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尝试尽量精炼的总结现阶段作者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一种对于自我的系统性剖析,在这过程中希望可以给到正所处这一认知探索阶段的朋友们一些帮助,行文将尽力剔除情绪的偏差,以一种相对客观的角度叙述。
由于本人并未攻读硕士学位,因此没办法成体系的严谨的引用著作,阐述自身,但个人认为目前的认知,受到许多存在主义学说、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精神分析学、后现代主义、符号学、生物学知识所影响,而真正使我形成这一认知的原因主要来源于当下自主社会实践的感受,则是阅读历史学、地理学相关知识,文艺上的积累如观影、阅读,当然最主要的是积累广泛的生命实践,抑或说生命体验,来逐步构建自我。
首先是世界观的阐述,本人的世界观基于青年的生活习惯,更加注重情绪的探索本身,及人的表达,个人认为,在21世纪,人们更加注重的是自我的解放,而非广泛的物质财富生产,最主要的问题在于物质财富的分配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更重要的是对于灵魂的解放,社会主义初期阶段,精神文明发展较为落后,认知的程度无法使其拥有相对的执行力,超越本身的生活困境,实现“阶级跨越”,从而从主体上获得物质财富。
世界观之物质论
生命的链接与物质世界息息相关,所以本质上,这是唯物主义的认知论,但人的主观能动性几乎是如尖刀一般的存在,此后阐述的方法论必须需要这一尖刀。
物质决定了成就、爱情、历史和状态,其中对于人而言,情绪化是人的特征,而究其本质,是激素流转的原因,感到“爱情”的快乐时分泌荷尔蒙和多巴胺(多巴胺回路),“做爱”时分泌性激素和催产素。而人与人的关系也受此等因素强关联,当你想要“拿下”爱人时,最重要的是通过改变物质世界的环境与呈现出对方为了与超我分割,与主流文化分割的”风格“及自我的符号学系统,一如《花束般的爱情》所讨论的,“情投意合”。另外一个层面则是在生理向本质上的“性癖”,本质也可以通过物质世界的改变而做到。
而阐述这一方法论则又不得不提到人类作为社会性动物,社会意识、公权力以及资本主导架构着当代社会秩序和社会体制,可以通过物质财富来呈现一种物质法权,这种物质法权塑造认知和关系。因此在这种世界观下,没有Soul mate(灵魂伴侣)一说,Soul mate实际上只是一种建立在特定物质条件下的神经回路反应,抑或说“幻想”,这种回路可以被重塑,可以被抛弃,本质上是由物质法权决定的。阐述这一情绪观点主要原因是大部分青年人在认知探索的道路上,最先也是最在意的便是“爱情”与情感本身,这也是作者前些年正遭遇的主要困境之一,正如青年们所广泛推崇的导演毕赣所言:“人们在25岁之前,唯一在意的只有爱情。”所以本人对于爱情的解构主义式批判,直插最终核心(Soul mate),除此之外的爱情关系三分解构(情绪价值、生理价值、物质价值)因篇幅所限,本文不再展开。
除上述对于“情感”的世界观介绍之外,“物质法权”建立的特点在于其塑造了成就系统,在东亚儒家文明接入全球资本化浪潮之后,道家学说、儒家学说的所倡导的“对内求其所”被一种“资本主义”的功利主义思潮所席卷,于是人们陷入一种“内卷之中”。这种内卷体现出对社会地位的追逐,在本国有两种阶梯,体制内与体制外,对应着社会主义公务员体系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官僚和成为资本占有者(企业家),是二者的顶峰。这种社会地位更多的权力来源在于对利益的分配,因为生命本质的逐利心态,所以人不会放弃对于利益的追逐。而掌握着利益分配的那个人,学位授予者、公司经营者在一定程度上就决定了你的物质生活形态,人们通过逐利并把利益具像为一个接一个的目标,而生活着,其中最主要的是对时间的决定权,就如研究生考取者会付出生命中的整整一年来准备考试,公司的规章制度,打卡流程使劳动者紧紧被束缚在工位上一样。社会地位使人可以决定利益,从而决定逐利者的生命体验时间。
所以总之,世界本质上是一种建立在逐利思维下,由当前时代和社会形态所构建的物质交换系统,社会形态决定了价值观以及价值导向,这是最大超我,它塑造了他人对生命对看法,塑造了成就观念,价值体系,人的激素系统(情绪决定系统)是附着于价值观的一个小世界,引导着所有人围着其运动。
世界观之认知论
认知,人的精神世界的总体投射,符号学角度的所有理念的集合。认知的来源主要源于思考和体验二者,缺一不可。
思考是一种习惯,是一种建立在语言体系下的思辨行为,所以思考需要语言,文盲没有办法思考。思考的习惯在于一种自发式的对于现象的整理,是一种符号学的认知,是能指和所指的一种统一方式,是一种“透过现象看清本质”。思考可以通过阅读他人的思考痕迹,比较流行的方法是观影、阅读、对谈、讲座等等。但思考并没有办法直接转变为认知本身,否则学习就是不停阅读所有论文就可以了,如同道家所言的“附墨”,文本本质上只是一种能指,是没有办法被直接理解的,人们几千年来建立的浩如烟海的学术体系,无数篇论文几乎将世间所有的知识概括,所有的问题解答,但即使将“说明书”摊在人们面前,人们还是难免会犯错,因为想要真正理解知识本身,还需要体验的叠加。
如果思考过程是建筑设计图,而体验则是建筑材料,体验则来源于自主的情感体验和社会实践,在一定程度上它与文艺积累重合,但它更强调感受本身,就如同理解古典音乐,想真正意义上体验到古典音乐所带来但体验,需要广泛的生命体验和认知。而非从理性角度分析和拆解其由什么构成,这里并不是说理性分析不重要,而是当下的学习所倡导的恰恰许多都是理性拆解和背诵熟记,而没有强调感受本身,这一种背离本质的教育,是一种悲哀。而只有当这种生命体验真正获得的时候,你才能通过思考本身,快速走完能指和所指间的路径,从未建立起自我的认知。二者相辅相成,不分前后,可以先获得情感体验,再去构建思考,最终都导向认知。
基础介绍完了物质和认知所呈现的世界观本身,那么方法论也很清晰。
方法论
在通过生命能动性这一尖刀刺破现实世界之前,请先建立起清晰的对于事物的认知,这种认知也包含了对其背后的价值导向的了解。
举一个青年人最常接触的例子。大学前中学的应试教育阶段,所有价值导向最终流向高考抑或录取本身,本质不是对知识的追求,而是一种筛选,而恰恰有很多人没有看清其本质,将中心投入到了形式主义的学习之中,最极端的例子则是追求虚假的高分以获得家人及老师的认可,缺忽略录取本身。这种认可也是建立在因为错误的认知而广泛的扭曲的家庭教育压迫和异化之下的。总之,在你准备启动生命能动性来积极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请尽可能的认清世界,这一过程没有尽头,但有数量,量变引起质变。许多认知都是在行动过程中积累的,但要小心底线,如果连基础但认知都没有,那么结局一定不会太好。
提高认知能让你的行动力更强,更快的找到路径,这也意味着目标的重要性。假设认知的阶段抑或质变是一个又一个的平台,人生是一场漫长的闯关游戏,那么到了这一关时,请尽可能的多探测大地图(感受多的生命体验),然后通过思考来将其转化为认知,当认知达到一定程度,仅需一眼你便可以找到通向终点的路径,不过并不是一定要行动之前才探索,行动本身就是一种探索。
认知是中产阶级,另一语境下叫精英主义,所真正拥有的,阶层的垄断本质上是物质垄断,但如果说物质是船体本身,那么认知就是前行的帆,上层阶级一定程度上折断了底层的帆,即使短暂的拥有船,也无法长久航行。
莫言说过一句话段话:“动上层人的利益,如同要他们的命!改变底层人的观念,如同掘他们祖坟!然而底层观念,却是上层人的利益来源!而试图说破这一切的人,会成为双方共同的敌人!生动的阐述了认知,而“试图”一词的怆然感在于,大部分底层人群因为缺少思考习惯和缺乏生命体验,往往是你即使将答案清晰告诉他们,他们也没办法听懂并真正执行。而且底层人群已经进化出了一套自己的方法论,即利己主义和实用主义,批判的讲,这是一种短视主义,及只搜刮当下或近期的利益,而忽略长远的可能性,最主要的是对于“可能性”的抹杀,比如大部分传统型的家长会要求自己的孩子考公考研,抑或追求稳定工作,这本质没有对错,无意谈论二元价值观,但本质上这种做法都导向一种对于社会地位的追求。但往往因为这种利己主义,丧失了成功的概率路径,如同大部分没有接触过高等教育的家长会为孩子灌输“读大学就是为了找工作”这一错误认知,而高等教育建立之初就是为了学习知识和扩充学术体系,并不存在高等教育然后找工作这一原始追求。而导致许多新兴大学生找不到学习的方向,误把功利主义所倡导的实践过度追求,而忽视理论学习的力量,这种力量在文艺和内容市场被具象为审美,是行业的“生殖隔离”,大部分人这辈子只有通过教育来打破,但许多人放弃这个机会,仅仅为了追求技术经验。因此成为一种循环,无法打破的循环,自以为拼命的积攒社会实践获得技能本身可以突破阶级,但自身的认知习惯却总在无形中设立阻碍。再者,当下的社会经济制度认可市场、认可资本,大部分行业在不参与生产资料分配(纯劳动付出)的情况下,难以突破工资瓶颈。当然,作者无意建构一种精英至上主义的单一价值观建构,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个人选择和个人价值观建构,也不是所有都追逐一定的社会地位,更多人追求的是安于现状,平静生活,这一观点仅仅谈论在“阶级跃迁”道路上的认知问题。所以教育是这颗星球上ROI(投入产出比)最大的投资,本质上是用一种强作用力来强制提升认知,不断地重复不断地训练,以求提升你的认知。实用主义和利己主义背景下的张雪峰本质上没有改变人的认知,很大程度上并不是为了阶级跃迁,而是满足安居乐业这一需求。
通过教育、学习、实践等手段获取认知之后,就要发挥生命能动性,运用认知的尖刀,通过信息差(当下商业的核心竞争力)打破常规的循环,打破物质世界的枷锁和壁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