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更多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为什么莫扎特不哀伤?
乐活
2024-11-26 15:04
广东
为什么莫扎特不哀伤?
二十世纪初期的指挥大家魏因加特纳(Felix von Weingartner)被问到为什么不演奏海顿的作品时,轻蔑地回答:“海顿?他和莫扎特,都已经是历史的‘陈迹’了!”和魏因加特纳同时期的另外一位音乐家谢佛勒(Robert Haven Schauffler),替魏因加特纳的轻蔑做了当时最能令人认同的注解:“海顿和莫扎特,即使是他们最沉重的哀伤,也只不过皮肤那么一点深度而已!”
对那个时代的人来说,莫扎特最大的罪恶,莫过于他的音乐听起来永远那么快活愉悦。可是在浪漫主义的信念中,悲剧、哀伤才真正迸发出人之所以为人的能量,也才符合艺术家孤独追求的精神,难怪他们不喜欢莫扎特。
为什么莫扎特不哀伤?这是应该从音乐史上被认真探讨的一个重要话题,不能等闲放过。
莫扎特不哀伤,一部分来自十九世纪的人们,创造了太多将莫扎特刻画成天使般神童的故事。想起莫扎特,好像眼前就浮现文艺复兴名画中爱神丘比特的模样,永远天真,永远抱着游戏的兴味。将莫扎特想象成代表幸福与快乐的小童,那么当然就会强调他音乐中清朗欢愉的气氛了。
一直到二十世纪后半叶,靠着一部认真爬梳史料后创造的音乐剧,加上随后改编的电影,才让世人看到莫扎特生平不快乐、不欢愉的一面。彼得·谢弗写的《阿玛迪斯》还原了莫扎特不成熟、不健康的性格。他满口脏话、言词刻薄,经常爆发出带有嘲讽意味的狂笑,得罪了周围所有的人。尽管拥有那么高的天分,创作出人人喜欢的音乐,然而到处得罪人的个性,注定了莫扎特短短一生穷困潦倒的命运。他没有快乐的童年,没有快乐的少年期,没有快乐的青年生涯,他甚至没有机会活到中年,三十五岁便匆匆早逝。
这样一个人,老天,他的生命里充满了悲哀啊!那么悲哀痛苦的人生,为什么他的音乐却不悲哀也不痛苦,以至于被后来生活过得比他好十倍的人嫌弃呢?
莫扎特不是“不为”,而是“不能”。他所处的古典主义时期,音乐本来就不是个人经验与感受的发抒表达。音乐要为王公贵族的不同场合服务,决定音乐属性的,是那些场合需要的气氛,而非作曲家的个人感觉。更重要的,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语汇,根本就没有适合拿来表达深沉哀伤的完整工具。
贝多芬是扩张音乐情绪语汇最大的力量。音量的大小变化,突如其来的转折,模糊调性的犹疑,各种和弦的松紧排列,都是贝多芬开发出来的可能性,而这些正是表达深沉情绪不可或缺的音乐元素。早逝的莫扎特,来不及参与这段发展,受限于时代,他的生命悲凉,很难转译到音乐上。
李赫特演奏莫扎特《第八号a小调钢琴奏鸣曲》
从这样的背景,特别彰显出第八号a小调钢琴奏鸣曲的意义。莫扎特创作的十八首钢琴奏鸣曲中,只有两首是用小调写的,其他都是大调。大调的宽广开放,远比小调适合宫廷贵族的娱乐享受,这也是莫扎特偏好大调的主要理由。
一七八二年,巴黎出版商出版了莫扎特的三首钢琴奏鸣曲乐谱,就是今天作品编号309到311这三首。K311其实创作最早,莫扎特刚离开萨尔茨堡,到了慕尼黑,由当地的大贵族佛瑞辛格委托撰写的。K309以C大调写成,最早是莫扎特在奥格斯堡音乐会中,面对一群绅士淑女即兴弹奏出来的,当场得到了热烈反应。后来到了曼海姆,他碰到一位十五岁的女学生,在小女生的刺激下,莫扎特才凭记忆将乐谱写下并修改。他自己形容这首曲子的第二乐章是:“一位女孩的画像,很美而且很乖的女孩,比同年龄小孩要来得敏感且沉静,不太说话,不过一旦说话总是带着优雅而友善的态度。”
那么K310呢?这首曲子没有清楚的宫廷掌故,无法确知莫扎特为谁、为何而写。换个角度看,这首没那么优雅、没那么友善的小调作品,最有可能是莫扎特为自己而写的。从萨尔茨堡到巴黎去发展,莫扎特饱受挫折,而且在这段时间中,经历了母亲过世的重大打击。莫扎特大有理由为自己写一首曲子,一首沉重低郁的曲子。
卡拉扬指挥莫扎特《安魂曲》
是了,第八号钢琴奏鸣曲几乎是莫扎特除了《安魂曲》外,最沉重、最低郁的作品。第一乐章莫扎特在“快板”之外,特别加上了“庄严”标记;第二乐章则是“富感情的如歌的行板”,都是莫扎特其他奏鸣曲中不曾有的标记方式。整首曲子创造“庄严”与“富感情”的主要手法,就在于左手低音的大胆变化,许多乐段,左手低音既非旋律也非伴奏,像是某种罔罔的、无法明言的威胁,飘荡在生命的背景上,让人难忘。
这是一个“不能”哀伤的莫扎特,以他最大的音乐天分,努力挣脱时代限制,为自己而作、为亡母而作的哀伤作品。听这首作品,谁还能以为莫扎特很快乐,谁还能说莫扎特的哀伤“不过皮肤那么一点深度”?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2ODE2OTM3Mg==&mid=2653097952&idx=1&sn=3e4b812dcab165e678022d48f47ebdbc
西方音乐评论
西方早已内在于东方,理解西方便是理解我们自己,为您提供对西方音乐(以严肃的古典音乐为主)最为走心的评论。以自己的行动,为爱乐人服务!(本公众号为【每晚一张音乐CD】、【每晚古典音乐会】附属学术公号)
最新文章
以《童年情景》为例,谈舒曼钢琴音乐风格
为什么莫扎特不哀伤?
钢琴家们每天练多长时间琴?
钢琴音阶和琶音真的有那么重要么?
谈肖邦钢琴音乐的创作技术
病房里的音乐之光 | 一杯温暖,一曲坚强
席夫: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思想余烬
你可以免费弹阿格里奇弹过+签名的钢琴
亮声室内乐团「古典音乐探索之旅」即将起航
广州最具性价比的「室内乐音乐厅」来了
观演指南|11月17日「钢琴圣手」马克西姆世界巡演——广州站,保姆级观演攻略,观看后收藏
四大视角解读舒伯特钢琴奏鸣曲的继承与创新
浪漫主义时期标题性钢琴作品的艺术价值
聆听《艺术通感课堂的设计与探索》有感
钢琴触键技巧的历史变迁
论肖邦练习曲演奏的技术特点
解读《悲怆奏鸣曲》第一乐章的悲剧性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学钢琴如何打基础?一篇文章教会你
莫扎特钢琴奏鸣曲的演奏风格
肖邦钢琴奏鸣曲探析
郎朗5大表情包,看一遍我就学会了
直播预告《与莫扎特做精神挚友》——李老师对话陈三庆
鲍蕙荞:“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没有学会‘听’,就不能弹琴”——青年钢琴家王心源访谈录
中央音乐学院 | 音乐教师专业等级水平培训,开始报名啦!
肖邦《第二谐谑曲》的音乐理解与演奏分析
乔治·桑:我和肖邦
想了解傅聪先生的博学,来读这篇访谈
李赫特纪录片《迷》(上)
纪念李赫特丨纪录片《迷》(下)
你不了解钢琴陪练,就不要随便找陪练
钢琴演奏过程中“音质”与“音色”之别
斯卡拉蒂钢琴奏鸣曲的音乐内涵管窥
爱让我们战胜一切苦难:李斯特《爱之梦》第三首作品赏析
肖邦《第二谐谑曲》的音乐理解与演奏分析
文化底蕴与钢琴演奏是什么关系?
分享我跟乌克兰老师学钢琴的经验
莫扎特键盘音乐中最常用装饰音特点
从音乐表演美学三原则简评米凯兰杰利演奏勃拉姆斯《d小调叙事曲》
钢琴练习过程中的几个方法
谈钢琴弹奏技术中手腕的放松
音乐专业人的22种魅力,我居然全有?!
肖邦钢琴作品抒情性旋律的艺术特征
钢琴基础训练中如何运用手腕?
钢琴音阶和琶音真的有那么重要么?
“钢琴是一百件乐器,不是一件乐器”
一味地强调快乐学钢琴是错误的
跟古典作曲家学说“土味情话”
西方钢琴音乐演奏风格探究
学琴多年,你知道触键点的一般原则吗?
解读勃拉姆斯《第二狂想曲》的创作风格
分类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原创标签
时事
社会
财经
军事
教育
体育
科技
汽车
科学
房产
搞笑
综艺
明星
音乐
动漫
游戏
时尚
健康
旅游
美食
生活
摄影
宠物
职场
育儿
情感
小说
曲艺
文化
历史
三农
文学
娱乐
电影
视频
图片
新闻
宗教
电视剧
纪录片
广告创意
壁纸头像
心灵鸡汤
星座命理
教育培训
艺术文化
金融财经
健康医疗
美妆时尚
餐饮美食
母婴育儿
社会新闻
工业农业
时事政治
星座占卜
幽默笑话
独立短篇
连载作品
文化历史
科技互联网
发布位置
广东
北京
山东
江苏
河南
浙江
山西
福建
河北
上海
四川
陕西
湖南
安徽
湖北
内蒙古
江西
云南
广西
甘肃
辽宁
黑龙江
贵州
新疆
重庆
吉林
天津
海南
青海
宁夏
西藏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
日本
新加坡
英国
西班牙
新西兰
韩国
泰国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缅甸
菲律宾
马来西亚
越南
荷兰
柬埔寨
俄罗斯
巴西
智利
卢森堡
芬兰
瑞典
比利时
瑞士
土耳其
斐济
挪威
朝鲜
尼日利亚
阿根廷
匈牙利
爱尔兰
印度
老挝
葡萄牙
乌克兰
印度尼西亚
哈萨克斯坦
塔吉克斯坦
希腊
南非
蒙古
奥地利
肯尼亚
加纳
丹麦
津巴布韦
埃及
坦桑尼亚
捷克
阿联酋
安哥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