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命的终点,让大爱闪光 ——追记热心公益事业的媒体人杨小梅

时事   2024-12-09 13:02   陕西  



当自己身患晚期癌症的消息传来,她选择了继续在公益之路上走下去,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她52岁就离开了人间,但在她去世一年后,她的故事仍然在公益圈中感动着许多人。近日,记者通过多方走访,还原了记者杨小梅生命末端依然不减的大爱之光。

杨小梅(右二)做慈善活动

“豫陕大使”住进病房


2018年4月4日的下午,在《陕西农村报》工作的武德平等人,从西安赶到了郑州大学一附院,在胸外科病房,他见到刚做完手术的杨小梅。她倚靠在病床上,时不时咳嗽,并咳出带血的痰块,整个人看起来很虚弱、痛苦的样子。


当杨小梅看到同事、朋友们前来时,显得异常兴奋。大家看到她憔悴的样子,立即红了眼圈。她极力劝慰同事和朋友,笑着说:“没事儿,肺部手术,就是有点疼,一咳嗽,好像肋骨要断了似的。其实人生就这么回事,生死离别是迟早的事。我本来不打算治疗,可家人都劝我,才同意做这场第二次手术,但愿以后就没事儿了。”


杨小梅生活照


杨小梅曾是河南日报传媒集团旗下子报《今日消费》家居栏目主持人。2012年,她回到故乡,进入陕西日报社旗下的《陕西农村报》工作,在该报区县新闻部当记者。她成熟稳重,工作勤奋,很快赢得同事们的信任。同事武德平曾见证并参与了杨小梅组织的很多公益活动。


杨小梅在2015年开始投入公益事业,一直到被诊断为直肠癌晚期后,仍然和她的朋友们坚持做着公益事业。那些年,她组织参与过20多次大型公益活动。她曾经和爱心企业家、社会爱心人士一起去西安儿童福利院、三原东周儿童村看望儿童;她曾经和其他爱心人士筹集了几千件新衣服,分期分批分区域赠送给了三原县嵯峨镇几个学校的孩子;她曾经和陕西英才杂志社联手举办“英才公益·告别酗酒共建美好家园特别行动”的公益活动;她曾经和西安的哥精英团、残疾人汽车协会等一起举办公益活动。那时,她经常往来于西安至郑州,交流传播两地文化,被同事们亲切地称誉为“豫陕大使”。


帮别人看病 查出自己患癌症


武德平是杨小梅当年的部门领导,他日前见到记者,强压着悲痛说:“杨小梅已经离开我们了,但她的精神永存。”


他告诉记者,杨小梅生于1971年5月20日,家乡是陕西省三原县。其父亲是较有名望的文化人,生前在西北大学、郑州大学任教,参与过电影《西安事变》剧本创作。其母亲曾经是大学教师,为了和父亲团聚,她母亲带着她和她的哥哥,随着父亲的单位变迁而迁徙。


杨小梅(左)和母亲在一起


2015年,杨小梅在自己的朋友圈建立了三秦公益群,联络各方社会力量做公益事业。她在2017年确诊为直肠癌晚期,是在帮助一位需要救助者的时候无意中发现的。救助者是一名乳腺癌患者,当时非常绝望,联系到杨小梅,让她陪同着在西安交大二附院找一位著名的专家。在给那位患者检查时,她顺便也说了自己身体有些“反常”,似乎得了痔疮,一直便血,最近出血很严重。专家顿时生疑,让她检查身体。不料,经过仔细检查,确诊她患了直肠癌晚期。第一次手术后,身体似乎恢复不错,她又回到西安继续以前未完成的公益事业。


杨小梅的母亲说,杨梅(杨小梅)心地善良,从小就爱帮助人。她患先天性心脏病,自己曾经带她到北京做过心脏手术。在她善良的生性里,帮助他人是她最大的快乐。


建立病友群 成为癌症患者的精神支柱


“做公益是我从2000年在河南当记者就开始做了,我觉得做公益献爱心,是一件长久的事业、一份传播大爱的事业,我希望要做长久性关注孩子成长的公益。”这是杨小梅生前在病中接受《阳光报》记者采访时说的话。


她在2015年的朋友圈日志中记录:“我说公益,作为一个媒体人,在工作与生活中,总会遇到一些弱势群体,总有些事和人,触动一个女人柔软的心,尤其是孩子。在从业十多年以来,我也总是尽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和影响一些有爱心的人士与我一起做公益……”


杨小梅(左)和她资助的小女孩


当时有一个在延安的朋友建议杨小梅在西安建立一个公益群。她仔细思量之后,并以自己的微信名建了微信群。从开始的几十人发展壮大到一百多人。在此期间,她们参与了“西安的哥精英团‘六一’蓝天爱心行”活动,看望了三原县陵前镇的一个叫阳阳(化名)的孤苦孩子,于是她把群名改为“三秦公益群”。她希望朋友们通过平台相互认识、相互学习,在三秦大地上传播正能量,传递爱心。


2017年2月,杨小梅被两所权威医院都确诊为直肠癌晚期。这犹如晴天霹雳,一下子击碎了她“把公益进行到底”的梦想。本来她还在联络爱心人士帮助那位乳腺癌患者,却未料自己也被确诊为直肠癌晚期。她在背地里大哭一场,冷静下来,并没有被突如其来的厄运打击垮掉,选择了勇敢地直面人生,抹掉了脸上的泪水,希望借助现代医学科技与病魔作斗争。


她给单位请假,回到郑州看望自己的父母、儿女后,然后选择了医疗条件不错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治疗。为了减少家人、朋友们的担心,她并没有给家人和朋友说自己患的是直肠癌晚期。手术之后,还有漫长的放疗、化疗等,都使她需要忍受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父母当时80多岁,不能在医院陪她。她请了老家的亲戚帮忙照顾自己。第一次治疗费、手术费花了30多万元,她卖掉了唯一的房子来交昂贵的治疗费和药费。


但杨小梅在住院的时候,还忘不了做公益。她在病房里继续帮助别人,为了帮助在一起的病友们,她主动建了个癌病患者病友微信群,为大家提供交流平台,方便了医生与患者、患者与患者之间交流。这个群让她也成了病友们的精神支柱。


杨小梅和她资助的小男孩


治病期间,她精神上很乐观,认真对待。在她被病痛折磨得难以忍受时,也不让年迈的双亲知道她的痛苦。她关紧房门,一个人忍受那份痛苦。第一次治疗很顺利,癌细胞得到控制,病灶逐渐缩小、慢慢消失。杨小梅也感觉到自己的身体在一天天地好了起来。


那年冬天,她还和母亲一起回到陕西,打算在老家过年。报社领导见到久别的她,都非常高兴,得知她手术后恢复不错,也期盼着她早日康复。由于她不多麻烦别人,当时很多同事还不知道杨小梅请假消失是为了回郑州治病。


与病魔赛跑 带留守儿童前去探监


2017年过完年,她还再去了一趟三原县的陵前镇,看望她曾经帮助过的少年阳阳。


她和阳阳的故事是在2014年夏天,杨小梅和同事在三原县陵前镇采访,了解到了当时镇上有108名留守儿童,特别是几个特殊家庭的孩子,她就开始考虑怎么帮助这些孩子。让当地镇领导引路,杨小梅和大家一起来到了油坊村,见到当时10岁的阳阳。


孩子闪动着一双特别忧郁的大眼睛,惊恐地看着一群陌生的大人。据知情人介绍,阳阳在7个月大的时候,其父亲因犯罪被判刑入狱,母亲离家出走,从此缺少家庭关爱的小阳阳不得不和孤苦的爷爷在一起生活,祖孙俩过着非常清苦的日子。阳阳的爷爷受不了阳阳爸爸不争气犯罪的打击,当即中风。阳阳的爷爷神情异常忧郁,花白凌乱的胡喳,额上眉头紧皱。他拖着一条病腿走路,让人异常心酸,想尽主人之份招待客人,但贫穷的家里连干净的杯子也找不到。


那次回西安后,杨小梅便开始四处奔波,张罗帮助这个孩子。本地书法家李克利听了她的讲述后,为这些留守孩子义写作品。在杨小梅的精心策划下,那次拍卖筹得了20万元,全部用来帮助阳阳和三原县的那些留守儿童。


此次,杨小梅要完成自己一个愿望,带阳阳去100公里外的华山监狱探望他服刑的父亲。这是杨小梅平生第一次探监。2017年初春,西安城市天气还很清冷,杨小梅凌晨6时就起床,一个人出门先坐公交,后转地铁,在地铁站坐拼车,到几十公里外的三原县。几番辗转,她终于到达三原县陵前镇。在阳阳的爷爷家接上小阳阳,前往华山监狱。


中午时分,杨小梅带着小阳阳到达了华山监狱。当阳阳的爸爸看到很久未见面的儿子时,顿时泪流满面。那一刻,杨小梅的泪水也止不住夺眶而出。这泪水里既有为了这孩子,也似乎为了她自己。


临走时,杨小梅对阳阳的父亲说:“你要好好接受改造。我现在的身体也不太好,但你家阳阳的事我绝对不会不管,只要我活着一天,我就会把阳阳当成自己的孩子,把他送进大学的校园。”听了这句话,在场的人都被感动了。


为了孤苦的孩子 她“托孤”于友人


在华语乐坛歌手陈汉的心里,他的梅姐没有惊天动地的故事,但却一直以认真的善举帮助他人,在社会上播洒自己的微光,照亮别人,给予温暖。他说,在现在这个社会,人们上当受骗太多,大多数人的内心已经麻木到不能轻易被别人编织的精彩故事所感动,但遇到杨小梅讲述所做的具体事实,他还是忍不住唏嘘,内心堡垒一下崩塌,希望加入她的公益队伍里。


也是那次,身怀癌症的杨小梅让陈汉答应她一件事,帮助她把这个公益坚持到底。阳阳已经14岁,再有几年就满18岁,她让陈汉一定要把这个孩子照顾好,帮助到孩子长大成人,将来能自食其力。陈汉当时还不知道杨小梅是癌症晚期的患者,面对类似“托孤”的交代,陈汉难以平复沉重的心情,拨动琴弦,决心为美丽的梅姐写一首歌。他写了《姐姐》这首歌,并把那首《姐姐》的歌曲唱给在病榻上的杨小梅听。


她的周围 是大爱的传递


2018年2月份,杨小梅回郑州后,在郑州大学一附院复查,发现病灶转移到肺上,她于4月2日在该医院做了切除手术,后期的靶向治疗和放化疗等,费用至少还需要30多万元。以前卖房的钱所剩不多,新的治疗费用对于平时不积攒钱财的她来说,再难以维持了。


武德平等同事好友去看望时,才知道她在治疗费用上濒临困境。此后,杨小梅身患癌症晚期并急缺治疗费用的消息,才被传了出来。歌手陈汉专门建立了募捐的微信群,一周时间筹集了5万多元,并于手术当天将捐款转给她。爱心人士徐蕾也在“水滴筹”平台组织人发起筹款,短短一周筹了近10万元。三原县政府基于她为宣传三原工作突出贡献,让社会各界组织捐款并送去慰问。她所在单位《陕西农村报》也向社会发出了倡议,号召各界人士积极募捐。知道她的故事的人,纷纷解囊相助,要帮她一起渡过劫难。


大家带着以爱汇聚的善款看望她时,杨小梅一脸羞赧,就像不小心做了错事的孩子,说:谢谢大家,是她麻烦了大家。


留给这个世界最后的祝福


在三原县融媒体中心记者郝莹的印象中,她的梅姐姐是一个非常坚强、热心的人。杨小梅在2015年6月10日的朋友圈里,记录了她们一起做公益的事情:“望着赫赫(郝莹)的背影,有些感动。优雅的她踩着高跟鞋,一趟趟地搬东西,我自嘲地对她说:‘咱们何苦来着,坐着一起喝喝茶聊聊天多好,自己给自己找罪受。’”


据郝莹记忆,当时杨小梅还开心地说:“静能喝咖啡,动能扛衣包,动静皆宜,才是全能新女性。”郝莹说:“也正是梅姐,当美丽的颜值再遇到美丽的心灵,真是所向披靡!”


此后几年,杨小梅一直坚持与病魔进行抵抗。


2023年5月20日,也是她的第52个生日,第二日是小满节气。她在日志里记录,并对这个世界说:我爱我,也爱你们,愿我的每一位亲人朋友都身体健康,平安喜乐,感恩所有遇见。晚安!


2023年11月8日,她还收到了朋友们的祝福,祝她第24个记者节快乐!她说:“我已经离开这个行业渐行渐远了。”朋友说:“做记者就像当兵,永远是战士,都会过‘八一’节。所以11月8日,的确值得纪念。”


杨小梅临终前,依然面带笑容,坦然对待这个世界。日志定格在2023年11月13日,她记述了那天的天气:“冬日无力的太阳照耀大地,儿子送的鲜花虽然凋谢,但舍不得丢,就这样让一直开着。果然,最后的那个花骨朵也开放了。那是幸福的源泉。”


“祝福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也祝福关心关爱我的亲朋好友们幸福安康,快乐久久!”这是她人生最后的留言,也是她给这个世界最后的祝福。


(感谢武德平先生及杨小梅生前好友、亲属配合采访。图片为三原融媒体中心郝莹提供,另一部分为杨小梅朋友圈资料图。)


来源:阳光报记者 季风

编辑:崔宁

阳光报
刊发阳光报原创新闻,转发其他媒体新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