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专病中心】四川省人民医院:摸着石头过河

健康   2024-11-11 10:04   北京  
从多学科团队到专病门诊开张

一个寻常的出诊日,中午一点多,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中医科医生张冲的诊室挤满了人,上午的患者还没有看完,下午的患者已经排起了队。他们多数是慕名而来找张冲施针的,其中主要是耳鸣、突聋的患者。


30多岁的突聋患者李女士(化名)告诉记者,她是经朋友推荐来这里治疗的。今天是她做针刺治疗的第8天,从右耳完全听不见到听力恢复差不多六七成,每天的进步都让她惊喜。


李女士的“惊喜”得益于今年1月8日四川省人民医院耳鸣耳聋眩晕中西医协同专病中心门诊的开诊,张冲教授是中心中医组的负责人。据悉,中心团队由耳鼻喉头颈外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精神医学中心/心身科、骨科、放射科、针灸科、中医内科、中医治未病中心的13名医生组成,目标是打造中西医协同耳鸣耳聋眩晕及神经功能障碍多学科诊疗中心,通过融合现代医学、大数据人工智能及中医智慧,为患者提供精准、高效、个性化的诊疗方案,帮助患者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张冲告诉记者,专病中心的雏形是四川省人民医院于2019年11月成立的耳鸣、耳聋、眩晕多学科诊疗(MDT)团队。“我和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生敖敏认识多年,过去经常互相协作治疗患者,更重要的是,我们志同道合,都对耳聋耳鸣眩晕这类难治疾病有兴趣。在实践中,我们也发现,不论中医还是西医,在治疗这类疾病上都有局限性,我和敖主任联手,往往能够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来找我们看病的患者也越来越多,不仅有四川省外的,还有国外的。”张冲说。


据耳鸣耳聋眩晕中西医协同专病中心负责人、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生敖敏介绍,近年来,耳鸣和眩晕患者数量和占比逐年上升,突聋突鸣就诊人数也大幅增加。而耳鸣耳聋眩晕受客观病理生理与患者主观认识心理的交叉影响,是临床难治性神经功能障碍疾病,目前尚不清楚发病机制,也缺乏非常有效的药物治疗手段,患者非常痛苦,就诊需求强烈。此外,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神经和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医保负担加重。“作为医生,我和张冲都希望向这类疾病发起进攻。”


可喜的是,应用耳鸣主动声学干预、穴位注射、针灸等技术,专病中心治疗发病一个月内的突聋突鸣的疗效已经接近90%,远超中美突聋临床指南50%的疗效。治疗耳鸣的疗效已经高达80%。中心的患者90%不用住院就能获得比较理想的疗效,节省了大量的医保基金。


“这不就是我们想干的事吗”

2023年5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国家中医药局联合发布的《全面提升医疗质量行动计划(2023—2025年)》提出实施“破壁”行动。2023年7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关于推动临床专科能力建设的指导意见》鼓励组建相关重大疾病(领域)临床专科。


文件的出台让敖敏和张冲感到欣喜:“这不就是我们想干的事吗?”


四川省人民医院于2023年11月1日印发了该院的《临床专科能力建设实施方案》,进一步探索建立优势专科或特色专科(专病中心),为患者提供“一站式”、全流程诊疗服务。《方案》确定采用“揭榜挂帅”的方式,鼓励各专业申报建设专病中心,由医院择优遴选。


“随后,医院举办了首轮遴选会,13个专科的负责人现场比拼,由领导班子和相关行政部门根据答辩评分表从专病需求、诊疗能力、建设规划和团队梯队等几个方面进行打分,最终经院办公会同意,首批成立了五个专病中心:耳鸣耳聋眩晕中西医协同专病中心、消化道肿瘤专病中心、结构性心脏病专病中心、卒中专病中心和器官移植专病中心。”该院医务部副主任郑玲介绍,今年1月,各专病中心已经陆续开诊或者挂牌。“这些专病中心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医院的学科建设特色和发展方向,未来我们还会继续孵化一批院内专病中心。”


对于专病中心的遴选,该院副院长黄晓波认为,并不是所有专科都适合建专病中心。医院需要综合考量,把有限的资源用在刀刃上。耳鸣耳聋眩晕中西医协同专病中心的治疗水平在国内乃至国际上都处于领先水平,患者口碑好;四川省消化道肿瘤高发,消化道肿瘤专病中心在双镜联合治疗这项新技术上取得了突破;结构性心脏病属于大病,能治的医院很少;卒中发病率高,能高效救治对患者预后尤为重要;器官移植代表了医院外科的最高水平。


现阶段主要还是“摸着石头过河”,黄晓波说,为了推动专病中心建设工作,该院成立了临床专科能力建设领导小组,由院长担任领导小组组长,院领导班子成员任副组长,领导小组下设专科管理组、护理管理组、人力保障组、运营管理组和综合保障组五个专项工作组,各行政后勤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联合开展组织管理工作。


敖敏说:“医院专门辟出一个独立区域给了我们中心,有独立的信息系统账户,还为中心购置了一些先进的治疗仪器和设备。未来,我们不仅要进一步提高相关疾病的治愈率,还要在发病机制研究、诊疗方案开发、临床指南编写、建设临床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分析平台等方面持续发力,带教电子科技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建设教学示范中心和研究所,争取辐射西南地区乃至全国。”

临床思维的碰撞与转变

消化道肿瘤专病中心负责人刘晓岗本是消化内科医生,从事消化内镜治疗工作十余年,在他看来,学科交叉是专病中心建立的基础,也是重要的发展方向。专病中心不仅仅能够为患者提供“一站式”服务、个性化诊疗,提高诊疗效果和提升患者体验,还会给医生带来创新空间,给学科发展带来无限可能。


从挂牌到今年5月,消化道肿瘤专病中心共完成了30多台双镜联合治疗手术,虽然手术量不大,目前也还没有专门的病房,但刘晓岗认为,双镜联合是未来消化道肿瘤治疗的重要发展方向,中心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对于早期胃癌,尤其是特殊部位的早期胃癌,由于肿瘤位于胃壁内膜层,未突破胃壁,传统腹腔镜手术在腹腔内的胃壁外定位相对困难,胃镜下的内镜手术又无法完全保证根治性。双镜联合手术则能更好地解决这一难题,可以在最小范围内完整切除肿瘤,具有定位准、创伤小、保功能、手术时间短、恢复快等优点。


“中心成立前,消化内科和胃肠外科的医生要开展双镜联合手术特别麻烦,总有一方要拖着机器楼上楼下地跑。中心成立后,我们有了专门的设备和手术室,大家合作开展工作更加便利,更有利于打破内外科的思维惯性。”刘晓岗说,“过去,内科医生嘲笑外科医生只会做减法,治病的方法就是‘切’。外科医生觉得内科医生磨磨唧唧,可能搞了半天还得外科做手术才能彻底解决。其实,内外科各有优势,思维碰撞、交叉互补往往能产生不一样的火花。医学的发展已经出现了内科外科化、外科微创化(内科化)的趋势,中心的成立有利于打破门户之见,促进内外科诊疗思路和策略的改进。”


同时,内外科联合还可以给彼此更多底气,能够创新开展更多术式,为彼此保驾护航。比如,内科医生手术时如果遇到出血、穿孔等问题,外科医生马上就可以上台救急,更好地保障患者安全。内科医生可以帮助外科医生做好术前精准诊断,确定病变位置、范围、深度和分化程度,并进行规范化的影像评估。术后,内外科医生联合查房,根据内镜复查情况,确定进食时间及出院时间,可以减少并发症。


据刘晓岗介绍,目前,消化道肿瘤专病中心已经有3名外科医生掌握了消化内镜的基本技术,2名内镜医生准备学习腹腔镜技术。未来,中心将着力抓好人才培养,多挖掘一些有潜力、敢于破圈的年轻医生,鼓励他们学习新的技能,在双镜联合手术上做出更多突破。未来,中心还要向着制定双镜联合手术规范和指南的目标迈进。


还有一连串问题待解

作为一种新生事物,郑玲认为,五个专病中心的建设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比如,专病中心还没有探索建立相应的绩效分配方式,下一步如何争取更多医院的支持,给予中心医护人员劳动价值更多的肯定?是不是可以有专门的病房,便于更规范地管理患者?怎样探索实施中心人才“双聘”模式,并让医生平衡好在中心和本专科的工作?打破了学科壁垒后,医生超范围执业问题该如何解决?该如何解决一些新的诊疗方式的收费问题?


如何回答好这一连串的问题,郑玲认为,考验的是医院相关管理部门和所有参与者的智慧。



文:本刊记者 张昊华

审核:孔令敏 杨金伟

制作:中小卫3号


中国卫生杂志
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中国卫生》杂志社主办,聚焦卫生发展热点,融入卫生改革潮流,行业管理者决策者必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