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01
编者按: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发表讲话,承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10月29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更好地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完善生态文明领域统筹协调机制,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2020年11月9日,《阅江学刊》编辑部联合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举办“全球气候变化与中国行动方案——‘十四五’规划期间中国气候治理”专题研讨会。会上,多位专家围绕我国气候治理的近期、中期和长期目标,针对气候变化宣传、净零排放、能源结构转型、国际气候政治博弈等问题深入交流。本刊整理专家发言的核心观点,以笔谈的形式发布,欢迎广大读者就相关话题进行研究和探讨。
作者简介:
柴麒敏,国家气候战略中心战略规划部主任;
郭虹宇,创绿研究院助理项目总监;
刘昌义,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高级研究员;
董亮,外交学院亚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鞠立新,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副教授,绿色低碳发展与品牌传播研究中心主任;
刘长松,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副研究员;
陈迎,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研究员;
陈洪波,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城市经济学会秘书长;
庄贵阳,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
02
摘要:2020年,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中提出了中国将于2030年前实现碳排放达峰和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战略目标,为中国开展碳中和国家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指引。目前,全球碳中和行动涵盖了国家和城市、企业和组织、家庭和个人等各个层面。中国积极推动低碳城市与乡村建设,碳中和理念被社会各界日益接受,重点行业和企业的碳中和行动日益普及,碳中和产品与服务日益丰富。为推动落实2060年前完成碳中和目标,需要加快研究制定中国碳中和战略与实施路线图,构建宏观、微观一体化的碳中和政策体系。加强战略规划,制定科学合理的碳中和宏观战略路径;完善法律法规,建立系统有效的碳中和微观执行机制;衔接协调机制设计与政策措施,将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力量结合起来;将碳中和行动链接并嵌入国家碳市场,推动建立碳中和的市场化参与机制。
作者简介:刘长松,博士,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副研究员。
03
编者按: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郑重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2021年3月5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十四五”期间我国要落实2030年应对气候变化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降低13.5%、18%;2021年重点工作的目标之一是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3%左右。
为更好地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实现高质量发展与绿色现代化,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2021年3月28日,《阅江学刊》联合北京工业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举办“全球气候变化与中国行动方案——碳中和实现路径与政策选择”学术研讨会。本次研讨会邀请了来自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生态与环境部、交通运输部、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全球增暖1.5℃下东亚气候系统的响应及其情景预估”项目组等的众多专家,学者们围绕我国碳中和的能源方案、碳中和的实践路径两大主题深入交流探讨,各抒己见。本刊编辑部根据现场录音整理出主旨发言和专家点评的核心观点,并经作者审核润色,现以笔谈的形式刊发,与广大读者共享,为推进我国应对气候变化战略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贡献绵薄之力。
作者简介:
董战峰,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政策部副主任;
季曦,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刘宇,中国科学院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
李庆,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副研究员;
王东,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可持续发展目标本地化项目主任;
杨富强,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研究员;
涂瑞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驻华首席代表;
任树本,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原司长,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副会长;
黄全胜,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环境资源所副所长、教授级高工;
张安华,中国社会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高级经济师;
江志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副校长、教授;
娄伟,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资源与环境经济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
04
摘要: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也是碳排放的主要源头。“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基础期和窗口期。“十四五”能源规划要突出“新”字,体现为新征程、新挑战、新理念、新模式和新格局。“十四五”时期,能源规划要与气候规划、环境规划紧密衔接,相互平衡、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改善环境和应对气候变化是能源转型的双动力。中国能源转型之路可以概括为:摆脱煤炭依赖,跨越油气时代,融入新能源电气化的未来。“十四五”时期,推动能源转型,实现碳排放达峰,应继续强化实施能源强度控制与化石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的“双控”目标,重点路径体现在煤炭消费下降、石油消费达峰、清洁能源替代和推进电气化发展四个方面。在能源转型过程中,必须加强保障措施:开展全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目标的行业分解;以“禁燃”“净塑”“定标”作为控制石油消费的三大抓手;积极开展地方示范,有效压实地方责任;健全市场机制,促进清洁能源的加速发展;以碳中和为抓手,促进技术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突出强调公正转型。
作者简介:杨富强,博士,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气候变化与能源转型项目高级顾问;陈怡心,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气候变化与能源转型项目研究助理。
05
摘要:碳中和行动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共识性策略,我国制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党中央的重大战略决策。从可持续发展理念来看,高校参与碳中和行动有助于推动社会经济系统转型,激发机构自身及相关群体的责任意识,有益于大学建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未来公民。高校参与碳中和的实践策略包括:全面开展碳盘点工作,建立校级碳监测与管理系统;围绕碳中和相关议题,布局科学技术和智库研究;针对碳中和热点方向,鼓励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开展可持续发展教育,发起绿色校园行动倡议;建立碳中和大学联盟,分享成功经验促进转型。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从直接贡献(碳足迹)、强间接贡献(研究与创新)和弱间接贡献(教育和参与)三个维度构建大学参与碳中和行动成效的评价体系,以帮助大学丰富行动路径,开展行动反思,提升行动表现。
作者简介:储昭卫,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中国科教战略研究院博士研究生。
06
摘要 碳中和涉及经济社会广泛而深刻的系统性变革,是一场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需要发展范式的根本转型。碳中和目标具有时间刚性,其阻力和动力均源于能源生产和消费。能源需求的刚性、对高碳化石能源的依赖及高成本退出是碳中和革命的最大障碍。具有同质能源服务属性的零碳可再生能源市场竞争力的不断增加,成为碳中和革命的内生动力。能源消费侧革命承接和顺应能源生产侧革命的需要,满足零碳电力替代化石能源消费终端的需求。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布局下,中国的碳中和转型必须摆脱工业文明发展范式的零和博弈格局的掣肘,另辟蹊径,着力于发展范式的创新与变革。生态文明发展范式下的碳中和革命,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整体协同的净零碳进程,而不是排放依旧、依靠末端治理的资本与工程途径。生态变革是碳中和发展范式转型的历史必然,和谐和有限是生态逻辑的基本表征。
作者简介:潘家华,博士,北京工业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07
摘要 能源转型常规目标是保障能源安全供应,提供社会经济发展所需的能源。能源活动与社会经济、环境发展等多领域的目标相关联,如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大气污染治理等。能源行业是用水量相当大的部门,能源作为原料和很多石化产品相关,能源开采是我国最大的采矿产业,所以,能源转型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未来的能源转型研究,需要在多种目标的情况下进行分析。IPAC模型组采用多目标分析体系,研究我国长期能源转型路径,确定影响能源转型的主要因素,分析相关目标对能源转型的约束和能源转型对这些目标的影响。我国的能源转型路径可以协调一致地促进多种目标的实现,同时需要技术的创新发展。能源转型路径研究可以为实现多种目标下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提供支持。
作者简介:姜克隽,博士,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能源研究所研究员。
08
摘要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历时约40年,涉及广泛,影响深远。正确筹划决策,顺利完成任务,是一个巨大挑战。实现双碳目标重在系统筹划,贵在群策群力,益在时序有度。借鉴演化经济学的方法与科学思维方式,助力双碳工作更好开展,当是有益之举。供给与需求,不是孤立的问题,而是系统性问题。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是解决煤电问题,同时必须解决电力需求侧的问题。实现双碳目标是一项重大的集体性挑战,涉及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无疑需要集体性应对,并保证社会公平。在现有认知水平和科技能力的条件下,不能盲目地做超越时代超越能力的事情,在发展清洁能源方面,不能因为今天相对有限的技术而形成低效锁定,要为以后的更优选择留有余地。
作者简介:张安华,经济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
09
摘要 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首次提出中国力争在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以下简称双碳目标)随之被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双碳目标在提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信心的同时,也给中国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在实现双碳目标的进程中,气象学科要为能源开发利用提供更加科学的支撑保障,为保证能源安全提供更具实效的科学服务,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更有影响力的决策选择。气象学科交叉融合发展推进双碳目标的实现,应加强顶层设计,加强跨学科合作;优化资源配置,重点营造有利于跨学科研究的平台环境;做好政策衔接,重点攻关创新型关键技术。
作者简介:杨萍,理学博士,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研究员;王志强,哲学博士,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正高级工程师。
10
编者按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积极应对气候变化、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我国坚定贯彻的中长期目标。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战明显增多,要通过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扎实工作,完整、准确、全面地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为配合2022年全国节能宣传周暨全国低碳日主题活动,2022年6月18日,《阅江学刊》编辑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候经济与低碳产业研究院联合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我国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研究”项目组,举办“全球气候变化与中国行动方案”系列论坛之三,主题为“挑战下的双碳目标与高质量发展”。与会专家围绕新冠肺炎疫情叠加地缘冲突背景下的能源转型、能源安全和转型发展的统筹安排、区域性碳达峰方案的落地与下沉、实现碳达峰的手段保障、绿电消纳、碳排放总量控制机制、建立健全“双碳”标准体系等话题分别发言,交流研究成果,达成诸多共识。本刊编辑部整理专家发言的核心观点,以笔谈的形式发布,欢迎广大读者深入研究和讨论。
作者简介:
陈迎,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博士生导师;
赵黛青,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周勇,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二级研究员,山东省生态文明研究中心主任;
毛显强,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杨秀,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研究部主任、副研究员;
唐人虎,北京中创碳投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王文军,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研究员;
张成龙,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编辑;
庄贵阳,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11
摘要 碳中和是新一轮能源革命的重要推动力。尽管全球能源转型取得积极成效,但是距离实现《巴黎协定》目标仍有较大差距。当前,受新冠肺炎疫情、地缘冲突和能源价格高企等多重因素影响,全球能源普遍出现供给短缺和价格通胀问题。能源技术创新是解决减排和发展矛盾的根本途径,碳中和进程下,新能源革命的核心是提高终端能源利用的电气化率并实现电力系统的深度脱碳。能源领域已经形成国际碳中和竞争新格局,主要经济体都在加快部署和抢占全球零碳产业和金融增长“新赛道”。复杂形势下,中国要促进能源安全与气候安全的协同,对大趋势做出战略判断:全景式地看待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问题,理性看待煤炭等传统化石能源退出的问题,务实地加强能源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型的赋能措施,兼顾经济发展和民生问题。
作者简介:柴麒敏,管理学博士,国家气候战略中心战略规划部主任、清华大学现代管理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
12
摘要 当前实践中出现的能源和碳减排预测难以指导实际、“运动式减碳”、“一刀切”、行动方案“上下一般粗”等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并加以避免。通过明确不同主体的责任、因地制宜和分类施策、鼓励公众参与和积极行动、加强气候治理的国际合作等途径完善治理结构,形成推进碳中和目标的长效机制。应当先立后破,破立并举,切实处理好减污降碳与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居民正常生活等方面的关系,以系统性思路推进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优化、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应用、激励和约束制度安排。
作者简介:周宏春,理学博士,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戴铁军,工学博士,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13
摘要 实现双碳目标,亟须完善以促进新能源利用为主要内容的法律制度保障。尽管我国已制定了多种与新能源相关的法律规范,但仍存在现行能源法律制度与具体实践错位,现行技术与管理规则难以满足大规模利用新能源的需求,政府推动新能源利用的有效性不足,国际合作面临挑战等问题。我国应理性认识双碳目标对新能源利用法律制度建设的指导作用,积极推进出台《能源法》,完善支持新能源电力的法律制度体系。在法律制度方面探索煤炭与光伏、风能等新能源联动的发展模式,制定技术、标准等基础规范保障新能源入网,制定智能电网的法律规范,优化新能源的运营配置,强化新能源利用方面的政府责任和激励机制,构建新能源领域标准化合作和多边标准互认的法律机制。
作者简介:曾文革,法学博士,重庆大学法学院教授;任婷玉,重庆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
14
摘要 当前,全球掀起了以碳中和为主题的新一轮产业、能源和科技革命,数智技术创新与低碳零碳负碳技术的耦合被寄予厚望。基于自主构建的初代SPAMC模型,对“十四五”时期数智基础设施建设和投资所产生的直接或间接的增耗和减排效应进行量化评估。如果不考虑减排效应,先进通信基础设施(5G)、大数据中心和人工智能物联网(AIoT)每年平均增加1.9亿吨二氧化碳排放;如果考虑减排效应,则每有可能年平均减少碳排放0.5亿吨。长期来看,数智技术和能源技术双重革命的叠加效应会进一步显现,数智基础设施建设对行业智能化升级改造、绿色化要素协同的减排效应将充分发挥。有序有效推动数智技术在“双碳”领域的应用,应加强顶层设计,强化数智基础设施建设的绿色导向;引导资本流向,发挥公共投资的引导、激励、撬动作用;出台扶持政策,激励零碳数智技术的开发和产业转化。
作者简介:柴麒敏,管理学博士,国家气候战略中心战略规划部主任、清华大学现代管理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中国环境学会碳达峰碳中和专委会秘书长;李墨宇,理学硕士,国家气候战略中心战略规划部碳中和研究室助理研究员
15
摘要 在21世纪中叶实现碳中和即净零碳排放是关乎《巴黎协定》温控目标的重要条件,也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焦点和难点。实现碳中和的根本路径在于化石能源的有序退出和可再生能源的有效、平稳替代。在净零碳转型进程中存在的道义性、安全性和绩效性知性悖论极有可能导致博弈失衡,使人们掉入喧宾夺主、高碳锁定和急功近利的陷阱。中国已经具备了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底气,但是转型不可能一步到位,既要把握机遇顺势而为,也要防止误入陷阱,必须保持定力、稳步推进并引领净零碳转轨进程。
作者简介:潘家华,经济学博士,北京工业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李雨珊,经济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16
摘要 民族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又是可再生能源富集区,风能、太阳能、水能和地热能等能源资源位居全国前列,在生态文明建设和“双碳”战略部署落实过程中,民族地区拥有双重优势,是协同推进生态保护和“双碳”战略的排头兵。尽管潜力巨大,但是民族地区在碳达峰碳中和进程中仍面临挑战:能源消费以煤为主,能源结构调整缓慢;产业结构重型化问题突出,清洁能源产业发展滞后;帮扶政策制定有失偏颇,可再生能源认知亟须改善。民族地区应充分利用政府和市场、生产和消费双脉络构建“双碳”目标的政策机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因地制宜加快新能源发展速度,促进能源结构调整,拓宽电力外送通道;抓住区域合作新机遇,将资源优势转换为经济优势;探索建立深度融合模式,促进东中西部地区能源-生态-发展多维融合。
作者简介:
张坤,管理学博士,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北京工业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陈梦玫,经济学博士,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北京工业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助理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蒋尉,经济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
潘家华,经济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北京工业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17
摘要 在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和人类命运共同体行动共识与框架下,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已成为管控全球平均温升目标的重要特征事实和加速解决全球气候变化减缓与适应问题的关键物理表征指标,亦成为创造更多高质量发展新机遇新可能和新动能新优势的长远期战略选择。当前,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克服片面孤立静态追求碳排放物理量达峰与中和的研究观点和政策主张,以积极主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为战略基点,加强有组织的碳达峰碳中和科学研究,服务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工作大局。在准确把握政策语境和政策应用情境建构方面,要统筹把握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气候治理需求带来的发展和安全要求、人类文明形态创造激励,加强积极主动构建新发展格局、稳妥推动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的一体化政策体系和能力建设。在加强气候变化科学与现代化发展政策对接方面,要从经济社会、民生福祉和治理体系效能等方面理解、完善和拓展碳达峰与碳中和的研究内容与维度,不断完善“1+N”政策的经济分析体系。
作者简介:庄贵阳,经济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周枕戈,经济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责任编辑:沈丹
微信编辑:薛景文
校对:沈丹、来向红、李海中
终审:尹才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