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看起来很固体,但实际上它们有点“液体化”——至少这是2017年一篇理论物理学论文的观点。该论文受到猫咪挤过门缝、钻入狭窄花瓶和裂缝的视频启发。如今,一位研究者更进一步,实际测试了几十只猫,看看它们在什么时候表现得更像液体,而什么时候更像固体。
9月17日,生物学家Péter Pongrácz在《iScience》上报告称,猫咪可以轻松穿过狭长的缝隙,但在面对高度不足的孔洞时会犹豫不前。这一发现表明,猫可能对自己的身体尺寸有着清晰的认知,并且可能会形成自我形象的“心理图像”。
Pongrácz来自匈牙利布达佩斯的厄尔特大学。早在2019年,他就通过实验发现狗具有自我意识,在面对狭窄的开口时会减速并犹豫。这项研究发表在《动物认知》期刊上,揭示了狗依赖对身体大小的认知做出决策。当实验结束后,Pongrácz不禁想到:“那猫呢?”
然而,猫比狗更难在实验室环境中进行测试。猫天性孤僻,在实验室环境中容易感到压力。因此,Pongrácz决定将实验室“搬到”猫的家中。
他和同事们在布达佩斯29位猫主人家中建立了一个便携式实验室。在每个家庭中,他们在门框上安装了两块大纸板:一块上有五个高度相同但宽度递减的孔洞,另一块则有五个宽度相同但高度递减的孔洞。猫主人站在纸板的一侧,猫和实验者站在另一侧。在每次实验中,猫需要从实验者一侧挤过孔洞到达主人一侧,整个过程都被录了下来。
在实验中,研究人员发现猫咪在穿过高度不同的孔洞时,22只猫在面对最矮的孔洞时犹豫不前。但当孔洞宽度变化时,只有8只猫在接近最窄的孔洞时停顿。大多数猫都能顺利穿过狭窄的缝隙,而不会表现出犹豫。研究团队将这种策略称为“试错法”:不管猫咪能否通过,它们都会尝试挤过去。
Pongrácz认为,这种在自然界中对于低矮孔洞的犹豫可能是一种自我保护策略。如果猫无法看到孔洞另一侧的情况,它们可能会避免贸然通过,以免暴露在潜在的威胁面前。而它们即便在家中安全环境中仍表现出这样的犹豫,说明猫咪在行动前可能会依赖对自己身体尺寸的认知来规划行为。
尽管测试猫咪充满挑战,Pongrácz依然乐在其中。他遇到了许多有趣的猫咪,同时也发现“最有趣的其实是人类的反应”。一些主人认为自己的猫咪非常聪明,结果猫咪在实验中表现不佳。而另一些主人认为他们的猫不够聪明,没想到几分钟后这些猫却轻松完成了任务,令主人们大吃一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