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博士生就业率低于本科生!深层次原因曝光,对策来了

文摘   2024-12-15 20:50   浙江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中,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备受关注。近日,陕西省学生就业与留学服务中心发布的《陕西省普通高校 2023 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揭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现象:本科毕业生的毕业去向落实率高于博士毕业生,且博士毕业生的毕业去向落实率呈下降趋势。

2023年,陕西省高校博士毕业生的毕业去向落实率为76.68%,相比2022年,下降了9.45个百分点。然而,陕西省高校本科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却为81.19%,高于博士毕业生就业落实率4.51%。

本科毕业生就业率相比2022年,却上升2.61个百分点。这一现象背后蕴含着诸多复杂的因素,深入剖析其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对于优化高校人才培养与就业指导具有重要意义。

一、原因分析

(一)就业观念与职业期望差异

博士毕业生通常在学术领域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他们往往对职业发展有着较高的期望,更倾向于追求高校教职、科研机构的研究岗位等与学术研究紧密相关的职位。这些岗位数量有限,竞争异常激烈,且对学术成果和科研能力要求极高。

相比之下,本科毕业生的就业观念更为多元化,除了部分选择继续深造的学生外,大多数本科生愿意进入企业、基层单位等从事各类实际工作,就业选择范围更广,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的多样性,从而提高了就业落实率。

(二)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契合度

在某些学科领域,博士阶段的专业设置可能较为精细和深入,但与市场实际需求的对接不够紧密。一些新兴行业和热门领域对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旺盛,而本科教育在专业设置上相对更注重实用性和通用性,能够较快地根据市场变化进行调整和优化,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

例如,当前信息技术、电子商务等领域的快速发展,使得相关专业的本科生更容易找到对口工作,而一些传统学科的博士专业,如果不能及时与新兴产业融合,其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就会面临一定的困境。

(三)实践能力与综合素质培养

本科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通过实习、实训、社会实践等环节,让学生在毕业前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和实际操作技能,能够更快地适应职场环境。

而博士教育主要侧重于学术研究能力的培养,博士生在实验室、学术研究中花费大量时间,相对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和职场技能的锻炼。

在企业招聘中,除了专业知识外,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沟通表达等综合素质也是重要的考量因素,这使得本科生在某些岗位的竞争中更具优势。

(四)就业市场信息不对称

博士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可能存在对就业市场信息掌握不充分的情况。由于长期专注于学术研究,他们对企业招聘信息、行业动态等了解渠道相对有限,可能会错过一些合适的就业机会。

而本科毕业生通常会通过学校的就业指导中心、招聘会、网络招聘平台等多种途径广泛获取就业信息,并且学校也会针对本科生开展大量的就业指导活动,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和求职技巧,从而提高了就业的成功率。

二、对策建议

(一)优化博士培养模式

1、拓宽培养路径

高校应在博士培养过程中,增加与企业、行业合作的实践项目和联合培养机制,鼓励博士生参与实际课题研究和技术研发,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博士毕业生不仅具备深厚的学术造诣,还能适应市场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2、调整专业设置

定期对博士专业进行评估和调整,结合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优化专业结构,减少与市场需求脱节的专业招生规模,新增一些具有前瞻性和实用性的交叉学科专业,培养出更多适应新兴产业发展的高端人才。

(二)加强就业指导与职业规划教育

1、针对博士毕业生

高校应设立专门的博士就业指导服务机构,配备专业的就业导师,为博士毕业生提供个性化的就业咨询和指导服务。

开展就业市场分析、求职技巧培训、职业规划讲座等活动,帮助博士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拓宽就业视野,了解不同职业发展路径的特点和要求,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2、贯穿教育全过程

从本科阶段开始,加强职业规划教育,将其纳入学校的整体教育教学体系,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分阶段、有针对性地开展职业规划课程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尽早明确自己的职业兴趣和发展方向,提前做好就业准备,提高就业的自主性和针对性。

(三)搭建就业信息平台

1、整合资源

政府部门、高校和企业应加强合作,共同搭建一个覆盖全省高校的统一就业信息平台,整合各类就业资源,包括企业招聘信息、实习岗位信息、就业政策法规等,实现就业信息的及时发布、精准推送和共享共用。

2、拓展渠道

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对就业信息进行分析和挖掘,为毕业生提供个性化的就业推荐服务。同时,积极拓展就业信息收集渠道,加强与国内外知名企业、科研机构的联系与合作,邀请更多优质用人单位参与校园招聘活动,为毕业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四)鼓励创业创新

1、政策支持

政府出台一系列鼓励高校毕业生创业的优惠政策,如创业补贴、税收减免、场地租赁优惠等,降低创业门槛和成本,激发毕业生的创业热情。

高校应设立创业孵化基地,为创业学生提供办公场地、设备设施、创业指导等一站式服务,帮助他们将创业想法转化为实际项目。

2、教育引导

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将其融入人才培养体系,开设创新创业课程、举办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

鼓励博士毕业生凭借其专业知识和研究成果开展科技创新型创业项目,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发展,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效益。

总之,本科毕业生就业率高于博士毕业生就业率这一现象反映了当前高校人才培养与就业市场需求之间存在的一些问题和矛盾。

通过优化培养模式、加强就业指导、搭建信息平台和鼓励创业创新等一系列措施的实施,有望逐步缩小两者之间的就业差距,促进高校毕业生更加充分、高质量的就业,为陕西省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同时,这也需要政府、高校、企业和社会各方共同努力,形成合力,营造一个有利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良好环境。

我们应持续关注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及时调整和完善相关政策措施,确保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紧密结合,实现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让每一位高校毕业生都能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出最大的价值,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史海流年
高考志愿填报,强基计划和三位一体招生考试,历史教学、历史高考、历史学习、历史研究、历史学术交流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