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股票市场波动带来的投资偏好变动影响,10月债券市场到期收益率先降后升。9月下旬以来多项增量政策密集出台,10月经济景气度、消费等数据出现回升,经济增长预期改善;大规模化债政策于11月8日正式落地,置换债券后续的持续、大量发行将带动市场上长期资金需求大幅增加。在上述两方面因素影响下,预计债券市场收益率将有所上升,其中长期收益率的上升将更为明显,收益率曲线整体将趋于陡峭化。
2024年10月,我国M1同比增速为-6.1%,降幅较上月收窄1.3个百分点,M2同比增速为7.5%,较上月增加0.7个百分点,M1、M2增速剪刀差略有缩窄。社会融资规模方面,10月我国新增社会融资13,958亿元,较上年同期少增4,483亿元;截至10月末存量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为7.8%,较上月末下降0.2个百分点,再度创造历史新低。增量结构方面,10月人民币贷款增加2,988亿元,同比少增1,849亿元;表外融资减少1,443亿元,同比少减1,129亿元;企业债券融资新增1,015亿元,同比少增163亿元;政府债券融资增加10,496亿元,同比少增5,412亿元。从银行信贷口径看,10月人民币贷款新增5,000亿元,同比少增2,384亿元;居民信贷方面,短期信贷增加490亿元,同比多增1,543亿元,中长期信贷增加1,100亿元,同比多增393亿元;企业信贷方面,中长期信贷新增1,700亿元,同比少增2,728亿元,短期信贷减少1,900亿元,同比多减130亿元,票据融资新增1,694亿元,同比少增1,482亿元。
10月M1、M2增速剪刀差略有收窄,但绝对值仍然较大,而央行在第三季度货币执行报告中表示在我国金融市场和金融创新迅速发展的当下,货币供应量的定义有必要动态完善,未来可能将居民活期存款及部分有支付属性的金融工具加入M1统计口径,未来口径更新后的M1、M2增速值得观察。此外,随着年初设定的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接近发行完成,新增政府债券融资开始同比少增,结合较低的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存量社融增速再度创下历史最低水平。信贷结构方面,居民短期及中长期贷款在房地产支持政策及各项促消费政策推动下略有回暖;企业短期及中长期贷款则仍表现低迷。
从货币投放来看,10月央行分别通过逆回购、MLF及发行央行票据回笼195亿元、890亿元和500亿元资金,通过国债买卖及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分别向市场投放2,000亿元和5,000亿元资金,此外财政部国库现金定存到期从市场中回笼1,600亿元资金,整体来看全市场获得3,815亿元流动性投放。资金利率走势方面,月初因逆回购到期以及9月末股票市场持续上升影响显著上升,之后逐步下行并呈平稳走势,月末受跨月影响略有上升但在买断式逆回购操作的资金投放下上升幅度不大。均值方面,10月DR007及R007均值均较上月分别下降13.66BP和2.92BP至1.6577%和1.8982%。
2024年10月,在政策密集出台及股票市场上升预期影响下,主要券种发行利率以上升为主,部分发行主体取消债券发行。
利率债方面,10月国债、地方政府债及政策银行债的加权平均发行利率分别较上月上升9.82BP、9.20BP和3.21BP至1.7209%、2.2411%和1.8456%。
同业存单方面,1月期和1年期同业存单的加权平均发行利率环比分别下降5.10BP和0.53BP至1.8634%和1.9690%,3月期、6月期同业存单的加权平均发行利率环比分别上升5.57BP和0.84BP至1.9333%和1.9882%。
信用债方面,除1年期主体AAA级短期融资券由于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发行的40亿元24国家管网CP002及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发行的50亿元24邮政CP001利率显著低于平均使得1年期主体AAA级短期融资券的加权平均发行利率较上月下降外,其余主要券种加权平均发行利率较上月均有所上升。
从各主要券种到期收益率的月内走势来看,主要券种收益率10月主要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走势。具体来看,主要券种到期收益率在股票市场快速上升行情结束后开始下行,在下旬时随着股票市场情绪再度升温再度小幅上升。收益率变化上,月末较月初相比,1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上升5.31BP,10年期国债,1年期、3年期、5年期AAA级中短期票据以及5年期、7年期AAA级企业债的到期收益率则分别下降4.52BP、15.51BP、13.98BP、7.32BP、7.45BP和4.61BP;均值方面,1年期、10年期国债,1年期、3年期、5年期AAA级中短期票据以及5年期、7年期AAA级企业债的到期收益率均值环比分别上升3.45BP、4.25BP、5.97BP、14.89BP、14.65BP、14.37BP和14.34BP。
在9月末开始密集出台的各项增量政策的支持下,经济数据中景气度、消费等数据出现回升,市场对未来经济的预期得以改善。
景气度方面,2024年10月,我国制造业PMI、非制造业PMI及综合PMI分别为50.1%、50.2%和50.8%,分别较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上升0.2个百分点和上升0.4个百分点,三项景气指数均环比上升且位于荣枯线之上,经济景气水平回升向好。
工业生产方面,10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5.3%,增速较上月小幅回落0.1个百分点;消费方面,10月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8%,较上月上升1.6个百分点,以旧换新的促消费政策效果显著,相关的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家具类、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同比增长39.2%、18.0%、7.4%、3.7%,增速比上月分别增加18.7、8.0、7.0和3.3个百分点;投资方面,1~10月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4%,增速与上月持平,分项来看,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9.3%,较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基建投资同比增长4.3%,增速较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随着专项债支出加速而开始上升;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10.3%,降幅较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仍是固定资产投资的主要拖累;出口方面,10月我国人民币计价出口增长11.2%,增速较上月上升9.6个百分点,增速回升明显。
11月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关于批准《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增加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的议案》的决议,前期财政部所提到的大规模增加债务额度支持地方化解隐性债务的方案正式落地。具体政策来看,一是2024年一次性新增6万亿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用于置换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分三年实施,每年2万亿元;二是2024年至2028年,每年从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安排8,000亿元用于化债,连续5年共计4万亿元;三是明确了2029年及以后到期的棚改隐性债务2万亿元仍按原合同偿还。
本次化债政策推出后,一是明确了目前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规模,并逐步将其显性化,有利于稳定市场信心,改善对城投企业的信用预期;二是以利率更低、周期更长的政府债券置换举债成本高、周期短的隐性债务后,在化解风险的同时也降低了地方政府的利息支出,同时债务置换后减轻了地方政府的化债压力,增加了未来地方政府对于发展经济以及保障民生的支出能力,有助于改善居民收入预期;三是随着化债的推进,地方拖欠企业账款可以得到清理,推动此前已固化的存量地方债务进入流通,打通流动性堵点,提升企业经营信心和活力,提升企业收入和盈利能力。
从对债券市场收益率的影响来看,一方面化债政策推出后将增加经济发展活力,改善市场对经济的预期,将会成为债券市场到期收益率上升的动力;另一方面,年内剩余两月将发行2万亿元置换债券,结合明年年初新一年专项债额度启动发行,长期限债券的供给短时间内将大幅增加,增加市场长期资金的需求,从而推升整个长端收益率水平,而如果没有相应的货币政策支持,对长端收益率的影响将随着流动性的变动也将逐步传导至短端,从而使得整个债券市场收益率的上行。考虑到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促进经济增长,年内或将再度降准释放资金,维持流动性的合理充裕,也将稳定短期的利率水平。整体而言,在大规模化债政策影响下,预计债券市场收益率将有所上升,其中长期收益率上升将更为明显,整体收益率曲线将呈现陡峭化的变化。
2024年10月,实体经济融资需求持续低迷,存量社融增速再创历史新低,DR007、R007均值较上月有所下行。在政策密集出台及股票市场上升预期影响下,主要券种发行利率以上升为主,部分发行主体取消债券发行;债券市场到期收益率先降后升。随着各项增量政策的持续推出,10月经济景气度、消费等经济数据均出现回升,经济预期得到明显改善,同时11月8日大规模化债政策正式落地,在政策改善经济预期以及置换债券发行带来的长期资金需求大幅增加两方面影响下,预计债券市场收益率将有所上升,其中长期收益率上升将更为明显,整体收益率曲线将趋于陡峭化。
孙田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