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TC近现代科技史组青年学术沙龙第3期

文摘   2024-03-21 08:42   安徽  

题目:以华代非:弗朗西斯·戈尔顿遗传学种族倾向的形成 (1850–1873)

时间:3月21日(星期四)19:00-21:00

地点:科大南区322会议室

报告人:朱相龙,伦敦大学学院理学硕士,剑桥大学研究生(即将入学),研究兴趣为全球视野下近现代东亚的科学、技术与医学史。


摘要:1869年,被后世称为“优生学之父”的弗朗西斯·戈尔顿(Francis Galton, 1822–1911)在其《遗传的天赋》(Hereditary Genius)中借助统计学分析了人类天赋通过遗传延续的可能性。这一假说成为四年后颇具争议的《属于华人的非洲》(Africa for the Chinese)一文的理论基础。该文建议将鼓励华人移民东非确立为英国国策,理由是比起“劣等、懒惰”的黑人,华人繁衍的后代与他们先祖同样“勤劳、热爱秩序”,更有利于开发非洲。戈尔顿的种族倾向看似是在贬低黑人,抬高华人,实则是出于英帝国殖民网络局部利益的考量,强调华人繁衍之于殖民开发的工具属性。现有关于戈尔顿的研究大多聚焦于其晚年提出的优生学(Eugenics)对于构建20世纪种族主义理论的作用,而对其中青年时期种族主义科学的关注有所欠缺。另一方面,以往对种族主义的批判时常局限于“白人”与“非白人”之间的对立,导致“白人”对不同“非白人”各异的种族倾向被忽略。通过追溯戈尔顿遗传学种族倾向的形成过程,本研究将证明,这一倾向既来自他青年时代(1850年代)在亚非地区探险活动中对世界各地移民的观察,也则深受其表兄查尔斯·达尔文(Charles Darwin, 1809–1882)代表作物种起源(The Origin of Species, 1859)的启发,还离不开维多利亚时代英国种族主义热潮的历史语境。

苏菲的脑洞
苏菲的脑洞,即智慧(Sophie)的脑洞——是用最正经的质性研究(Qualitative Research)方法,探讨生活中最不正经的事儿。愿兴趣成为你最好的老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