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革热防控—校园篇
]
—清积水,灭成蚊,预防登革热—
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埃及伊蚊或白纹伊蚊叮咬传播。患者可能出现高烧、头痛、眼眶痛、关节和肌肉疼痛、皮疹等症状,严重时可发展为重症登革热,危及生命。
清除孳生地
开学前后,学校要组织师生进行全面的环境清理工作,积极清理校园内及校园周边环境,清理绿化带、花坛等处的杂草和垃圾;消除积水,特别是校园内散落在各个角落里的积水容器,如废旧轮胎、塑料瓶、花盆托盘等,减少蚊子孳生环境。室内储水容器如水生植物花瓶每3-5天换水。
定期巡查
学校定期进行环境巡查,及时处理可能的孳生地,清理排水沟、下水道等处的杂物。定期请专业消杀公司灭蚊,降低蚊虫密度。
健康监测
学校与当地疾控中心建立联系,定期监测校园及周边地区的蚊虫密度和相关疫情动态;加强晨午检、因病缺勤缺课追踪登记工作,及时发现并报告可疑病例。
健康教育
通过班会、宣传栏、学校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多种渠道,以及举办专题讲座、知识竞赛等活动,普及登革热的知识,提高师生的防控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个人防护
户外活动,尽量穿浅色长袖衣裤,使用驱蚊剂,减少被蚊虫叮咬的风险。
及时就医
一旦出现可疑登革热的症状,如突然高烧、头痛、眼框痛、关节疼痛等,应立即到正规医院就诊,并告知医生可能的感染风险。
我们呼吁每一位师生积极参与到登革热的防控中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共同营造一个清洁、
绿色海南
阳光疾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