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红旗万里;
千秋华夏,盛世共享。
翰墨初启,开笔破蒙;
启智增慧,明礼起航。
童蒙养正,人生始立。
开笔礼是中国古代人生的首次大礼,俗称“破蒙”。10月25日,重庆市涪陵外国语学校一年级开笔礼隆重举行。
瞧,那一张张充满童真的灿烂笑脸,在家长们温暖的陪伴下,如同春日里绽放的花朵般,迎着灿烂的阳光,迈着轻快的步伐,缓缓地迎面走来。他们的眼中闪烁着好奇与喜悦的光芒,仿佛整个世界都充满了新奇与希望。
“开笔礼”致辞
小学部李玲部长为“开笔礼”致辞。
诸位师资、学子、家长、良辰吉日,敬问安好!
敬敷教化,伫望涪陵。吾等俊秀,会于外国语学校,举开笔礼之盛典,以贺学子入学之喜。
夫教育,国之大计,民族之根基。吾校立校以来,秉持“立德树人 学贯中西”校训,致力培养具有中国灵魂世界眼光之卓越人才,使之兼备中西文化,融汇东西方智慧。涪外,乃成就英才之摇篮,锤炼意志之砥石。
夫开笔礼也,古之教化也,寓含着对文化传承之重,对学子成材之望。昔者,孔子自卫返鲁,删述六经,垂范后世。今吾辈置身于斯文之地,当追慕先贤。童子之志,洁白如纸,可塑性强。吾校有幸,集英才而育之。今日开笔,既是启蒙,又是启航。
吾有四望寄学子
一望众学子:少年学子,当怀揣壮志,立鸿鹄之志。今日开笔,乃求学之始,亦修身之端。吾等须知,学海无涯,勤奋为舟。书籍为友,智慧为伴。当博览群书,汲取古今之智慧,以求真知。延承圣人教诲,习六艺,树品德,成为国家之栋梁,民族之骄傲。
二望众学子胸怀大志,勉力前行。读圣贤书,明礼仪之规范;写文章,抒壮志于千里;学科技,开物成务,利国利民。此乃吾校之教育宗旨,亦为吾等之责任所在。
三望众学子:勤学不辍,好问则裕。树木立根,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学问之道,亦非一日之寒。愿君等砥砺前行,勿畏难而退,勿因胜而骄。
四望众学子:立德树人,源远流长。望诸君既习文,又习武,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不辜负家长期望,不辜负时代召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勤奋学习,勇攀科学高峰。
最后,愿此次开笔礼,成为诸君求学生涯之美好开端,愿吾校师生,团结一心,共创美好未来。愿涪陵外国语学校,声誉日盛。
敬祝开笔礼圆满成功,诸君前程似锦!大展鸿图!”
我们相信,新学童们一定会成为四自少年,四会少年,七好习惯少年,争做一名具有中国灵魂,世界眼光的卓越人。
击鼓明烛
鼓声咚咚,击鼓明烛!一破蒙昧,是非分明;二破自私,友爱同学。点亮蜡烛,点燃希望。今已入学,收心养性,从小立德,大气可成!
正衣冠
童蒙之学,始于衣冠;先正衣冠,后明事理。孩子们捋一捋头发、整一整衣领、掸一掸衣袖、提一提裤子,个个精神抖擞,目光中透露着自信与坚定。
净手礼
以手盥掌,德清净手,德清净心,净手净心,去杂存精,在日后的学习中方能心无旁骛、专心致志。
朱砂启智
点朱砂痣,启智通灵。一点朱砂入心房,心明眼亮开吉祥;妙笔诗书传家久,状元及第花满堂。老师们依次为孩子点聪明痣,点点红光,定会托起一轮火红的朝阳,让孩子们的人生绽放得更加灿烂辉煌。
启蒙描红
人生聪明识字起,识字先从人字起。那简单的一撇一捺,却时刻提醒着我们要保持正直的姿态,不偏不倚地行走在世间。
写完“人”字,孩子们纷纷诵读《三字经》,稚嫩的声音此起彼伏,如洪钟大吕般在操场上回荡。
拜师祭圣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先师孔子表自重仪,韦编三绝,博学之礼,尊圣贤,敬师尊,兴中华之任学,传华夏之薪火。全体学生起立面向大成至圣先师行天揖之礼。
学童明志
来自一(2)班的学童代表唐薁儿同学发言。她自信满满、落落大方,以从容不迫的姿态,用流利的语言,生动地表达着自己参与开笔礼的激动之情。她热情地号召大家,在今后的日子里,努力做一个堂堂正正、顶天立地的人。
茶敬师亲
教师为学生送上真挚的启蒙寄语,学生代表上台给老师敬茶。手捧茶水敬献老师,再面对老师三鞠躬拜谢。
家长鼓励
一(1)班杨乐序妈妈发言。她表达了能见证孩子启程人生新篇章的激动,感恩于老师、学校的用心栽培。今后将积极支持学校工作,全力配合老师们的教育;舍得花心思、花时间参与孩子的成长;多鼓励,给予年幼的孩子们试错的机会、犯错时的包容,让他们有足够的勇气面对困难。随后学生三拜父母感谢父母养育恩、感谢父母关怀情、永远孝敬双亲。
击鼓鸣志
一击鼓,尊敬师长;二击鼓,热爱学习;三击鼓,为校争光。
放飞梦想
孩子们轻轻地闭上眼睛,默默许下自己的心愿。随后,放飞承载梦想的七彩气球!随着气球缓缓升起,越飞越高,在这一刻,梦想仿佛被赋予了翅膀,向着远方翱翔。而那梦想之花,终将在时光的呵护下,开出绚丽色彩。
家校共育
开笔礼结束后,一年级分班召开了本学期第一次线下家长会。家长们积极参与,与老师深入交流。老师们介绍班级情况和教学计划,为家校共育奠定良好基础,共同助力孩子们茁壮成长。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良好的开端是奠定成功的基础,让我们在新的学期里树立学习目标,坚定信念,蓬勃向上。
图片|叶林青
文字|李坤霞
美编|李坤霞
初审|王琪叡
终审|吴国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