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于
《人民日报》《解放日报》
日前,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重要论述理论研讨会在上海举行。本次研讨会由中宣部、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中共上海市杨浦区委承办。研讨会设置主旨研讨和七个平行研讨,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共上海市委党校、上海社会科学院协办平行研讨。今摘登主旨研讨部分专家发言。
人民城市建设的根本保证
谢春涛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分管日常工作的副校长(副院长)
城市是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活动的中心,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们党在“进京赶考”前,毛泽东同志就号召全党把工作重心从乡村转移到城市,用极大的努力去学会管理城市和建设城市。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我国城市建设在百废待兴中恢复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城市工作,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调研时提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在人民城市理念指引下,我们党把坚持人民至上、以人民为中心贯穿到城市建设各方面全过程,绘就了一幅幅建设人民城市的美好画卷。在最新公布的全球城市指数报告中,中国城市排名显著上升,三座城市进入全球前十。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上,城市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载体,战略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加强党对城市工作的全面领导,以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和社会号召力,引领城市现代化建设行稳致远。
历史和现实充分证明,党的领导是人民城市建设的根本保证和最大优势。在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的实践中,我们党坚持站政治之高位、谋民生之福祉、拓治理之新途,不断提升领导城市工作的水平、开创人民城市建设新局面。
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把牢城市发展方向。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战略全局出发,牢牢把握人民城市的根本属性和价值追求,为我国城市发展作出顶层设计、总体规划。各地区按照党中央统一部署,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结合每个城市的经济、社会、历史、人文、生态等因素,确定发展目标和重点。如今,中国城市面貌从一段时间盛行的大拆大建、千城一面,发展为创新之城、文化古城、赛事名城、公园城市、湿地城市竞相涌现,一批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正加快形成。
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提升人民生活品质。城市的核心是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城市工作全部努力的方向。我们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城市规划立足人民实际需求,城市建设保障人民宜居宜业,城市治理坚持人民共治共享,既升腾城市万千气象,也点亮城中万家灯火,广大城市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上海的外卖小哥入住“骑手楼”,延安城区环卫工吃上免费早餐,济南人民在“10分钟生活圈”感受美好光景……不同的城市,共同的温暖。人民城市建设的目标就是要让城市真正成为美好生活的有力依托,成为人民的幸福乐园和精神家园。
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引领城市治理创新。一流的城市要有一流的治理。我们党勇于改革创新,不断破除阻碍城市治理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打破地域、领域和条块限制,推动资源向基层下沉,创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以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实现高效能治理,让城市更加宜居、更有韧性、更具智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深化城市建设、运营、治理体制改革,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推动形成超大特大城市智慧高效治理新体系”,通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上海加快推进超大城市治理现代化的生动实践,必将让世界了解中国城市现代化发展的新成就。
加强党对城市工作的领导,离不开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坚强保障。这些年来,我们党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有效发挥街道社区党组织领导作用,统筹区域资源,深化党建共建联建,以党建有力引领基层治理。广大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察民情、解民忧,把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一件件办成办好。从“进得来”到“留得住”、从“有房住”到“住得好”、从“群众跑”到“数据跑”,让人民共享城市发展成果。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听民意、聚民智,将全过程人民民主融入城市治理现代化,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群众的“金点子”转化为城市治理的“金钥匙”,构建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奉献、人人共享的城市治理共同体。日前,习近平总书记给上海市杨浦区“老杨树宣讲汇”全体同志回信,鼓励大家带动更多市民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积极参与城市建设和治理。“老杨树宣讲汇”就是基层党建汇聚引领社会力量的一个缩影。从一座城到另一座城,从省域到全国,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基层党建创新案例脱颖而出,不断拓展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治理新路径。
做好城市工作,归根结底要靠人,靠一大批懂城市、会治理的高素质干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干部培训,提高领导城市工作能力;要求把培养一批专家型的城市管理干部作为重要任务。近年来,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在培训课程中不断增加城市工作内容,打造了“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人民城市建设的上海实践”等系列课程。去年,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会同有关部门举办全国社区党组织书记和居委会主任视频培训班,对全国12万多名社区带头人进行全覆盖培训。我们将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重要论述、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人民城市建设的战略部署,持续加强干部培训、理论研究和宣传阐释,教育引导领导干部以科学态度、先进理念、专业知识去规划、建设和治理城市,为谱写人民城市建设新篇章贡献党校力量。
▼上下滑动查看全部
城市工作重要论述的丰富内涵和理论贡献
曲青山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院长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重要论述是内涵丰富、系统完整、逻辑严密的科学理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把握城市发展大势,洞察城市发展规律,围绕城市工作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谱写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城市篇”,为做好新时代城市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坚持和加强党对城市工作的全面领导。强调城市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举足轻重,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强化各级党委领导责任,提高领导城市工作能力,促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强调要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的城市工作格局,加快培养一批懂城市、会管理的干部,用科学态度、先进理念、专业知识去规划、建设、管理城市。这些重要论述,明确了新时代城市工作的根本保证。
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强调城市的核心是人,关键是十二个字: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安居乐业。要全面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坚持广大人民群众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的主体地位,把全过程人民民主融入城市治理现代化,真正实现城市共治共管、共建共享;强调城市建设必须把让人民宜居安居放在首位,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为人民群众提供精细的城市管理和良好的公共服务,让人民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这些重要论述,明确了做好新时代城市工作的根本立场。
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在城市发展结构上,强调统筹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提高城市工作全局性;在城市发展环节上,强调统筹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提高城市工作的系统性;在城市发展动力上,强调统筹改革、科技、文化三大动力,提高城市发展持续性;在城市发展布局上,强调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提高城市发展的宜居性;在城市发展主体上,强调统筹政府、社会、市民三大主体,提高各方推动城市发展的积极性。这些重要论述,明确了新时代城市工作的基本思路。
总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重要论述,贯穿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体现新发展理念,具有鲜明的人民性、实践性、时代性、创造性,深刻回答了城市建设发展依靠谁、为了谁的根本问题,以及建设什么样的城市、怎样建设城市的重大命题,对于我们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开创人民城市建设新局面,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重要论述,系统总结党领导城市工作的历史经验和新鲜经验,以一系列富有时代气息和民族特色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城市思想在新时代中国的创新发展,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城市思想作出了重大原创性、历史性、世界性贡献。
讲原创性贡献,就在于这一重要论述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讲了许多经典作家没有讲过的新话。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深入考察工业革命与城市建设关系的基础上,从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高度对工业城市的基本问题进行了深刻阐述,但他们没有也不可能为当今时代城市建设和治理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提供现成答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重要论述,立足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是在新时代新征程把握城市工作新形势、解决城市建设新问题、应对城市发展新挑战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城市历史、城市地位、城乡关系、城市未来等的思想理论。
讲历史性贡献,就在于这一重要论述坚持“两个结合”,实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城市建设思想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我国五千多年的悠久文明,城市是一个主要载体,我国古代城市建设蕴藏着极为丰富且极具智慧的思想观念、理论原则、技术方法,至今仍具有重要借鉴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重要论述,充分吸收我国古代城市建设思想中天人合一、万物并育、道法自然、中和泰和等养分精华,突出强调“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高度重视城市历史文化保护,在历史和现实的结合、文化和价值的统一中延续城市文脉、涵养城市精神,厚植了我国城市建设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
讲世界性贡献,就在于这一重要论述洞悉人类城市文明进程,为全球城市建设和管理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西方主导的“资本至上”城市发展道路已经被证明是一条走不通的死胡同,交通拥堵、环境污染、“摊大饼”式发展、城市贫民窟等“大城市病”成为世界性难题。时至今日,现代化城市建设仍处在向何处去的十字路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市发展规律,汲取各国城市化进程经验教训,立足时代发展前沿,回应各国人民普遍关切,为共谋全球城市繁荣发展指明了方向。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战略部署,其中就包括深化城市建设、运营、治理体制改革,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等重大部署。作为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上海有责任也有能力在加强人民城市建设、提高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上走在前、作表率。期待上海朝着加快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奋勇迈进,在城市建设与治理领域探索形成更多可借鉴、可推广的经验。
▼上下滑动查看全部
牢固树立和践行人民城市理念
倪 虹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对我们做好新时代城市工作、对我国城市建设和城市发展,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我们要牢固树立和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奋力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
一、人民城市理念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城市工作中的集中体现
人民城市理念立意高远、思想深邃、内涵丰富,深刻回答了城市建设发展为了谁、依靠谁的根本问题,充分彰显了习近平总书记深厚的人民情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和根本宗旨,为做好新时代城市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人民城市理念,坚持加强和改善党对城市工作的领导,明确了人民城市建设的根本保证;坚持把人民宜居安居放在首位,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明确了人民城市建设的价值取向;坚持走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明确了人民城市建设的目标任务;坚持“一个尊重、五个统筹”,使政府有形之手、市场无形之手、市民勤劳之手同向发力,明确了人民城市建设的思路方法;坚持把生态和安全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统筹历史文化保护、利用、传承,明确了人民城市建设的底线要求和文化根基。
人民城市理念根植历史、立足现实、面向未来,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新时代城市建设实践中凝练形成、体现时代精神的价值理念,必将引领我国建设更加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
二、人民城市理念指引新时代城市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人民城市理念科学指引下,我国城市发展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极大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城镇居民住房条件显著改善。完善住房市场和保障体系,促进全体人民住有所居。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超过40平方米。建成世界上最大的住房保障体系,累计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棚改安置住房6700多万套,1.6亿多群众喜圆安居梦。
城镇人居环境更加优美。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动城市建设绿色低碳转型。累计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26.9万个、惠及1.2亿多居民,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近16平方米,城市越来越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
城市综合承载能力稳步提升。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化建设。城市道路长度达到56.4万公里,城市轨道交通建成总长度超过1万公里,供水、燃气普及率及污水处理率均超过98%,城市更健康、更安全、更宜居。
城市历史文脉赓续传承。建立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142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312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1200余片历史文化街区、6万多处历史建筑,构成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综合、最完整、最系统的载体,让城市留住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
城市治理体系不断完善。构建部、省、市、县四级城市管理组织架构和“一委一办一平台”工作体系,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奉献、人人共享的城市治理格局逐步形成。
上海市作为人民城市理念的首倡地,努力打造宜业、宜居、宜乐、宜游城市环境,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加幸福的美好生活,树立了深入贯彻人民城市理念的实践标杆。
新时代我国城市发展的巨大成就,充分展现和证明了人民城市理念的科学性,彰显了人民城市理念的强大真理力量和磅礴实践伟力。
三、奋力谱写践行人民城市理念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当前,我国城市发展已经进入城市更新的重要时期,由大规模增量建设转向存量提质改造和增量结构调整并重,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我们要牢固树立和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尊重科学、尊重规律、尊重实际,以专业态度、敬业精神,系统推进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四好”建设,共建和谐美丽城市,共创幸福美好生活。
下功夫建造“好房子”。牢牢抓住安居这个人民幸福的基点,建设绿色、低碳、智能、安全的“好房子”,健全房屋使用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制度,既要把新房子建成“好房子”,又要想方设法把老房子改造成为“好房子”,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更好居住条件的期待。
下功夫打造“好小区”。紧盯人民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问题,抓好“楼道革命”“环境革命”“管理革命”,下大力气解决好加装电梯、停车、充电等难题,推进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为人民群众创造高品质生活空间。
下功夫营造“好社区”。聚焦为民、便民、安民,以群众关切的“一老一小”设施建设为重点,建设完整社区,让社区成为居民最放心、最安心的幸福生活港湾。
下功夫建设“好城区”。加强城市设计引导,建立可持续的城市更新模式,夯实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法治基础,推进城市地下管网改造、城市排水防涝能力提升、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在人民城市建设实践中,我们深深感到,人民城市理念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是代表时代潮流方向、具有全球价值的理念。我们将以世界城市日、全球可持续发展城市奖(上海奖)等平台为重要载体,广泛传播和诠释人民城市理念,以城市发展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推动全球城市可持续发展。
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重要论述精神,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踔厉奋发,真抓实干,奋力谱写我国城市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让人民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更安心、更舒心、更美好。
▼上下滑动查看全部
扎实推进高质量城市建设
隆国强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工业革命以来,城市在国家经济社会体系中的地位持续提升,已经成为推动国家繁荣发展的重要力量。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城市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的作用举足轻重,推动高质量发展必然要求建设高质量城市。
一、准确把握高质量城市建设的丰富内涵
全面践行人民城市理念。高质量城市建设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把提升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为城市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着力建设宜居城市,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为市民提供优美的环境;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优化公共服务,为市民提供优质便利的服务;重视文化建设,加强社会治理创新,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同时,要推动产业升级,优化产业布局,加强产城融合发展,为居民创造更多高质量就业机会,建设既宜居又宜业的现代化城市。
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创新引领,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牢牢把握绿色低碳转型蕴含的新机遇,发展绿色产业,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城市,不断美化环境。提高城市治理水平,增强城市安全性。坚持开放发展,吸引全球优质生产要素汇聚,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优化城市布局,建设大中小城市共同发展的城市群,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加强公共服务均等化、便利化,缩小城乡、区域差距,让全体人民共享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成果。
充分体现时代性。当今世界各国城市大多是工业化时代的产物,规模经济、聚集效应是决定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推动城市发展一直随着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而不断调整。当前,经济全球化、智能化、绿色化、市场化的时代浪潮,对我国高质量城市建设产生深远影响。例如,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深刻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对城市商业中心、商业办公地产等的影响持续显现。随着信息化、绿色化进一步深化,未来的城市产业结构、能源体系、交通物流体系、空间结构以及城市治理等都将发生重大调整,必须进行前瞻性谋划。因此,高质量城市建设要充分体现时代性,贯通历史、现实和未来,实现文脉传承、智能高效、绿色低碳、经济繁荣、宜居宜业、安全和谐、特色鲜明。
二、着力抓好高质量城市建设的重点工作
推进高质量城市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内容丰富,各项工作相互关联,只有分清轻重缓急,抓住关键,才能达到纲举目张的效果。
深入研究城市发展规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尊重城市发展规律”。要加强对城市发展规律的研究,特别是要前瞻性研究信息化时代城市发展规律,把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与中国不同城市的具体情况结合起来,为科学谋划和推进高质量城市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在此基础上,做好城市发展战略和总体规划修订工作。
积极创新城市发展模式。过去一个时期,在快速城镇化的时代背景下,我国一些城市的发展方式难以持续。推进高质量城市建设,必须坚持改革创新,积极研究探索城市发展新模式,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统筹生产、生活、生态,协调推进城市扩容与旧城区改造,提高基础设施和建筑质量,推广“节地城市”,推进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城市是先进生产力的主要载体,是促进国家经济繁荣、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基地。产业结构不断升级是推动经济持续增长、推进高质量城市建设的必要条件。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必须把握信息化、绿色化战略机遇,大力推进开放创新,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城市产业结构持续升级。
三、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高质量城市建设
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高质量城市建设的必由之路。必须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协调推进“引进来”与“走出去”,推动贸易与投资相互促进、发展与安全相互支撑,以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高质量城市建设。
稳步推进制度型开放,打造一流国际营商环境。充分发挥自由贸易试验区等开放平台的引领作用,对标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率先推进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积极探索数据跨境高效安全有序流动管理机制,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着力吸引技术先进型企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研发中心和专业服务机构,大力吸引国际人才。深化对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健全对外投资管理服务体系,增强海外利益维护能力,培育本国跨国公司,充分利用境外资源与市场,打造国际化经营企业总部基地城市。
不断增强产业国际竞争力,夯实贸易强国基础。城市是贸易强国建设的主要依托。要把握贸易数字化、绿色化发展的新机遇,大力发展数字贸易、绿色贸易,积极探索国际贸易新业态新模式。深入开展服务业扩大开放城市综合试点,以开放促进服务业国际竞争力提升,创新发展服务贸易。
扩大国际人文交流,建设国际交流交往中心城市。搭建中外文明交流对话平台,促进不同文明互学互鉴,是推进高质量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要进一步扩大免签证国家范围,增强对国际游客的吸引力,打造国际旅游中心城市。大力开展国际演出、国际展览、体育赛事等各类文化体育活动,打造国际文化交流中心。扩大教育开放,提高对国外留学生吸引力。促进民心相通,服务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打造“一带一路”枢纽城市。
▼上下滑动查看全部
为人民创造更加幸福的美好生活
冯仕政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2023年末,我国城镇化率已经达到66.16%,超过9.3亿人生活在城镇。城市成为人民群众朝夕相处、营造美好生活最切近的场所和场景。城市让人民群众生活更美好,就要更加精准地锚定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高质量推进人民城市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重要论述,为城市工作面向新阶段、开创新格局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城市工作必须始终坚持“人民中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城市是人民的城市”,城市工作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快速城镇化、城市大发展的过程。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记人民城市理念,才能在高速前进中把稳方向、保持定力,不走错路、少走弯路。不能“见物不见人”。要看见人民,首先要看见人;要以人民为中心,首先要以人为本。“城市的核心是人”,不能片面追求物质设施的高大、宽敞、气派,甚至求新、求异、求洋,只考虑物的尺度而忽略人的尺度,只见物理而不重人理。“把让群众生活更舒适这一理念融入城市规划建设的血脉里、体现在每一个细节中”,决不能城市越建越大、越建越漂亮,群众生活却越来越不方便。不能“见总不见分”。“人民”并不是一个均质的、同一的总体,内部也分成不同阶层、多种群体。不同阶层和群体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但从同一个城市发展过程中受益的程度、进度和方式是不同的,因此城市工作既要算大账、总账、平均账,还要算小账、分账、明细账。城市工作一定要坚持包容性发展的理念,保证所有阶层和群体在城市发展中“不掉队”。不能“见城不见农”。以第一产业为中心的农村和以第二、第三产业为中心的城市,无论在物质层面还是社会层面都是密不可分的,城市发展必须与乡村振兴携手并进,城市工作必须与农村工作并举,城市繁荣不能以农业萎缩、乡村凋敝为代价。农民、市民是一个风雨同舟的命运共同体。
城市工作必须始终围绕“人民生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城市为人民”,“城市建设必须把让人民宜居安居放在首位”。也就是说,城市工作必须始终围绕“人民生活”,把为人民创造更加幸福的美好生活作为首要任务。要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物的关系,以及这三大关系之间的关系,统筹生产、生活与生态,着力促进三者的良性循环。离开生态讲生产、离开生产讲生活,或者反过来,离开生活讲生产、离开生产讲生态,都是不切实际的。要善于以良好的物理空间营造良好的社会空间。有生活就有交往,有交往才有生活。随着全面小康目标的实现,丰富、活跃、健康、和谐的社会交往越来越成为提升生活品质的必要条件和美好生活的内在需求。城市布局和空间格局影响着人们活动和交往的空间及轨迹,必须有利于人的联结和团结,有利于人的交游和交流。要尊重城市的社会肌理。社会肌理是市民安排和安放自己生活的小环境、小生态,深刻地影响着大家的生活体验和品质。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决不能大拆大建,以致把人变成缺乏历史记忆的“孤儿”和缺乏社会联系的“孤岛”。要加强城市的社会融合。城市是一个人口规模巨大同时内部结构非常复杂的社会,彼此相交不深却又高度相互依赖,社会矛盾触点多、燃点低,社会融合是个大问题。城市工作要善于从群众的身边和日常入手畅通微循环,从社会的大局和团结着眼打通大循环,让群众生活和办事更方便一些、表达诉求的渠道更畅通一些、感觉更平安更幸福一些。
城市工作必须始终践行“人民民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广大人民群众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的主体地位”。这就要求城市工作必须充分尊重民意、凝聚民心、集中民智,扎实贯彻全过程人民民主。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现代城市的基本特征是人口的高度流动性、交往的高度即时性和生活的高度公共性。城市工作的重大挑战之一,是在一个主要由陌生人构成的环境中,怎样把人与人之间自发的“萍水相逢”般的联结变成自觉的“唇齿相依”般的团结。这就需要一个能够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政治力量。在当今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有这个格局和能力把群众组织起来,实现活跃有序的动态平衡。全面加强基层社会治理。基层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组织群众的最前线。要坚持党建引领,通过基层党组织把党中央擘画的城市蓝图落到社会基层、落到生活日常、落到群众身边,做到可及、有感、管用。要主动、积极地吸纳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让群众在实实在在的参与过程中培养兴趣、增强本领、贡献力量,切实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准确把握群众需求的时代特征和变化。当前,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其中有很多需求在过去并不是紧迫的问题,现在人民群众要求提高了,我们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和工作水平也要相应提高。随着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人口规模会更大、结构会更复杂,对因此导致的群众需求的变化,一定要及时、科学地把握。
城市让人民群众生活更美好,提高城市工作水平是关键。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重要论述,扎实做好城市工作,让城市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上下滑动查看全部
以数智规划践行人民城市理念
吴志强
中国工程院院士、
同济大学教授
在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的背景下,我们正面临城市治理的新挑战和新机遇。如何通过精细化、数智化的手段,实现更高效的城市治理,从而真正践行人民城市理念,是我们这一代城市规划者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结合近年来的具体实践,从三个方面阐述如何通过数智技术提升城市治理效能,更好推动践行人民城市理念。
一、精准聚焦个体需求,以数智技术提升城市服务精细化水平
践行人民城市理念要求我们从宏观战略转向微观实践,真正关注每一位市民的个体需求。现代城市规划若仍停留在粗放式的发展模式,只依赖传统的宏观数据进行决策,就会忽视市民的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我们能够从微观层面理解市民的真实诉求,从而更精准地提升城市服务水平。传统的城市规划通常借助静态的统计数据分析来制定政策,但这些方法往往忽略了市民的动态需求和情感反馈。通过对市民的深度调研,不仅要记录他们的意见,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多维度的数据整合和AI分析,真正理解他们的生活需求。通过传感器、社交媒体数据和社区反馈,我们能够细致入微地了解居民在居住环境、公共交通、医疗教育等方面的需求。从这个意义上说,规划不仅仅是物理空间的构建,更是对市民生活方式的精细化优化。
进一步讲,城市规划不应仅是自上而下的设计,更应成为市民与政府、技术之间的协同互动过程。通过数智技术,我们将“市民”从抽象的统计数据转化为真实的、有温度的个体,使规划更加精准有效。实践表明,只有当城市规划充分考虑市民个体需求时,才能提升城市的包容性和宜居性,使公共空间更具人性化、更适应市民需求。这不仅仅是技术上的进步,更是城市治理理念的转型。以大数据为基础,我们可以在规划阶段预见问题,在实施阶段进行动态调整。未来,随着数智技术的不断发展,城市将不再只是钢筋水泥的堆砌,而是一个与市民情感共鸣的有机体。
二、动态识别时段需求,以智能技术助力城市空间高效利用
人们对城市空间的使用是动态的,同一空间在不同时段承载着不同的功能和人群活动。因此,城市治理不仅需要在空间布局上做到科学合理,更要通过智能化手段,实现城市空间的动态优化,以应对不同时段多样化的需求。以往的城市规划往往采用静态的功能划分,忽略了空间在不同时段的多样化使用方式。通过智能感知设备和AI技术,我们可以了解城市空间在不同时段的使用情况,从而进行更有针对性的设计。以黄浦江沿岸为例,早晨时段的滨江空间主要被老年人用于晨练,中午吸引了大量的上班族休憩,夜晚则成为年轻人聚会的首选场所。因此,通过智能化设计,增加不同时段适配的设施,如互动灯光、夜间艺术装置以及全天候的智能照明系统,可以有效提升市民的生活体验。通过智能化的时空调度,我们能够提高同一空间在不同时段的利用率,从而提升城市空间的整体效能。例如,在节假日期间,市中心商业区的客流量激增,城市调节系统会自动调配交通和安保资源,同时优化购物中心的开放时段,以提升服务水平。这种基于时空数据的动态调整,不仅提高了空间的使用效率,还增加了市民的参与感和满意度。
三、顺应时代演进,以长周期视角引导城市可持续发展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不断发展的,不仅要求对日常生活进行即时优化,更要求城市在长周期内保持与时代的同步发展。城市治理应当具备前瞻性,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社会变迁和代际变化。通过将数智化手段与长周期规划相结合,我们能够更好应对城市发展的不确定性,同时不断提升市民的生活质量。
比如,面对一些城市中心城区商业活力下降的问题,通过RAR虚实结合增强现实技术可以为城市活力再造赋能。
又如,通过元宇宙技术与传统街区的融合、虚拟场景与实体店面的互动,将历史街区打造成虚实交织的商业体验空间,不仅能吸引大量游客和市民,激发商业活力,还能为弘扬传统文化注入新动能。
再如,上海临港的“幻元宇宙”项目,将数字IP与中国传统吉祥物相结合,打造了一个吸引年轻创意人才的开放式创新展示平台,不仅成为设计师和艺术家汇聚的创意空间,更成为城市创新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助力上海向国际化创新之都迈进。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不仅是一个美好的愿景,也是我们在城市治理中需要践行的理念。通过对大数据、人工智能、虚实结合技术的深度应用,我们可以更加精细、精准地识别和回应市民的实际需求,为人民打造更具包容性、更有温度的智慧城市。未来,我们将继续探索数智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为人民创造更加美好的城市生活。
▼上下滑动查看全部
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
王 军
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城市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一张金名片,要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精神,传承历史文脉,处理好城市改造开发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关系,切实做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指明了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城市的历史遗迹、文化古迹、人文底蕴,是城市生命的一部分。文化底蕴毁掉了,城市建得再新再好,也是缺乏生命力的,阐明了保护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对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提出了明确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老城区改造提升同保护历史遗迹、保存历史文脉统一起来,既要改善人居环境,又要保护历史文化底蕴,让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融为一体,强调让大家住在胡同里也能过上现代生活,阐明了人是文化的载体,只有留下乡亲、记住乡愁,才能做到文化的传承,要以人民为中心、以居民为主体进行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历史文化街区进行修复要更多采用微改造这种“绣花”功夫,这就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辩证施策,不能“一刀切”、大拆大建。
中国拥有伟大的城市营造传统。中华大地上的古代聚落、城址,生生不息的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见证了万年以来人类在东亚地区文化与文明不间断的发展,这一文脉从未间断,为人类历史仅见。身为中国人,我们有为子孙后代、为人类保全并传承这一文脉的历史责任。对待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对待历史文化街区,我们是立足于保还是拆,最能显示我们对待祖国文化的态度。我们必须尽最大努力,真正做到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
第一,形成“更好的服务、更好的保护、更好的价值、更好的财政”的良性循环。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城市的决策者执迷于“危旧房改造”,成片拆除老城,激化保护与发展的矛盾,想方设法通过拆老城要政绩、要财政、要经济总量,不惜自毁文脉。我们看到,在老城之上建新城,不但对城市历史文化遗产造成巨大破坏,还使城市的功能过于集中,形成“摊大饼”蔓延发展模式,造成职住失衡、交通拥堵等严重的城市功能障碍。当前中国城市治理存在一个基本矛盾,即城市提供的公共服务(包括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所推升的不动产价值不能通过税收正常返还财政。应该通过深化改革,建立公共服务、遗产保护、不动产增值、财政增收的可持续模式,实现涨价归公,改变以拆迁售地回收土地增值的不可持续模式,转变政府职能,实现积极的保护,提高城市治理的现代化水平。
第二,推行整体保护,真正做到应保尽保。当前对历史文化名城与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实行的是申报制,无法做到应保尽保。按照相关条例规定,申报历史文化名城有两片历史文化街区即可,这导致保护线划到了哪里,拆除线也就划到了哪里。被申报认定为名城的,历史文化街区之外的老城区成为被拆除的对象;未被申报认定为名城的,老城区更是被无保留地拆除。目前国内城市留存的老城区已经不多了,必须坚决制止对老城的继续拆除,必须严格落实老城不能再拆要求,不能再搞片内留存、片外拆除的分片保护。应该推行整体保护,将尚未被拆除的老城区纳入整体保护的范围,将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申报制改变为普查制,变被动保护为主动保护。
第三,构建更为科学的老城保护或更新模式。一些城市推行所谓的老城保护或更新,采用的是房地产开发模式,大规模外迁居民,破坏城市社会与文化结构,拆真建假,打着保护的旗号大拆大建。众所周知,房地产开发须先进行土地一级开发,即拆除房屋、外迁居民、平整土地、铺设基础设施,再以“招、拍、挂”的方式出让土地。以这样的方式推行所谓的“保护”,势必大规模拆除房屋、外迁居民,盖出的仿古建筑是徒具表演性的虚假景观,这不是保护遗产而是破坏遗产。必须坚决制止拆真建假,城市更新不能再搞大规模的危旧房改造,不能再以房地产开发模式推行所谓的老城保护或更新。
第四,探索活态遗产保护的有效路径。以“微改造”的方法对历史文化街区进行修复,在一些城市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亟须大力推广实践。应该看到,当前老城区存在的房屋质量问题是长期历史欠账造成的,由于产权不清、责任不明、保障不力,对待老城只是一个“拆”字,以致老城区的房屋虽然位于黄金宝地,却是无人敢买或能买、无人敢修或能修,长期“窒息”失养,不能通过正常的市场流通获得保育。对此,应该对症下药,修复“统规自建、流水不腐”的城市生长机制,积极探索实践,明确产权与责任,加大保障力度,解决历史遗留的住房问题,激活存量房屋交易,制定修缮导则,鼓励产权人按照保护规划进行房屋修缮,实现可持续的保护,以居民为主体,焕发历史文化街区的生命力。
▼上下滑动查看全部
推进城市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
李友梅
中国社会学会原会长、
上海大学教授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城市建设“为了谁、依靠谁”“建设什么样的城市,怎样建设城市”等重大问题。我们要以强烈的使命感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构建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奉献、人人共享的城市治理共同体。“城市治理共同体”的概念具有丰富内涵,其核心是不断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变为现实,不断推进城市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迈向新阶段。
一、以人民为中心的城市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
立足新发展阶段,我们需要在新高度上推进城市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从内涵上看,城市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参与到城市社会生活的不同主体能够基于共享价值,在崇尚尽责和奉献的持续交往中相互信任,并生发出社会治理的共同体意识。城市社会治理共同体的良性运行,有助于提升城市社会的凝聚力,使城市社会系统在物质技术领域加速变革、社会环境复杂多变等形势下,既保持内部协调稳定,又能使自身在顺应环境需要中实现迭代发展。
中国城市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坚持以人民性为价值基点,极大促进了整个社会的凝聚和团结。与西方基于个体主义公共性,以资本力量为主导、利益群体分化竞争为推动力的城市社会建设不同,中国城市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在坚持人民主体性实践中回归了城市的共同体本质,在以党建引领协调多方关系中促成了基于社会团结的公共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城市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来自人民,为了人民,也为人民共享,与民生和民心广泛联系。
二、城市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的上海实践经验
2019年至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来上海考察城市治理工作,先后提出了人民城市、全过程人民民主和“四个人人”的城市治理共同体等理念。
上海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结合本地实际,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城市建设和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全过程人民民主融入城市建设和治理各个环节。例如,上海在基层治理实践中健全完善了党建引领下的居委会、业委会、物业企业协调运行机制。基层社区党组织在实践中提高了推进“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有机互动的能力,在顺应广大市民新期待、引导社区共建共治共享的工作中提升了人民群众自我协调和自我服务的能力。可以说,正是在党建引领下,上海的基层社区治理内化了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并由此积累了大量鲜活的经验,赋予新时代“枫桥经验”新的内涵。
城市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的重要功能在于及时感知社区居民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上海在布局“15分钟生活圈”便利生活服务的过程中,广泛听取市民群众、专家学者、企业家的想法和建议,了解各方需求和诉求,尽可能为各社会群体提供多样化的服务,以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完善社区规划,更加合理地安排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努力创造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良好环境,实现了从“金点子”到“金果子”的跨越,凝聚起社会治理创新的广泛共识。这是上海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统筹协调多主体间关系的一个突出的实践经验。
上海的实践表明,只有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把“为人民”和“人民建”有机统一起来,以改革创新破解瓶颈难题,探索在各种新条件、新挑战下构建城市社会治理共同体的有效路径,城市发展才能充分体现人民城市的价值本位。
三、面向未来的城市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
当前,新一轮数字技术革命正在快速深刻地改变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传播方式,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城市生活,继而对城市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提出全新的要求。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对社会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当前我国社会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尤其是新兴领域迅速发展,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大量涌现,新就业群体规模持续扩大,社会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必须展现新担当新作为。如何将新兴领域中的人群纳入城市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的视野,这是一个时代的大课题。
数字社会的资源分配机制、社会分层结构、社会互动逻辑与以往各个时代都不相同,互联网、大数据、量子计算、人工智能等基础技术深度交融,依循多样的场景需求,在基层生成功能各异、形态多元、结构多样的社会自组织。在移动互联网技术普及的数字社会,世界的构成基础不再只是社会阶级、社会群体等相对稳定的“板块”,还有旨趣独特、紧密关联、瞬息万变的个体“流沙”,基层社会日益呈现出难以察觉的“离散碎片化”特征。此时,人们开展合作或集体行动的逻辑也发生了变化。有研究指出,这些虚实相交的趣缘群体成为数字社会的共同体,并逐渐成为具有其相应公共性的新“社会细胞”。对这些基层社会的新变化和新趋势,我们要有敏锐的意识。
总之,建设城市社会治理共同体是持续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丰富和拓展城市文明的重要路径,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有效构建城市社会治理共同体的根本原则。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城市社会治理共同体的构建还将遇到许多新挑战。我们要锐意改革,积极创新,努力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治理现代化道路。
▼上下滑动查看全部
往期推荐
编辑 | 嘉言宣轶
审核 | 风清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