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菜灵魂”新标准→在永川出台!

民生   2024-11-08 19:44   重庆  










11月8日

《地理标志产品—永川豆豉》

地方标准正式启动实施

作为全国首个半干型豆豉地方标准

全国首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

豆豉地方标准


永川区委副书记、区长常晓勇出席启动仪式。农发行重庆市分行党委书记、行长李楠,市商务委二级巡视员刘保富,市市场监管局二级巡视员张碧全,永川区委常委、区政府副区长,永川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宋文等参加。永川区副区长漆远英主持。



此次地方标准的正式实施

意味着永川豆豉将正式拥有

全国统一、明确的产品标准

永川豆豉产业高质量发展扬帆起航


西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索化夷教授现场解读《地理标志产品—永川豆豉》地方标准。


该标准是全国首个半干型豆豉地方标准,全国首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豆豉地方标准,且在全国豆豉地方标准中率先提出质量分级标准。永川豆豉地方标准首次在全国豆豉标准中开创性地设置了毛霉型、米曲霉型和风味永川豆豉三大类型,并且依据不同指标划分了产品等级,按等级规范原材料品质、市场销售价格,为保障永川豆豉品质夯实根基。其中,最为瞩目的特级毛霉型永川豆豉,其发酵周期长达九个月以上,氨基酸态氮含量更是国家标准中半干型豆豉的 2.67 倍。


启动仪式上,永川豆豉集团与15家豆豉企业签订《永川豆豉产业协同发展与地方标准践行公约》。


华工智造永川研究院与永川豆豉集团、永川豆豉公司、菽乡农业科技公司、崔婆婆食品公司、佳美调味品公司、嘉泰实业公司分别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和数字化转型升级服务协议。


农发行永川支行、永川豆豉集团、依安县仓晟粮食集团有限公司签订大豆集采战略合作协议。


永川豆豉是第二批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起源于明朝

距今已有近400年历史



以其传奇的文化底蕴、

独特的传统工艺

和滋润爽口、清香回甜、

味美化渣的卓越风味品质

被誉为“川菜之神”



目前

永川拥有豆豉生产企业15家

产量约3万吨、产值约10亿元

拥有外祖母、君意、崔婆婆、

庆美、嘉泰等品牌10余个

营销网络遍及全国各大中城市

产品远销美国、加拿大、

日本、新西兰等国家和地区



近年来

永川大力发展食品

及农产品加工产业

充分挖掘资源禀赋

有效发挥比较优势

着力育龙头、建平台、

创品牌、优生态



创新成立永川豆豉集团

助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

不断迈上新台阶

下一步

永川还将加大对

永川豆豉产业的支持力度

不断完善产业发展环境、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鼓励企业创新发展

加快推动豆豉产业

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发展



新闻多一点——永川豆豉

  据《永川县志》记载,公元1644年,永川县城北面跳石河一开小饭店的崔姓女子为躲避张献忠部队,慌乱中将蒸熟的黄豆倒于后院柴草下,迅速逃离。待半月归来,见黄灿灿的黄豆变成了黑黢黢的“毛霉豆”,崔氏不忍倒掉,便将其洗净加盐装坛,以留着荒月家人佐菜下饭。后来,崔氏将“毛霉豆”端上桌,其色泽晶莹、光滑油黑、清香散粒、化渣回甜,惹得家人争相食之。从此,“崔豆豉”传扬开来。永川豆豉正式起源,也走上了漫长的发展道路,沉淀了厚重且回味悠长的永川豆豉文化。


  永川豆豉也在无声的岁月中更替发展。永川豆豉发展的几个历史节点应该被铭记:1825年,清道光五年,永川邑绅杜鼎丰,在北门开“鼎丰号酱园厂”,正式将家居菜豆豉提升为商品。1956年,永川13家酱园厂公私合营,成立了永川县酱园厂,各厂的豆豉生产工艺、制作方法交相融合,取长补短,豆豉品质得到大幅提升。1987年,永川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全球最大的毛霉型豆豉生产基地。


  进入21世纪,永川豆豉得到快速发展:2006年,永川豆豉公司“低盐风味豆豉生产工艺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该项目获重庆市政府颁发的2006年度科技进步二等奖,被商务部命名为“中华老字号”;2008年,永川豆豉生产工艺被国务院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2010年,永川豆豉产业协会成立,第一次抱团发展,统一了商标标识、品牌使用、销售价格、对外宣传;2011年,永川豆豉成为重庆市首批被国家批准的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END

记   者:涂 燕 钟 梅 肖必胜 陈科儒 欧亚菲(实习)
编   辑:魏兰懿
主   编:王冬梅 陈科儒
监   制:康君君
总监制:余   淼
永川抖音:Cqyc49898780
报料电话:023-49898780
营销电话:023-49358943

永川融媒
新闻发布、便民信息、公益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