戏、州珮功夫、玉林八音、玉林羽毛画、玉林茶泡、博白芒编、舞狮、龙舟等玉林地方特色文化元素,赓续玉林独具特色的岭南文化、广府文化、客家文化、侨乡文化、玉商文化等,擦亮玉林独特精神标识。这一举措,推动了各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创新交融,进一步激发了玉林市各族群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积极性、主动性。

聚力铸典范 社区互嵌促团结

日前,玉林市玉州区南观社区第四网格的一位居民在网格微信群反映,辖区一户居民家中冒出浓烟,疑似起火。收到群众的反映情况后,南观社区立即启用“服务群众十分钟”机制,协同热心居民,确定起火房屋地址和屋主,立即拨打119报警,并组织社区干部、网格员带上灭火器赶到现场,协助消防部门将明火扑灭,有效挽回居民群众的损失。

“好在社区干部和网格员跑得快,帮忙救火,要不然房子就没了!”家住玉州区南观社区第四网格的谭阿姨心有余悸地说。

“南观社区是典型的老城区。我们在广泛征求民情,吸取民意的基础上,积极推动社区网格化建设,同时把党组织建立在网格上,依托网格化管理成功打造‘10分钟服务圈’。”南观社区党委书记周霜说。

南观社区居住着汉、壮、苗、瑶、满、回、垌、土家等多民族同胞。南观社区“10分钟服务圈”主要是通过建立网格居民微信群、微信公众号、服务热线等信息服务平台,主动亮身份、亮承诺、亮码办事,实行服务群众十分钟到位、十分钟受理、十分钟答复、十分钟到场的“10分钟服务圈”网格服务模式,打通服务基层群众脉络,畅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同时,南观社区还采用小巷议事会、“支部+网格+小院”模式,创建“相约星期五”“和书记聊聊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心小院”“议事角”等议事平台。

进街区、巷道、小院听民声、解民忧。居民围坐一起,交流探讨社区环境提升、矛盾化解、安全防范等问题,共商解决方案,让各族群众主动参与到社区治理中来,形成“有事多商量、众人事众人商”的民族团结氛围,进一步扩大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阵地。

“针对多民族散杂居的特点,我们将社区分成了7个网格,都分别建立了网格微信群。我常常跟同事们讲,把每个居民都当做自己的家人,遇到困难,换位思考,想办法克服,问题就一定能解决。我们要让社区成为各族群众最幸福的家园。”周霜说,因为工作人员服务精准、精细,居民们都很支持社区的工作。

对各民族群众的包容和温暖,已经成为众多外来人员在广西各个城市扎根发展的最大动力。

赵凤音是来自百色市右江区的一位壮族同胞,2008年大学毕业就到了玉州区玉城街道南观社区,2009年在这里结婚定居。刚来玉林的时候,因语言不通难以融入当地,工作也没着落。南观社区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积极帮她申请创业资金、解决生活难题。

“我切身感受到了社区大家庭的温暖,也逐渐参与社区组织的包粽子、品美食等活动,还加入了社区的艺术团。”赵凤音高兴地说,后来社区招聘网格员,她就去竞聘了,成为了一名社区工作者。街坊邻居遇到小矛盾小困难都喜欢找她调解、帮忙。

像南观社区这样管理模式的社区还有很多。玉林市属少数民族散杂居地区,有38个民族成份,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0.99万人,占全市总人口1.48%,全市178个城乡社区均呈现多民族互嵌融居状态。

“共居共学、共事共乐、共富共享、共建共治”。各个社区顺应各民族人口大流动、大融居的新形势,推动各民族群众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的全方位嵌入,构建互嵌式社区,打造让各族居民“有幸福感”的社区环境。

玉商玉工回归 实现双向奔赴

“早就渴望回到老家了。这里工作稳定,环境宜人。”广西汉光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职工小黄感慨,“在家门口上班,收入与之前在广东差不多,还能照料老人和孩子,一家人终于得以团聚。”

今年年初,作为玉林市玉商回归产业园福绵智能家电灯饰制造分园的首批回归企业,广西汉光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迎来众多应聘试工者。现场人头攒动的热闹景象,正是玉林市动员玉工回乡的生动缩影。

“公司的业务已经拓展到东盟国家了!我们对完成预定目标信心十足。”广西汉光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林汉光言语笃定,“我们在玉林实现了从无到有。无论是税收优惠、资金扶持,还是土地供应、人才保障,玉林市都全心全意为玉商企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树高千尺不忘根。2024年全球玉商发展大会、玉商玉工回归一周年总结交流会暨鬱品发布会相继召开,海内外玉商玉工代表齐聚玉城叙乡情、谈合作、寻商机、谋发展。

“家乡发展机会也很多,希望找到一份称心工作,不想再往外跑了。”这是不少回归玉工的心声。

“这是一场意义非凡的盛会,它不仅承载着玉商对未来的憧憬与梦想,更是我们携手共进、共谋发展的重要契机。”

“无论我们身处何方,玉林永远是我们的根与魂。让我们并肩携手,共创玉林更加美好的未来!”

…………

迈进新时代,玉商玉工们正跃跃欲试,蓄势待发。

玉林民营经济市场主体达44.6万户,占全部市场主体总量的97.7%,总量位居广西第二。2023年以来,玉林市委、市政府在深入调研中了解到,玉林在外经商务工人员有160多万,海外侨胞220多万,数量均居广西之首。

玉林市把推动玉商玉工回归作为“一号工程”顶格推进,让回归玉商玉工和外来企业、各族务工人员“进得来、留得住、融得进、发展好”,探索出了一条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双促进”的新路径,实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交往、交流、交融的“双向奔赴”。

据玉商玉工回归专班办公室(玉林市委统战部)统计,短短一年时间,玉林市交出一张振奋人心的“成绩单”:全市累计引进玉商回归项目422个,总投资772.24亿元,带动玉工回归5.25万人;各县(市、区)及各开发园区的玉商回归产业园相继开工建设,已开工项目318个,竣工投产项目150个。



来源:自治区党委统战部


八桂同心
广西统一战线的宣传窗口和交流平台。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统战部门户网站:http://www.gxtzb.cn/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