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甸县“五聚焦”发展特色产业 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

文摘   2024-11-04 18:13   贵州  
近年来,罗甸县立足“天然温室”气候优势,大力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积极拓展增收渠道、挖掘增收潜力,促进农村居民收入快速增长。全县产业覆盖脱贫人口1.81万户7.95万人,脱贫人口生产经营性净收入由2021年的589.4元增加至2023年的922.59元,实现逐年增长。2023年,全县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15126.81元、增速16.79%,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羊场大米种植区
聚焦优结构提质量,做强产业促增收。全力守牢粮食安全底线。坚决扛起保障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严格落实“长牙齿”的耕地保护硬措施,坚持“三稳、一扩、一提”总体思路,以实施粮油产能提升“六大工程”为抓手,推进“良种、良机、良法、良技”入田,提升粮食单产能力,粮食生产面积稳定在32万亩,平均亩产293公斤,单产提升3.84%,实现粮食不减产、农民不减收。持续做大做强主导产业。依托资源比较优势,紧盯“精品水果、蔬菜、生猪”三大主导产业,持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动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市场化发展。水果产业,大力实施水果产业结构调整,围绕三大优势单品,改品种、提品质、树品牌,打造优质精品水果基地。以火龙果、脐橙、蜂糖李等为主的精品水果种植面积达23万亩,果园投产面积16.8万亩,种植面积位居全州首位,年产量达11.33万吨以上,带动农户3.52万户14.78万人,实现人均增收3653元以上。蔬菜产业突出“辣椒、茄子、瓜豆、鲜食玉米”优势单品,大力发展冬春蔬菜和秋延晚蔬菜,积极推广“菜-菜-稻-菜”等一年多熟高效种植模式,建成万亩蔬菜产业带4条、贵阳贵安越冬蔬菜罗甸保供基地2.28万亩、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3个,年蔬菜播种面积35万亩次,带动农户6万余户24万人,实现人均增收6400元以上。生猪产业,依托贵阳农投集团,深入推进生猪良种繁育、扩能增产,采取“大场带小场”的模式,着力构建PIC曾祖代、祖代、父母代种猪及商品代生猪为一体的全产业链生猪生产体系。建成年出栏2万头以上养殖场4个,全县年出栏生猪14.1万头以上,带动农户1.78万余户7.12万人,实现农户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积极发展桑蚕、生态渔业等特色产业,推动产业在错位发展中优势互补,促进农户增收。探索“保单价保产量”“双保底”机制,建成蚕丝加工厂1个,投产桑园面积1.31万亩,累计鲜茧产量121.73吨,产业覆盖114个行政村,带动1750户0.72万人。依托15.8万亩大水面优势,发展生态渔业养殖1.3万亩,水产品产量达1950吨,带动农户1300余户0.52万人。

逢亭镇上隆村高标准农田建设基地
聚焦强保障降成本,节本增效促增收。夯实农业基础设施。以永久性基本农田、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保护区为重点,建成高标准农田16.66万亩,抗村、从里等骨干水源工程,农业水利化水平稳步提升。提升农业科技水平。坚持“良种、良法、良机、良技”相结合,大力实施现代种业提升行动,依托省农科院在罗甸建成蔬菜新品种试验示范基地,引进新型经营主体,建成3000头曾祖代核心种猪场、100亩区域性蔬菜育苗中心。深入推进山地农机化工程,大力推进“三中心”建设,培育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14家,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提升至58%,农业生产成本降低,质量效益得到提升。强化技术指导。依托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科技特派团资源,推进农技人员创新创业行动,将226名技术人员组成的粮油、畜牧水产、蔬菜、水果、药茶5个技术服务团,累计服务天数达600余天,解决农业生产问题300余个,开展新品种试验示范推广90个以上,推动农技人员将“办公室”搬到田埂上,以技术落地推动农民增收。

收割机正在收割水稻
聚焦延链条提增益,三产联抓促增收。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紧扣“粮头食尾”“农头工尾”,实施补链延链强链行动,建成仓储冷链保鲜延时类初加工设施3.6万立方米。出台《罗甸县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扶持奖励办法(试行)》,推进传统民族特色食品加工和水果、中药材精深加工,建成生丝缫丝、高标准茶、粮油等加工生产线,农产品加工转化能力持续增强,产品附加值持续提升。推进农旅深度融合。立足气候、生态等资源优势,深化“农旅”深度融合发展,打造了寓农山谷、天纯农旅、红心等农旅融合康养基地8个,年接待游客达10万人次以上。支持精品水果全链条发展,木引镇成功创建全国农业产业强镇、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大力发展智慧农业。创新“互联网+认养”平台模式,推进“农业+大数据”应用,累计建成“智慧农业”基地6个,用好“火龙果+大数据”管理经验,促进产业提质增效。推动144家主体入驻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积极推广食用农产品合格证,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开具数量排全州首位,率先实现带码上市,市场认可度持续提升。
龙坪镇罗化村早春蔬菜种植坝区,群众正在采摘新鲜蔬菜
聚焦育主体强引领,龙头带动促增收。抓好市场主体培育。探索招引、培转、解困、提升“四个一批”措施,加快龙头企业培育,县级以上龙头企业达40家,年收入1000万元以上龙头企业6家,实现一个产业至少有一家龙头企业带动。注重质量品牌建设。主动融入“贵系列”区域公共品牌建设,启动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整体推进试点创建工作,累计完成“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41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绿色食品认证数量全州最多。新增“罗甸板栗、罗甸螺丝椒、罗甸杨梅”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3个,总量达13个,认证数量全省全州首位。上隆茶果场获得“中国长寿之乡养生名优产品”认证。罗甸鲜食玉米、罗甸火龙果等农产品连续多年亮相中央电视台。举办了“杨梅采摘节”等系列活动,农特产品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不断提升。狠抓产销体系优化升级。借力贵阳农投集团等龙头企业,着力构建“以销定产、以产促销、产销一体”的农产品循环供应链,做好粤港澳大湾区外环、贵阳市中环、县内学生营养餐内环三环联动文章,畅通产地直销渠道,减少中间流通环节,提升末端议价能力,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农技人员到田间指导
聚焦建制度促共享,完善机制促增收。强化投入保障。2024年,投入中央财政衔接资金1.82亿元,实施产业项目69个,占中央财政衔接资金的64.59%,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推动产业提质增效。强化农业风险防范机制建设。全面推行“订单+保单”的“两单”农业发展模式,稳步提高政策性农业保险覆盖面,开发火龙果、脐橙等特色产业险,探索肉牛、生猪商业险,农业抗风险能力持续提高。强化利益联结机制建设。印发《罗甸县进一步健全完善帮扶项目联农带农机制促进脱贫人口增收实施细则》,持续强化对脱贫村、脱贫人口的产业帮扶,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等组织方式,采取订单收购、入股分红、返租倒包、就业带动等利益联结模式,促进群众持续稳定增收,实现产业带动就业9.46万户(次)36万人(次)以上,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更加充实。2024年前三季度,全县农村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暂为13604元(上年同期反馈为:10948元),同比增长24.26%,具体数值等待州级季度反馈。高于上年同期贵州省平均增速(10108元、增速7.8%)16.46个百分点。经营净收入为1420元、增长4.18%、占比10.44%。

来源|罗甸县农业农村局

编辑|计秘密

一审|李   璨  朱  莎

二审|黄万龙

三审|黄保良

监制|杨光权

投稿邮箱:ldrmtxmt@sina.com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阳光罗甸 康养湖城微信公众号刊登的所署名为罗甸县融媒体中心记者、特约撰稿人的作品为罗甸县融媒体中心享有著作权的作品,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形式使用,违者必究。

点击屏幕右下方写评论,可参与讨论哦!

“罗甸融媒”抖音



 [罗甸融媒] 客户端


阳光罗甸 康养湖城
发布罗甸本地相关资讯,提供丰富的本土生活资讯,开展在线互动交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