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这里田野交错,村宅前的小河蜿蜒流淌,白墙黑瓦记载着生活往事;如今,这里商务楼宇林立,知名企业汇集,一个崭新的“长三角CBD”欣欣向荣,筑起发展的“彩虹桥”。
十年前,这里出行主要靠“11路”、自行车和永远拥挤的“巨龙车”;如今,这里是联通世界的“登机口”,高铁、飞机、轨交、高架,交通网络四通八达,一个开放的“枢纽会客厅”迎接四方来客。
十年前,这里多是农民,田间地头和弄堂生活两点一线;如今,这里来自五湖四海的人才荟萃,逐梦奋斗,和这里的原住居民一起共建宜居宜业、商居融合的温度社区。自2010年1月成立至今,新虹街道经历了农村变城市、农业变商务、农民变市民的过程,走过了大动迁、大建设、大发展的阶段,成为上海城市化进程的一个生动缩影。一路走来,街道党工委始终把党建引领摆在首位,团结带领广大新虹干部一任接着一任干,发扬“新虹铁军”作风,对标一流,砥砺奋进,形成了一个个具有创新探索精神的“新虹样本”“新虹方案”,“总部集聚、商业繁华、交通便捷、美丽智慧的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核心区”当下可为、未来可期。新虹街道因虹桥商务区而生,因虹桥商务区而兴,抓住国家战略叠加机遇,大力发展楼宇经济、贸易经济,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优质资源加速聚集,激荡着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经济实力跨越式跃升。2012—2013年,实现财政总收入12.6亿元,区级地方收入4.54亿元。2022年重启招商引资职能,全力稳增长、促经济,辖区内有虹桥天地、万科中心等12幢亿元楼,2023年实现财政总收入51.84亿元,区级地方收入17.13亿元,十年间增长了277%。2024年上半年,新虹区域实现财政总收入39.02亿元,同比增长46.7%;区级地方收入13.89亿元,同比增长66.9%。主动承接进博会溢出效应,用好虹桥进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打造联动长三角、服务全国、辐射亚太的进口商品集散地,2024年上半年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62.12亿元,商品销售总额777.72亿元。特色产业虹吸式集聚。着力发展低碳新能源、数字新经济、专业新服务、消费新品牌等四新产业,提升产业高度、增加要素密度、拓展开放深度。截至2024年8月,新虹街道累计有总部类企业266家,其中跨国公司地区总部19家、民营企业总部13家(市商务委认定),总部经济集聚态势凸显;高新技术企业160家,市级“专精特新”企业72家,科创活力不断释放。功能平台集聚提升加速,虹桥国际中央法务区有近90家法律服务机构入驻,虹桥国际商务人才港已落地208家人力资源服务企业。聚焦特色行业,牵头发起成立长三角人工智能行业联盟、“质惠”新能源产业联盟、金融行业联盟、社会办医行业联盟,促进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三链合一”,开创“链”上联动发展新格局。
营商环境集成式优化。创新打造楼宇工作站服务架构,作为“楼宇里的居委会”实现对企业的全覆盖服务,围绕“一企一档”、网格巡查、矛盾预警与协调、企业代办与咨询、党群工作等职能,当好服务企业的“金牌店小二”,其中协信工作站荣获“全国最美工会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称号。不断优化规划布局,加快城市化进程,推进交通道路、景观绿化、公服设施提升落地,推进城市综合养护管理一体化试点建设,高标准打造城市功能,实现道路“席地而坐”、河道“清澈见底”、绿化“移步换景”。小涞港被评为长江经济带最美河流,北横泾被评为上海市最美河道。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要通过绣花般的细心、耐心、巧心提高精细化水平,绣出城市的品质品牌”的要求,新虹街道把社会治理作为重要任务,打破常规,走出一条现代化治理新路径。党建引领夯实治理基石。点、线、面发力,深化“枢纽党建最佳实践地”探索实践,将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优势。“点”上,构建以居民区党组织为核心,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等共同参与的党建引领“红色物业”模式,2021年新时代上海党建引领物业治理创新实践基地落地新虹,2024年以“绿洲同心圆”焕新升级。“线”上,组建长租公寓责任区议事联盟,将公寓店长、租户代表、执法力量等纳入联盟,填补长租公寓治理“盲区”。“面”上,“破冰”网格化党建,构建“街道网格-片区网格-自治网格-微网格”四级网格治理架构,成功破解商务区共享单车管理等难题。科技赋能推动治理转型。在全市率先试点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将“社区治理”“企业服务”“街面治理”融入信息管理平台,实现网格智能化管理、应急可视化指挥、案件精细化分析。自“一网统管”试点以来,案件按时办结率、群众满意率连续多年在全区名列前茅。积极推进“智慧社区”一体化建设。打造“智慧安居”信息平台,涵盖高空抛物摄像头、垃圾智能识别AI等N个相互联动的小区“神经元”,加强“物业直通车”运用,提升问题发现和处置效率,构建智能化支撑的“四位一体”社区治理新模式。
共建共享提升治理效能。打造“一居一品”,航一七“张师傅工作室”、沙茂“居民议事汇”、爱博四村“红领四季·智慧+”等社区党建品牌结出硕果。发布《新虹街道加强社区治理能力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携手红星美凯龙、万科、东航等企业单位,推出“你好·新虹”美好社区合伙人品牌,形成涞港星苑和红星美凯龙“星星相印”安居计划、航一七居委和三棵树共建为老服务“怡心亭”、爱博二村和东航空保部打造“东航蓝盾青年之家”等合作项目,壮大社区“朋友圈”,为共建“美好社区”引入“活水”。坚持人民城市理念,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奋斗目标,努力实现“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构建党群服务网络。推进党群服务中心体系功能建设,立足党群一体化发展,强化资源整合和输送,打造枢纽型党群服务中心。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企业和白领,2022年新建成“初心驿·虹立方”党群服务中心,整合社会资源,创新运行模式,将其打造为具有“国际范”、立足大虹桥、辐射长三角的城市会客厅。在航华公园延伸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园,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到寻常百姓身边。携手虹桥高铁站、地产虹桥、虹桥机场等共建单位,打造“进博先锋服务线”品牌,探索“服务线×展示线×教育线×招商线×人才线”,6年来累计吸引各领域320批次基层党组织、3200多人次党员参与,累计服务超过25万人次。
打造全龄友好社区。建成2个长者食堂、12个助餐点,“助餐+送餐上门”的模式覆盖辖区内所有小区。在全市第一批启动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建设,推进家庭养老床位项目,科技赋能居家享受“类机构”照护服务,获评全国智慧健康养老示范街镇。推进学区化办学,辖区内航华一小、文来实验学校均已加入七宝中学教育集团,新建万科实验幼儿园,推进示范性学区建设。创建青年发展型街镇,打造“爱在大虹桥”青年公益交友、“背起小书包 走进大虹桥”、虹桥商务区青年企业家沙龙等品牌项目,促进青年与城市双向奔赴。深化文化惠民服务。逐步建成昌硕文化中心、新虹艺术馆、非遗传承基地“锦囊妙馆”以及城市书房新虹馆、华翔公园馆等公共文化空间。新虹图书馆“一座难求”,是上海市街镇级示范馆,馆外延伸服务建成28家经纬书吧,为企业配送书籍17000余册。创立“新虹端午集”“午间音悦汇”“悦读经典”等多个文化品牌,“午间音悦汇”已为中骏广场、虹桥品汇等企业和园区提供专场音乐会。打造品牌赛事,“漫跑枢纽·新虹10km跑”吸引80余家企业近1000名选手参加,搭建长三角赛事服务平台。携手虹桥品汇举办虹桥国际咖啡文化节,在虹桥枢纽为往来旅客送上“抵达上海的第一杯咖啡”。“漫跑枢纽”10公里健康跑
面向未来,新虹始终心怀“国之大者”,紧抓虹桥国家开放枢纽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机遇,对标最好、追求卓越,笃行不怠、步履不停,为中国式现代化闵行实践新篇章书写新的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