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怀贤先生
郑怀贤先生于1981年10月去世后,先后有周德潜和邹德发、刘太福、傅尚勋等一些当年郑怀贤先生的学生根据他们日常的零星记录与回忆撰写了郑怀贤先生的生平简历。虽然大体内容基本雷同,但在一些具体细节上既有相互补充之处,也有相互矛盾之处。因为他们都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后从学于郑怀贤先生的学生,而郑怀贤先生在武术方面的事功主要是在1949年以前。因此,对他们的撰写的郑怀贤先生的生平作一考述还是有必要的。
郑怀贤先生去世后,在他的学生所写的他的生平事迹的文章中有代表性的有两篇,一篇是周德潜撰写的“郑怀贤老师谈身世”发表在《中华武术》杂志1986年第8期(以下简称“周文”),另一篇是邹德发、刘太福、傅尚勋等撰写的“郑怀贤”刊登在《四川地方志》1989年第4期(以下简称“邹文”)。
下面笔者根据多年来对郑怀贤先生相关史料的收集以及结合郑怀贤先生的盟弟周剑南先生的介绍对这两文中一些重要叙事作一考述。
《力与美》第36期“高才脱略名与利 日望昔君抱剑至”
1989年《四川地方志》第4期
1986年第8期《中华武术》
1、关于郑怀贤先生的生年
“周文”称:郑怀贤先生生于1898年9月15日,而“邹文”称:郑怀贤先生生于1897年9月15日,两者整整相差一年。
哪一个正确呢?
根据周剑南先生讲,郑怀贤先生属鸡,那么郑怀贤先生应该是生于1897年。理由是周剑南先生与郑怀贤先生是换帖的盟兄弟,而帖子上一般都要写上自己的生辰。这个一般是不会错的。所以在这点上“邹文”的记载更可靠。
2、关于郑怀贤早年的学拳经历
关于郑怀贤先生跟李二庆练叉,“周文”与“邹文”是统一的。
关于郑怀贤先生早年练习戳脚。
“周文”中提到郑怀贤幼年时练戳脚,而“邹文”没有提及。郑怀贤先生早年练过戳脚翻子一事,不仅周剑南先生提到过,孙剑云老师也提到过。所以,在这点上“周文”的记载可以补充“邹文”的记述。
3、关于郑怀贤拜师孙禄堂的时间和过程
“周文”说郑怀贤先生20岁时来北京拜在孙禄堂先生门下,按照“周文”中对郑怀贤先生的生年推算,大约是1918年。
而“邹文”中则明确为:“到1919年4月方由李而青介绍去北京跟孙禄堂(人称赛“活猴“)半工半学,一面帮工(月薪20元),一面学习形意拳、太极拳和骨科医术,历时9年。”
根据孙剑云老师讲述:“郑怀贤找先父学拳,那时先父在总统府任职,没有太多时间教他,就让他先站三体式,每天就练这个,打基础。又因为他练过戳脚翻子,就把他介绍给一个教翻子拳的人那里继续深造戳脚翻子。平时让他学着配制一些治疗内外伤的药。每月给工钱。郑怀贤那时无依无靠,先父让他一边练拳,一边学些能养活自己的本事。”
孙剑云老师讲的与“邹文”中的内容基本是一致的。
所以,孙剑云老师的说法和“邹文”的说法与“周文”中讲郑怀贤25岁时转投魏金三学翻子拳是有出入的。
此外,“邹文”讲:郑怀贤先生跟孙禄堂先生学艺历时9年,“在此期间,还向‘铁臂猴子’魏金三学习拳技,如形意拳中安身炮、九连环等套路。”
而“周文”讲:“我(指郑怀贤,笔者注)跟孙老师学艺四年,形意拳、八卦拳、太极拳都打下了很坚实的基础,孙老师不仅武艺高超,而且人品高尚。在他的指点教育下,我武功大进,也学到了为人厚道、仗义疏财、以德为重的好风尚。孙老师是我终身难忘的严师、良师。”
由上知,“邹文”讲:郑怀贤先生跟孙禄堂先生学艺历时9年。而“周文”讲:郑怀贤先生跟孙禄堂先生学艺是4年。那么,郑怀贤先生跟孙禄堂先生学艺究竟是9年还是4年?
笔者认为将“邹文”、“周文”两文的讲述结合孙剑云老师的介绍,可以勾勒出郑怀贤先生跟从孙禄堂先生学艺的实际过程和时间。
根据“邹文”记载,郑怀贤先生是1919年4月来北京拜在孙禄堂先生门下的。这个时间记载的很具体,笔者认为这个时间很可能是依据当年的拜师帖,因此比“周文”笼统的讲郑怀贤先生20岁拜师孙禄堂先生更可靠。
而1919年到1922年,孙禄堂先生一直在总统府任职,因此这三年没有充分的时间教授郑怀贤先生武艺,所以那时孙禄堂先生教授郑怀贤先生的功夫主要就是让郑怀贤先站三体式打基础,因为孙门本来也有练拳先站三年三体式的规矩。在这期间郑怀贤先生除了站三体式外,就是向孙禄堂先生和魏金三先生学习正骨医术,并当帮手,并通过孙禄堂先生的介绍跟魏金三深造戳脚翻子。直到1922年孙禄堂从总统府退休,郑怀贤先生才进一步向孙禄堂先生继续学习形意拳、八卦拳、太极拳等,一共学了4年。这时差不多就到了1925年。
据“周文”记载:“27岁时,我(即郑怀贤,笔者注)去南京找孙禄堂老师。经孙老师介绍,去上海养正小学任教师,教武术(体育课)。”
郑怀贤先生27岁时,正是1925年。
但是1925年孙禄堂先生在北京并不在南京。因此“周文”这个记载有误。
1925年,孙禄堂先生为了让郑怀贤先生走出师门自立,介绍郑怀贤先生去上海养正小学任教。当时孙禄堂先生的儿子孙存周先生、弟子陈微明先生、萧格清先生等都在上海,所以介绍郑怀贤先生去上海,那里有师兄弟们给予帮衬。郑怀贤先生去上海后,孙存周先生代父授艺,教授郑怀贤先生武艺,直到1928年初,孙存周先生因家事返回北京。
从1919年4月到1928年初,差不多前后9年。
因此,“邹文”记载“到1919年4月方由李而青介绍去北京跟孙禄堂(人称赛“活猴“)半工半学,一面帮工(月薪20元),一面学习形意拳、太极拳和骨科医术,历时9年。”与“周文”记载的“我(指郑怀贤,笔者注)跟孙老师学艺四年,形意拳、八卦拳、太极拳都打下了很坚实的基础,”这二者实际并不矛盾,只是“邹文”没有将这“历时9年”的过程细节交待清楚。
综上,结合当年孙剑云老师的介绍,从郑怀贤先生从学于孙禄堂先生,到郑怀贤先生走出师门这个过程可以梳理如下:
1919年4月,郑怀贤先生正式拜在孙禄堂先生门下。
1919年4月到1922年孙禄堂先生从总统府退休,郑怀贤先生一面练习形意拳三体式,一面跟孙禄堂先生和魏金三先生学习正骨,并跟魏金三先生深造戳脚翻子及学习形意拳套路。
1922年到1925年,郑怀贤先生跟孙禄堂先生学习形意拳、八卦拳和太极拳的基础功夫。
1925年到1928年初,郑怀贤先生南下上海,开始有了自己的第一份正式工作,在上海养正小学任教。【1】同时,由孙存周先生代父继续授艺,继续指导郑怀贤先生武艺。【2】期间,郑怀贤先生又先后结交了萧格清、萧仲清、李益三等师兄弟。
但是,无论是“周文”还是“邹文”对郑怀贤先生自1928年到1949年这20年履历记载的都略显笼统,然而这20年恰恰是郑怀贤先生一生中的武艺高峰,影响之大,当代知者不多。对郑怀贤先生这一时期的主要经历及其武术活动将在“民国时期郑怀贤武术经历考述(下)”一文中介绍。
注:
【1】 养正小学由史量才等于1904年创办,是上海一所有120年历史的名校。
【2】 台湾出版的《力与美》杂志第36期,“高才脱略名与利 日望昔君抱剑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