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在稻田里的这家店,火了

时事   2024-12-01 11:03   湖北  

一家开在村子里的稻田咖啡馆火了,

一天竟然能卖出200多杯。

而这家咖啡馆的创始人,

没怎么喝过咖啡的、

62岁的王曲径。


“乡巴克”咖啡馆创始人王曲径在店里帮忙。记者郝天娇 摄

01

吸引人的不仅仅咖啡
还有远离城市的稻田


这家名为“乡巴克”的咖啡馆开在黄陂区姚集街道沿河村的稻田边,距离武汉中心城区60多公里车程,谁会来这里消费?

11月28日,对此充满好奇的记者驱车前往。车从武大高速姚家集收费站驶出后约1公里,一栋被金黄稻田包围着的土黄色两层小楼展现在眼前。

这家咖啡馆的创始人并不是新潮的年轻咖啡爱好者,而是“没怎么喝过咖啡”的王曲径。

稻田风光吸引不少客人拍照打卡。记者郝天娇 摄

虽然是一个工作日的中午,来这里喝咖啡的人却不少。

咖啡馆临稻田侧,摆放着一排遮阳伞和露营桌椅,每组座位间都贴心地隔出了2至3米的社交距离,客人们大多眯着眼睛,端着咖啡杯望着稻田发呆。

吸引人们过来的,不仅是一杯咖啡。

“卖风景、卖生态,年轻人很买账。”在王曲径的理念里,咖啡只是吸引年轻人过来的载体,真正有价值的是这片远离城市的稻田。

咖啡馆吸引不少年轻人过来团建。记者郝天娇 摄

他坦诚地告诉记者:“‘乡巴克’这个店名就是我们坐在‘星巴克’里起的。”

“我们发现,城市的年轻人在那里办公,有人在那里休息、发呆。”王曲径说,“我们想把像‘星巴克’一样的生活方式带到乡村,让更多人来到沿河村消费、休息、玩乐、生活。”

王曲径说,他和创业团队还在进行新的尝试,本周末,咖啡馆将迎来无人机试飞,附近村子和景区都能享受到无人机配送的咖啡。

02

62岁的王曲径
其实没怎么喝过咖啡


作为黄陂本地人,王曲径曾在武汉市区经营过国际马术俱乐部,也从事过会展行业,创业经验丰富。

“到了退休的年龄,我只想为家乡的建设出点力。”王曲径说,他抱着这样的想法,聚合起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大家开始谋划乡村振兴项目。

7位初创者来自五湖四海,62岁的王曲径是“带头大哥”,考察乡村振兴项目时,团队一行人去过南方,沿途考察过20多个村庄后,他们在浙江安吉停下了脚步——300多家类型多样的咖啡馆遍布在安吉的绿水青山间,密度超过了不少大城市,不少年轻的“数字游民”坐在咖啡馆里敲着电脑。

“其实,我之前也没怎么喝过咖啡。”王曲径笑着说,年轻人的这种新型生活方式让他把咖啡当作了自己的创业方向,“我意识到,咖啡是一个让年轻人停下脚步的‘媒介’。”

与咖啡馆配套的柴窑面包房。记者郝天娇 摄

今年初,他选择在自己的家乡开启一段新的创业之旅。

王曲径说,他们经过深思熟虑后最终选址沿河村,“这里不仅紧临高速公路出入口,还被云雾山、木兰山、清凉寨、木兰不夜城等景区包围”。

今年国庆节的第一天,这家稻田咖啡馆开始试营业。“想过生意会不错,但还是超出了我们的预期。”王曲径说,不少游客下了高速后,被稻田吸引到咖啡馆拍照打卡,上传到社交媒体后,为咖啡馆带来了第一批流量。“试营业近2个月,平均每天能卖出200多杯咖啡。”

咖啡馆外,客人坐在稻田旁休息。记者郝天娇 摄


“回到乡村,并不意味着躺平,我们想把乡村振兴的理念播撒出去,邀请更多有识之士来这里创业。”王曲径说。

关于未来,他希望与沿河村联手,把这里打造成一个“数字游民”社区,开创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


记者| 郝天娇

编辑| 余梦菲

校对| 蔡扬

长江日报出品 | 转载请注明出处


长江日报送福利


长江日报笔记本礼盒
及手机支架等你拿!


参与方式:①在长江日报微信公众号推送的每篇文章下点击“赞”和“分享”;②每周“点赞”“分享”总量前5名的粉丝将获得好礼1份,共计10份。获奖名单每周四在此公布。数据由长江日报后台自动统计。

长江日报
每天,请从这里阅读武汉。长江日报由毛泽东题写报名,是中国百强报刊、全国城市党报十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