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4日,神舟十八号飞船将在完成与神舟十九号航天员的太空会师后返回地球,并将在东风着陆场着陆。
这将是该飞船执行任务近半年后返回地球的关键一刻,为了确保这次返回任务的顺利开展,东风着陆场已经全面进入战备状态,各项保障工作有条不紊地展开,力求确保航天员安全着陆、快速回收。
为此,着陆场的搜救队伍早已到位,相关工作人员从各个角度细致准备、进行反复演练。
此次神舟十八号返回地球,采用的依旧是五圈快速返回技术,这种方式是通过控制飞船在仅绕地五圈内迅速降轨返回,以缩短航天员在太空中的返程时间,减少飞行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风险。
五圈快速返回相比以往的快速返回模式更加精准和高效,不仅可以减轻航天员因失重带来的身体不适,也减少了飞船系统对太空环境的长期暴露。
为了实现这一技术,神舟十八号在返回前会进行轨道精确调整,在地面团队精密计算飞船位置、轨迹和速度后,预判其可能降落的预定区域坐标。
而地面指挥中心与飞船之间的快速实时通信则是确保这一切得以顺利实现的关键。
东风着陆场在接收指挥中心坐标指令后,将迅速根据飞船的轨迹和着陆点预估位置,赶赴降落地点,及时展开回收行动。
随着神舟飞船的发射返回技术日趋成熟,现在我国的返回舱搜救工作基本上已经能做到“零误差”,基本上算得上是指哪落哪了,位置偏离最多几公里级别!
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在几十年的发展中,完成了从无到有、从探索到成熟的蜕变,而着陆场的选择就是航天进程中不可缺失的关键一环。
那也为何我国以前都在内蒙古四子王旗着陆场迎接航天员返回,如今却换成了东风着陆场,这其中有个目的呢?
自2003年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载人飞行任务开始,四子王旗便作为神舟系列飞船的主要返回着陆场,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多次历史性任务提供了安全保障。
一直到2021年,神舟十二号任务开始,中国载人航天返回任务的着陆地点才正式从四子王旗转移到东风着陆场。
最早选择四子王旗作为神舟飞船返回地,是基于该地区地势相对平坦、植被稀少、气候较为干燥的特点。
飞船在返回地球的过程中会承受极高温度及高速着陆的冲击,需要一个宽阔、平整、无人居住的区域进行软着陆。
四子王旗的自然地理条件很符合这些要求,并为神舟系列多次返回任务提供了关键保障。
2003年到2020年间,四子王旗成功接收了神舟五号至神舟十一号的返回任务,为中国航天的重大成就打下了坚实基础。
然而,随着神舟任务的进展及返回技术的不断提升,四子王旗作为主要着陆场的一些问题逐渐暴露出来。
首先,四子王旗的气候条件相对严苛,尤其是冬季的寒冷和频繁的沙尘天气,给地面回收任务带来了相当大的不确定性。
此外,该地区交通相对不便,尤其是回收任务要求大量人员和设备在返回点附近进行部署,但地理位置偏远导致后勤保障压力巨大,资源成本较高。
鉴于这些现实问题,中国航天局开始考虑更加理想的着陆场地,最终将目标锁定在位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附近的东风着陆场。
东风着陆场地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位于戈壁沙漠,这里环境更加稳定、气候相对温和,不易受到季节性恶劣天气的影响。
更重要的是,东风着陆场距离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较近,大大提高了航天任务的响应效率。
相比四子王旗,东风着陆场具备完善的交通与基础设施条件,靠近航天发射和回收的主要科研机构及设备仓库,后勤保障效率显著提升。
同时,这一地点地势平坦、宽阔,能够提供足够的安全缓冲,减少地面回收任务的风险。
2021年6月,神舟十二号任务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标志着这一新着陆场正式投入使用,并随即成为未来神舟飞船任务的标准回收地点。
此后,神舟十三号、十四号、十五号到如今的神舟十八号等多次飞船任务的返回均在此处进行,东风着陆场以其显著的便利性、效率和安全性,已经成为保障中国航天返回降落任务的关键主着陆场。
值得注意的是,选择东风着陆场背后还蕴含着中国航天未来发展的战略布局。东风着陆场的建立与完善,强化了中国航天系统的自给性和独立性,使得载人飞船的回收工作更少受外部环境限制,具备更强的自主保障能力。
这一选择不仅降低了返回任务的气候和地理限制,还大幅减少了任务的调度时间和资源投入,在应对未来更复杂的深空探测任务时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中国在月球探测、火星探测等领域的不断进展,稳定的着陆场和强大的后勤保障显然是不可或缺的。
总体而言,从四子王旗到东风着陆场的过渡,反映出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逐步成熟与战略布局的前瞻性。这不仅是一次着陆地点的选择,更是航天技术进步、后勤保障优化和长期任务规划的体现,为未来更高难度的航天探索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