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聚焦三大主题,教育综合改革落地见效 | 山东教育高质量发展系列访谈

政务   2024-11-27 17:38   山东  


【总编说】



东营市教育系统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和视察东营重要指示要求,深刻认识和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聚焦“全面发展”“更好服务”“急难愁盼”三大主题,认真落实东营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教育高质量发展建设教育强市的实施意见》,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深化改革为动力,砥砺前行,加快建设教育强市的步伐,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记者: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深化教育改革进行了全面部署,东营市在贯彻全会精神、推动教育综合改革方面有哪些思路和举措?


东营市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董玉: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专门对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作出了重要部署。东营教育人将以“钉钉子”精神,推动《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各项教育改革任务落地见效。
一是聚焦“全面发展”,着力完善立德树人机制。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充分发挥东营红色资源的育人功能,不断提升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落实“五育并举”,推进育人理念和育人方式变革,持续深化学生体质强健计划、学校美育浸润行动、劳动习惯养成计划、学生心理健康促进行动,完善拔尖创新后备人才贯通培养机制,开展科学教育促进行动,加强对学生科技社团和兴趣小组指导,推进科学教育实验区、实验校建设。深化研学实践教育,规范研学流程和组织行为,探索实施“黄河口研学实践课程资源库供给模式”,打造“行走黄河口”研学品牌。持续擦亮“爱的智慧”家校育人品牌,在科学导育、队伍建设、示范引领等方面发力,营造全环境协同育人的良好环境。强化教师教育发展第一资源作用,全面推进实施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探索弘扬教育家精神的有效路径,开展“争做教育家·奋进新征程”大讲堂活动,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完善教师培训机制,强化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培养,不断提升教师的育人能力。

二是聚焦“更好服务”,着力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健全职业教育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招生就业与专业设置联动机制。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科教融汇,落实产教融合“十条”激励措施,建立校企常态化对话机制,推进市域产教联合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推动职业教育与区域发展相协调、与产业布局相衔接。制定《东营市高等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支持高校、职业院校优化学科设置,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不同领域不同赛道发挥优势、办出特色,培养大批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
三是聚焦“急难愁盼”,着力提升教育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实施好《东营市教育设施布局专项规划(2021—2035年)》,针对学龄人口峰谷变化做好前瞻性布局,不断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加快构建同人口变化相协调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机制。深入实施普通高中、义务教育、学前教育教学质量提升行动计划,完善城乡协同、学段衔接的教科研机制,全面提升课堂教学水平。规范拓展义务教育课后服务工作,完善第三方机构进校园机制和保障机制,提升课后服务质量。深入实施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推进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普通高中教育优质特色发展,深化集团化办学和城乡结对帮扶,促进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和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加快办好一批条件较优、质量较高的“家门口”新优质学校,更好地满足群众“上好学”的愿望。

记者:目前,东营市在推进教育综合改革、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了哪些具体成效?


董玉奎:今年以来,东营教育围绕教育高质量发展任务和要求,着眼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加快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一是“五育并举”培养体系不断完善。深入实施强德固本行动,印发德育工作任务清单,“一县一策”“一校一案”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持续推进劳动教育实验区、实验校建设。启用黄河流域研学数字云平台,制定《全市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课程分类实施指导方案》,推进研学实践教育高质量发展。制定“书香校园”品牌建设方案,深入实施青少年读书行动。
二是高质量教育体系加快构建。创新实施学前教育城乡一体化改革,利津县和8所幼儿园全部通过验收,被认定为省级科学保教引领区(园);其他县区均被确立为省级学前教育游戏活动实验区。新增省级强镇筑基试点镇2个,全市省、市、县三级强镇筑基试点镇覆盖率达100%;优化整合义务教育学校集团、教育联盟,目前强校扩优行动共覆盖学校163所、覆盖率达87.17%,其中乡村学校覆盖率达90.29%。开展“强镇筑基·送教助研”活动,着力提高乡村教育教学质量。加快构建“特色学科+特色高中”的“双特”办学模式,10所公办普通高中有7所创建为省级特色高中,占比居全省首位。山东石油化工学院获批新一轮硕士研究生立项培育单位。支持东营职业学院“双高”建设和升本发展,学校迎接了“双高计划”评估。
三是教育综合改革深入推进。东营市创建为山东省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1所学校创建为全国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校。制定了进一步推进教育评价改革实施方案,系统深入实施教育评价改革,大力推进省级教育评价改革实验区、实验基地建设。3所学校创建为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东营区创建为山东省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省对市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连续3年获评“优秀”等次。
四是教育保障水平不断提升。今年以来,全市5所中小学校、山东胜利职业学院华山路校区相继投入使用。继续实施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程,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1所普通高中改扩建工程开工建设。新招聘教师869人、交流轮岗教师1524人,教师资源配置持续优化。

记者:您刚才提到了创新实施学前教育城乡一体化改革,这项工作,东营市一直走在全省前列。你们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


董玉奎:东营市大力实施“十四五”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创新推行城乡一体化发展改革,全面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促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目前,全市学前教育公办率、普惠率和省一类以上优质园占比分别达76.13%、95.69%和87.03%,均居全省前列。
一是坚持政府主导,为学前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市委、市政府先后将“城乡幼儿园建设”“学前教育扩容提质”等项目列入年度民生实事,安排专项资金予以保障。落实公办园生均公用经费和普惠性民办园补助经费,其中,东营区、东营开发区普惠性民办园补助标准分别达3200、3600元/生/年。广饶县、利津县成功创建为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其他县区全部启动创建工作,目前顺利完成迎接国家验收。
二是创新管理模式,激发学前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活力。创新“行政推动、教研带动、区域联动”的协同推进模式,各县区形成了“一县区、一品牌、一特色”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利津县的城乡“四联盟”办园、广饶县的镇村“六统一”管理、其他县区的全域“网格化”管理,均构建起了“横向辐射、纵向贯通、结对共建、交流互助”的学前教育发展服务网络。深化“优质园+”办园成果,共组建学前教育集团 26个、结对联盟23个、结对协作272组,实现了镇村幼儿园集团化办学全覆盖。
三是优化师资队伍,为学前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在全省率先完成公办幼儿园机构编制核定和控制总量人员核定,全市公办幼儿园在编教师(含人员控制总量)占比达92.26%,居全省首位。积极落实包括农村集体幼儿园在内的公办性质幼儿园非在编教师工资待遇,实现了五项社会保险全覆盖。为乡镇和农村公办幼儿园正式工作人员落实乡镇工作补贴政策。对年内新任职园长进行岗位培训,全市幼儿园园长持证上岗率达100%。
四是实施科学保教,全面提升城乡幼儿园保教质量。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等文件精神,指导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方式,借助学前教育游戏活动,幼小科学衔接实验区、实验园创建等工作载体,不断深化幼儿园课程改革。组建专业教研队伍,开设“学前教研流动讲堂”,落实定点联系幼儿园制度,定期开展综合视导,大力提升城乡幼儿园保教质量。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2024年11月25日 头版
隗鹏 特约通讯员:张向全 王振宇
原标题:扎实推动教育综合改革任务落地见效——访东营市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董玉奎

排版编辑:王煜玲

推荐阅读

↓ 欢迎点击下方 关注我们 ↓

山东教育社
服务教学,服务基层,服务师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