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的主角是一家英国国际物流公司A,正紧锣密鼓地筹备着印度至欧洲的货物运输。为了找到性价比最高的货代,A公司广撒网,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渠道发布了询价信息。
就在这时,一封来自B公司的邮件悄然降临,邮件中,B公司不仅宣称其印度至欧洲航线价格极具竞争力,更是以远低于市场价的报价吸引了A公司的目光。
更诱人的是,B公司还自称是W和J两家行业权威平台的会员,甚至以CEO的身份自居,一时间,A公司仿佛看到了降本提效的希望之光。
然而,当A公司满怀期待地与B公司确认合作,并按照要求预付运费后,一切却突然变得诡异起来。
B公司先是以各种理由拖延发货,随后便如同人间蒸发般失去了联系。留下的,只有一串虚假的物流信息和A公司无处追讨的运费。
上面提到的这起诈骗案件并非孤例,分析近期多宗案例中出现的手段,其背后其实隐藏着诈骗分子精心设计的“三板斧”:
低价诱惑 步步为营:诈骗分子深知大部分企业在年终时节对成本的敏感,因此以远低于市场的运价作为诱饵,吸引货主/货代上钩。一旦对方被低价所吸引,便容易放松警惕,落入诈骗分子的圈套。
身份伪装 混淆视听:为了增强信任度,诈骗分子会冒充知名货代平台的会员,甚至伪造高管头衔和公司信息。这些看似光鲜的“外衣”,往往让货主/货代在不知不觉中放松了戒备。
预付陷阱 一锤定音:在确认合作后,诈骗分子会以各种理由要求预付运费。一旦货主/货代支付了费用,诈骗分子便会迅速消失,留下无法挽回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