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白海豚的新生,是爱与勇气的使然

企业   2024-08-14 20:01   海南  


豚“生”的生,是生育的生,是新生命的诞生,是万物始发生……

一只新生海豚降临到这蔚蓝的星球,而我们恰巧守护在她旁边,这一切,如梦般不可预知地到来了……


摄影/李璐


一张爱与勇气的体验券


一个寻常的下班时刻,我正在打点第二天周五回家的一切,微信飘来一张豚口普查一日体验券:“我们周六去江门出海观测中华白海豚,还有一个位置,要来吗?”。

我当时很犹豫也很忐忑,一方面由于时间紧,器材准备得不是很充分,另一方面我对当天出海带队的郑锐强老师(以下称郑老师)并不熟悉,只知道他是活跃在中华白海豚研究一线的科研及保护人员,是要跟从未谋面的人社交一起开展工作,对于拙嘴笨舌又内向的我来说,压力还是蛮大的。

不由回想起,参加iDOLPHIN豚口普查志愿行动,在线上学习、探讨海豚相关的课题,对不容乐观的海洋生态栖息地感到灰心的时候,郑老师说过让我至今悉存于心的一句话:“有勇气去面对数据背后的真相,才是现在最需要的。爱跟勇气,可能也是在当下这个时代,我们可以通过物种保护学习到的最简单的人类属性了。”

出海当日,是刚下过一轮雨之后难得的天晴,澄澈而淡淡的水蓝色天空足以看清每一片云的形状,然而这并不是能看到中华白海豚浮出水面的完美天气,“因为有风。”郑老师熟稔地看着云和炙烤大地的烈焰,得出结论。


摄影/李璐


渔船在海上飞溅起浪花,手中的相机随时待命。第一次用长焦拍海豚的我,跟拿着26寸摄影箱的郑老师和其他摄影大哥相比,就像拿着弹弓长矛追逐雪豹的原始人,而人家早已从工具箱中换上了“意大利炮”。虽然力量微薄,但还是想做点什么,哪怕拍到一张海豚的背鳍,或者凭目远眺看到海豚的出现,呼喊着让大家做好准备。


摄影/李璐



与新生白海豚同频共振的心跳



海浪就是陆上风的具象化。就像人少有逆风而行,中华白海豚会在少浪的平静海域出现。在一个小时收获甚少的沉浮后,郑老师指挥着船长来到一个海岛侧方的海湾,“那里能遇见到更多海豚,还总有奇遇”。果然,我们在那遇到了一群又一群的海豚,有的甚至在船侧不到一米的位置跳起。

忽然,郑老师在回看照片中发现了宝藏,抑不住地兴奋与惊叹:“发财了!发财了!”原以为拍到的是一条鮣鱼伴着一只粉色的成年白海豚跃出海面,结果放大才发现清晰捕捉到了一条新生海豚的灰黑色尾鳍


摄影/郑锐强


连从业许久的郑老师也是第一次在野外见到海豚妈妈分娩,更别提第一次出海就遇上这一生命中不可多得的奇迹的我有多激动了。于是,我们原本按部就班的海豚背鳍“写真”拍摄计划被明确而紧张的任务代替——跟随海豚妈妈的行迹,拍摄下海豚分娩的过程


我们发现,除了通体呈粉色的海豚妈妈,还有两三只亚成年、体色呈灰色的年轻中华白海豚一直围绕在她的身边。我们都以为是海豚妈妈的亲戚朋友,在身边保护她,只有郑老师眉头微蹙,担心这些年轻海豚的行为有攻击性,对新生的小海豚带来威胁。


摄影/李璐


很长一段时间,我们的渔船在大海上都停在水面沉沉浮浮,却又没有保持绝对的静止,低鸣的发动机保留着随时可调整方向和低速前进的动力。分娩中的海豚妈妈每跃出一次海面,腹中的小海豚便显露更多的身形,但每次跳跃之后,海豚妈妈消失的时间变得越来越长。等我们缓缓推进到距离她上次出现的不远处苦苦等待,她又绕到某个对角方向出现。船上的人都很紧张,所有人都紧盯着各个方向,生怕错过海豚妈妈的行踪。

那几只亚成年的海豚依旧伴随海豚妈妈左右,时不时地在船的各个方向逡巡。我们严阵以待,架好设备360°拍下海面上的一切。

每一次海浪的拍打,都仿佛在敲击我的心弦,每一次海豚的跃动,都牵动着我的神经。紧张之余,我的心中也充满了难以抑制的兴奋。第一次出海,我便如此幸运地遇见了海豚分娩的壮丽场面。那一刻,我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激动,激动于这份幸运,激动于这份美好,激动于海豚种群的壮大。

终于,在海豚妈妈的最后一次跃起后,我们看到了小海豚出水呼吸的画面,至此,小海豚的诞生有了准确的时间记录。


摄影/郑锐强


在中华白海豚数量日渐减少的当下,每一只小海豚的顺利诞生都是一个希望。活下去,顽强地活下去。希望这只小海豚,能足够聪明,足够灵巧,懂得躲避攻击与伤害,他能够活下去,便是我全部的奢望。希望假以他日,我们还能相见。

在目击到白海豚妈妈再一次出现在离我们很远的海岛附近时,郑老师稍稍放下心来,他判断海豚妈妈发现了我们并努力把小海豚带离,周围的亚成年海豚也没有表现出伤害小海豚的意图,我们也决定不再打扰他们,悄悄离开了这片海域。

海豚宝宝能在妈妈的庇护下长大吗?能穿过颠簸的暗流寻到避浪躲雨的港湾吗?能在午日细碎闪耀的海面自如畅泳吗?我们都很担心但又充满期盼。



和谐的人海关系应为何样?


世间独一种美丽的粉色海豚,广泛地在中国的南部海域泛起涟漪。广东的珠江口原是他们最大的栖息地,但人要繁衍,要吃饭,逐步到了伸手向海洋要土地的阶段,而江门,或许是粉色海豚最后的希望。

在我浅薄的认知里,人类也许可以自以为是地征服高山的意志,挣脱地心引力的束缚,但蓝星最广阔的组成部分——海洋,却有他的脾性,并不为人类所知。失去信仰的人类依靠蛮力向海洋索取,但所谓的科学在无垠大海面前仿佛儿戏,我们谁也无法保证,照搬照套陆上的这些巧取豪夺,会不会触怒自然的神,他只要动动手指,滔天的风浪便让大地变成失落大陆。

我始终觉得,人类在孕育了原始生命的大海面前始终卑微,应保有俯首顺应的姿态。若大海是人类社会的镜像,中华白海豚便是海港渔村的守村人,人类的发展应该有他们的一席之地,而不是逼迫他们背井离乡地死去。在到达陆地之前,我们同为哺乳动物,与这智慧而美丽的生灵共同分享过广袤海底的奥义,但如今,他们的声音被填进海底,沦为寂静的深蓝。


摄影/李璐


这个世界应为何样?




  作  者 


李  璐 
豚口普查志愿者
三分钟热度的事情有很多,恒常的热爱只有夏日、海风及树影。



因合作公募基金会的更换,原白海豚众筹项目已更换为现在的新项目——“为白海豚办身份证”,我们想继续邀请关心中华白海豚的你,为科学家筹集豚口普查费,为每一头白海豚建立一张身份证,每捐出10元,都能让科学家拍下一张白海豚的证件照,为蓝色星球留下粉色海豚的身影。





自2024年5月起,在ME公益创新资助计划的支持下,智渔将持续开展“爱海豚(iDOLPHIN)公益计划”,未来将针对中华白海豚进行个体照片识别,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数据可视化平台,协助包括政府和研究机构在内的不同保护主体实现物种数字化管理和保护。通过数字应用的迭代开发,建立基于个体、种群、栖息地的互联网公益保护地以作为其他有效保护措施的实践,结合互联网公益和生物多样性传播,推动生物多样性主流化。




hi~ 还有你想看的







END


点击了解更多

潭门 会文 荣山寮

赶海 延绳钓 幽灵渔具

罗非鱼 白海豚 大黄鱼 石斑鱼 生蚝

气候变化 可持续渔业 让渔回家



转载声明

本文由智渔原创,如需转载,

请后台留言获得授权


排  版丨玉米脆脆鲨


想第一时间看到智渔的最新动态

快按照以下步骤给我们加星标吧




感谢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

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腾讯公益基金会、

ME公益创新资助计划、青山公益自然守护行动等对智渔提供支持


智渔
国内首家关注渔业、渔村和渔民的公益组织,从政策、经济、技术、文化等多角度推动滨海渔业社区可持续发展。我们积极充当不同系统间的“翻译”、“桥梁” 和“协作者”,为政府提供渔业治理决策参考,替行业设计绿色解决方案,向公众传播蓝色生态文明理念。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