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玲杰 | 粉丝社群对高校图书馆经典阅读推广的启示与思考

文摘   2024-11-12 07:04   天津  

来源:《图书馆杂志2019年第4期,感谢作者授权发布!


粉丝社群对高校图书馆

经典阅读推广的启示与思考*

姚玲杰


摘 要 全媒体时代,以读者为核心,强调分享、互动的社会化阅读应运而生。高校图书馆可以利用自身优势,以网络社群为平台,构建粉丝阅读社群模式来推广经典阅读。利用学术明星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吸引热爱经典阅读的学生粉丝聚众;通过稳定的经典阅读模式持续提供社群价值输出,来引导社群成员的阅读行为。粉丝阅读社群的发展应实现图书馆、学校和院系的三方联合,明确社群目标是培养成员的经典阅读习惯,始终重视新粉丝的招募,提供愉悦的阅读体验,构建宽容的社群文化。

关键词 经典阅读推广 粉丝社群 粉丝阅读社群 网络社群 高校图书馆 学术明星


1 阅读社群与经典阅读推广

全媒体时代,人们对互联网的心理依存度越来越高,社群已然成为人们的生活方式之一。

早在20世纪30年代,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勒庞在《乌合之众》一书中就曾提出“自觉的个性被集体心理取而代之”的观点,认为组织化的群体一旦形成,群体成员自觉的个性就会逐渐消失,感情和思想的聚合会形成一个心理群体,在集体心理的作用下,成员的感情、思想和行为作为个体时完全不同[1]。而优化社群组织方式,可以避免社群成员对强势声音的盲从心理,提升个性表达的价值,从而形成高品质的社群组织。网络阅读社群是全媒体时代社会阅读娱乐化、电子碎片化的潮流中诞生的优化网络社群的一种尝试之道——从书籍中汲取智慧。同时,网络传播的互动性也使得阅读从传统的私人化行为演化为一种以互动和共享为核心的社会化行为[2]56,阅读社群由此兴起。

对阅读社群的研究也逐渐兴起。其中,Fister[3]的调查显示,参与阅读社群有助于了解人与人之间在生活方式和思考方式上的多样性,提升人们批判性阅读和思考的能力,增进人们在公共和私人两个领域的自我反思与成长;易林[4]和巫新秋[5]探讨了成人阅读社群和儿童阅读社群的典型个例;官文宾[6]对乡村教师和儿童阅读的社群模式进行了构建;纪中展[7]对“老纪读书会”的发展和未来进行了介绍,并对阅读社群的核心要素进行了总结;李桂华[8]33-40则试图把社群信息学和阅读推广融合起来;蔡骐[2]55-60对利用网络社群促进书香社会建设进行了论述,同时也对新媒体技术带来的时空降维、成本降维和内容降维等多维度攻击所引起的全民阅读幻象下的危机表示担忧,比如“浅阅读”大行其道、信息冗杂制造出更多的知识假象、人们过度沉迷网络导致现实世界交流缺失等。相关实践和理论研究表明,阅读社群是可行的,也是新媒体环境下极具优势的一种阅读推广方式,而蔡骐所担心的浅阅读问题则可以通过推广经典阅读来解决。信息井喷时代,出版内容良莠不齐,读经典就是择优而读并取信息时代的精华来滋养自己,这也是经典阅读推广的根源所在。

高校图书馆依托各种新媒体平台进行的经典阅读推广活动种类繁多,可谓是收效显著。如郑州大学图书馆的“读书达人秀”和“青椒书话”[9]、西安理工大学图书馆的“同班共读,经典共享”之读书交流演艺比赛暨阅读推广系列活动[10]、河南大学图书馆的“晨读经典”、深圳大学图书馆的“戏剧经典欣赏”、南京工业大学图书馆的“开放·分享·信任·传播——经典名著专题图书漂流”、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的“放眼世界·阅读经典·追梦未来”、哈尔滨商业大学图书馆“药学院师生经典诵读会”、安徽大学图书馆的“经典阅读知识竞赛”、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图书馆的“‘红色经典·读书感悟’征文活动”[11]和武汉工程大学图书馆的“周五影院”[12]等,通过多样化的形式促进经典阅读的推广。

阅读社群的及时互动、无限共享等特点与它的社会化属性相结合,决定了阅读社群可以发展成一种长效机制。阅读社群为图书馆界提供了探索读者与图书关联的一种绝好途径,但阅读社群的社会价值和在阅读推广方面的影响力尚未完全彰显。高校图书馆结合自身的平台、专业和优势,利用阅读社群来推广经典阅读是深度开展经典阅读推广的一种策略。

2 粉丝阅读社群在高校图书馆经典阅读推广中的应用

2.1 构建粉丝阅读社群

粉丝社群以明星或舆论领袖为中心,引发粉丝聚集,从而消费其输出的产品或价值观,比如逻辑思维、吴晓波书友会等[13]7。与其他类型的社群相比,粉丝社群更明显受到内容和情感关系的双重驱动。人们通常会因为一段文字喜欢上一位作家、因为一堂课而喜欢上一位老师、因为一首歌喜欢上一位歌手……在这种路转粉的过程中,明显体现出从内容到情感关系的升华。

利用粉丝阅读社群推广经典阅读,主要是利用学术明星的影响力和感召力,来引领学生的经典阅读行为,从而培养大学生热爱经典阅读的习惯。在高校构建粉丝社群模式,首先取得学校支持,以图书馆为平台,根据学校的院系与学科设置,邀请各学科热爱经典阅读、思想积极、乐于同学生分享阅读体验的专家组成社群领袖团队。鉴于社群领袖工作量比较大,而学科专家自己的科研和教学任务通常也比较繁重,图书馆应向学校申请为社群领袖的工作折算工作量,来促进学科专家参与经典阅读推广的积极性。这些学科专家通常是学生心中的学术明星,以他们为中心,引发热爱经典阅读的学生粉丝聚众,并在阅读经典的过程中引领学生接受其输出的价值观,这样就完成了粉丝阅读社群的基本构建。

“中大学人论著沙龙”[14]由中山大学图书馆特藏部策划,于2018年6月开始举办。沙龙每期邀请一两位中山大学学者携其新著或学术代表作做主题演讲沙龙,分享研究思想、研究故事和研究方法,并设有学生提问互动、主题访谈和听众互动的环节。“中大学人论著沙龙”反响良好,该案例就利用了学术明星的学术影响力和感召力。

2.2 运作粉丝阅读社群

社群领袖对社群活动要有长期的规划,在规划中对特定周期内的经典阅读推广的书目、经典阅读实施、二次社交、群规培训、粉丝过滤、粉丝福利等要素有详细规划。其中前3项在时间上是先后关系,也是粉丝阅读社群的主要内容;后3项则属于管理措施,对内容的实施起到协调和催化作用。

2.2.1 社群书目推荐

粉丝阅读社群稳定发展的核心因素是学术明星引导的、持续性的价值输出使粉丝之间一直保持较大的黏性,这也是社群的灵魂所在。学术明星通过实施经典阅读来输出学术或文化价值,经典阅读书目是这一过程中的核心要素。

一方面要参考学术明星个人生活中的阅读经验,推荐出各学科的经典阅读书目。另一方面一些阅读推广的专业组织也会定期推荐阅读书目,如全民阅读网阅读推广专业委员会[15]和图书馆报[16]等推出的阅读书目、以央视为代表的电视台评选出的年度“中国好书”[17]、知名出版社如三联书店的“十本好书”[18]、中华书局的“双十佳好书”[19]等评选书目等。此外,图书馆也有自己的借阅排行榜。图书馆要把各类型的社会阅读经验汇总整理,提供给学术明星参考。把个人阅读经验和社会阅读经验结合起来,更能传达全媒体时代经典阅读的特色,也更能彰显粉丝阅读社群的海纳百川。

2.2.2 社群价值输出

阅读社群是一种以“阅读文化认同”[8]33为中心的共同体,而非仅仅阅读活动或阅读者的集合。持续的有效阅读是粉丝阅读社群的首要任务,学术明星要在社群内不断为粉丝成员带来新鲜的观点、碰撞的思想火花和提供别样的阅读视角等,从指导学生认识经典阅读的重要性、欣赏经典的艺术魅力以及共同抒发对经典的感悟。

郑州大学外语学院官方微信“ZZU外院微讯”上设有“同读一本书”活动专栏,荐读图书有《宠儿》《林徽因传》《了不起的盖茨比》《傅雷家书》《纵横英语时空,畅游古今典故》《情商:为什么情商比智商更重要》等,既有文学经典,也有专业经典和心理学经典,贴合大学生的学习需求。每一期都有推荐老师的推荐语、作者介绍、扩展阅读等,《林徽因传》还提供了该期活动举行时河北电视台《读书》栏目对《林徽因传》的作者张清平的专访。推荐老师除了发起人徐承向老师之外,也邀请了一些院系里的老师,推荐语都是老师们的读后真情实感[20]。据活动发起人徐承向介绍,线下活动每一期先要求参与的学生交费30元,如果能够完成阅读、参与读后小组讨论、提交读后报告3项任务,不仅退还30元,还把当期的图书赠送给学生。“同读一本书”活动虽然没有采用“粉丝阅读社群模式”的称谓,实际上利用的正是学术明星的号召力,而且由于策划周全,内容丰富,长期持续举办,督促与激励结合良好等,也形成了持续性的文学价值和情感价值输出,因而引发学生的热捧,这些正是粉丝阅读社群的特征和期待中的效果。

除了常规的经典阅读活动安排之外,周期书目的敲定中可以参考社会时局特点,比如在著名作者的诞辰月举办作者专题阅读活动;在国庆、春节等重大或传统节日举办红色经典及传统经典的专题阅读活动;也可以结合学校或学院的发展,在校庆、院庆之际举办学科专题阅读活动;在教师节、记者节和护士节等职业节日举办职业专题阅读活动;在世界无烟日、世界人口日、世界地球日等环保节日举办环保专题阅读活动。鼓励社群与院系联合举办专题活动,充分利用时下的社会氛围,引导学生进行深入阅读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传播快和交互性是新媒体的优势,每一期的阅读活动前、活动中和活动后都应该有传播,如公告通知类的宣传、活动现场的影音记录和总结整理性的信息播报。这些既是对每一期活动的记录,也会成为未来活动的参考资料,同时也宣传了社群本身,有助于让阅读社群的价值观冲出社群,去影响周围的人。

2.2.3 社群二次社交

粉丝阅读社群内对于名著经典的共同讨论可视为一次社交,粉丝之间的线下活动与交好则可视为二次社交。多层次的社交不但可以增加社群的活跃度和粉丝的积极性,也能提高社群的凝聚力和黏性,让社群成员有更明显的团队和组织归属感,香港地区的一些高校读书会就采用定期聚会和网上讨论相结合的活动方式[21]。社群的线上讨论也可以采取学术明星引导的方式,对经典阅读、全民阅读和学科阅读等相关话题进行积极讨论,把经典阅读推广和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结合起来,既能够促使经典阅读的接地气发展,也能够锤炼社群的融合能力。

菲斯克在《理解大众文化》中这样描述粉丝:“粉丝是过度的读者,对文本的投入是主动的、热烈的、狂热的、参与式的。”[22]想一想影视歌明星的每一次粉丝见面会可能带来的狂热,就确定粉丝社群的线下见面会也是必不可少的。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多数学生很少有跟学术明星交流的机会,线下见面会就是要弥补社群成员中的这种专业学习相关方面的缺憾,而且学术明星看问题和思考事情往往高屋建瓴,在不经意的交流中所传达的信息和观点,都可能会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这既是对学生的鼓励,也可能是额外的启发。

当然,社群成员之间的社交也很有必要,社群应该鼓励成员适度社交,一方面是大学生活社交的纵向拓展和垂直延伸,另一方面能发挥同伴教育在阅读活动中的积极影响,使社群成员之间的感情得到深化。

2.2.4 社群规则培训

社群中的每一个人都是激活社群生命力的细胞单元,因此要对每一位社群成员进行一定的专业培训和指导。培训和指导可以由社群领袖引领,也可以邀请外来专家对社群的运作以及经典阅读推广进行指点,图书馆也可以派专门馆员协助维护社群以及进行社群培训。通过培训,社群成员能够更加了解社群成立和运行的意义,培养成员的主人翁意识,从而对社群形成一定的责任感,同时还能够减少社群运行中的理解性阻碍。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粉丝社群的首要规则就是确保活动及讨论主题与经典阅读相关,杜绝广告和闲聊,避免社群成为信息渣滓的过滤网。同时以点名、打卡等方式鼓励社群成员的积极参与,避免社群成为个别活跃成员自娱自乐的场地。社群成立伊始就要宣布自己的定位和群规,高定位和规则严格的社群还可能激发成员的团队自豪感。此外,还要根据社群中出现的实际问题,随时修订社群规则。

2.2.5 社群成员过滤

社群应该有门槛。招募热爱经典文化且有一定阅读功底的社群成员作为第一批成员,志愿加入社群。后期的成员招募则要设立门槛。门槛设定可以参考图书馆的读者借阅排行,以及对阅读推广活动的参与度来做一个量化计算。设立门槛的意义在于把仅有好奇心的人挡在了门外,让有需求的人和真正有愿望的人请进来,省去了社群内对成员的再次筛选。

其次要培养铁杆粉丝。邵明[13]10总结了社群的要素,把社群成员分为铁粉和用户,分别指代社群价值的信仰者与捍卫者和社群中的成员、参与者。社群成员一般不甘于在社群中做普通粉丝,都渴望有身份认可,如果能在群里有个“特殊身份”,参与社群的激情和动力会很大。身份的认同通过平时活动的计分以及积分来区分,也可以通过建立社群成员激励机制,对成员的阅读活动完成度、群内讨论活跃度、社群传播贡献度等进行统计,根据各项数据的综合测评,把成员分为VIP粉丝和普通粉丝两类,以达到培养铁杆粉丝的目的。同时赋予VIP粉丝一定的特权,比如VIP粉丝有提交阅读推广方案的权力、有发起二次社交活动的权力等。

2.2.6 给予粉丝福利

福利是前进的催化剂。经典阅读推广本来就存在难度高,爱好者聚合方式缺乏等问题,因此,对粉丝阅读社群成员的福利性鼓励就更显必要。社群粉丝对学术明星的偶像感首先来自学术仰慕,因此对成员的最好福利莫过于授课。当面授课是互动性最好的方式,结合社群成员和社群领袖的时间空当,定期安排线下授课及见面讨论会,对VIP成员签名赠书等。

此外还可以通过荔枝课堂等一些网络课堂平台进行网络课堂直播,这样能充分利用学术明星的授课时间,也能保证每一位粉丝都能够听到授课内容,像巫新秋倡导的那样,网络社群课堂可以推倒学校的围墙,让学习自然地发生。

线上和线下授课之外,对积极参与社群活动的成员要颁发荣誉证书,并专门组织颁奖表彰,通过对荣誉的公开的肯定,提升社群成员的社群荣誉感。参与经典阅读活动的次数达到一定数量,颁发经典阅读推广活动结业证书,并带领社群成员参与经典传承人或推广人之类的相关项目,借此对社群成员进行深度培训与指导,并在日常的校园文化建设中,鼓励社群成员发起及参与阅读推广相关活动。

2.3 粉丝社群的经典阅读推广模型

通过以上的论证分析,对粉丝阅读社群的模型构建如下图所示。

3 对经典阅读推广粉丝阅读社群的思考

3.1 明确社群目标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始终记得活动的主要目标是为了培养群成员的经典阅读习惯。因此每次阅读活动结束后,都需要进行检视复盘,查验是否达到预期目标,为下次活动提供借鉴。比如参与该期阅读的群成员态度是否积极,读后讨论是否有效,阅读体验是否愉快,是否对阅读主题有所感想,是否积极提交读后感想,是否积极期待下次的阅读安排等因素,都是可以查验的重要方面。为活动而活动,或者做了活动没有及时总结,都不利于后期活动的改进和升级。

粉丝阅读社群的经典阅读推广模型图 

3.2 争取多部门合作

从机制层面而言,粉丝阅读社群的发起人最好是高校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在论证完善的基础上,争取得到学校管理层和院系管理层的支持,邀请符合条件的各学科学术明星担任社群领袖,在平台、书目和书籍提供上,图书馆承担主要责任并起到管理协调作用,并联合国内经典阅读推广委员会等专业组织开展校际联合,通过活动得到相关组织的专业指导,以塑造品牌项目的决心去做好粉丝社群。粉丝阅读社群并不局限一个社群,也可以是社群群落,像郑州大学外语学院的“同读一本书”一样,每个院系都可以根据需要组建自己的粉丝阅读社群,这样更有针对性,或鼓励学生参与某个粉丝阅读社群。同时,社群活动中学校、院系和图书馆的多方协作,能够为社群活动中的二次社交扫除障碍,为实施粉丝福利和培训做好铺垫。

政策层面上,在学校、图书馆、院系三方联合的基础上,拟定一定的基本政策或规章制度,使粉丝社群开展活动之时有法可依,有政策保障。社群工作更容易得到院系、图书馆及学校管理层的联合支持,成为官方承认和支持的品牌项目。

3.3 重视新粉丝的招募

新粉丝的吸纳是粉丝阅读社群发展的一个要点,因为粉丝阅读社群队伍的不断扩大,意味着身体力行推广经典阅读的队伍在不断壮大,有利于扩大经典阅读推广的影响力。第一批粉丝通过志愿报名的方式来招募,之后的粉丝吸纳可以采取群成员推荐与志愿报名相结合的方式“广泛撒网”,重点捕捉符合社群标准的“鱼”。

新粉丝入群之后,要有引导机制,引导新粉丝快速熟悉群规和运作并积极参与其中。这个过程可以通过社群培训进行,也可以通过老成员带新成员的方式灵活进行,积极发挥同伴教育的优势。

3.4 提供愉悦的阅读体验

粉丝阅读社群氛围宜动静结合,组织活动时的讨论要气氛活跃、踊跃发言,在活泼中传递社群旺盛的生命力,但也要留出一些安静的时刻,免得信息过量骚扰到成员的正常网络活动。阅读社群虽然是一种弱连接的捆绑,却往往更容易实现人们在情感上、认知上甚至是价值观上的一致性。这种精神共振的渴望自古有之,“千金易得,知己难求”就是历史上最深刻的记录。因此,阅读社群中通过精神共振能产生深刻影响力。

愉悦的阅读体验还体现在粉丝社群活动的非功利性。与课堂阅读小组不同,阅读社群的终点不是论文或者考试,而是不断开始的新对话,兴趣性大于目的性。

3.5 构建宽容的社群文化

“每当你想批评他人的时候,记住,这世上并非所有的人,都曾拥有过你所拥有的那些优越条件。”菲茨杰拉德在《了不起的盖茨比》[23]的开场借尼克之口抛出“宽容”这个观点。尊重他人的经历,因为经历不同,对同一件事情的看法不同是很自然的,各执一词或许是最真实的思想呈现,也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社群成员对学术明星的学术仰慕,不能成为学生思想的羁绊,反而要借助这种信赖,放飞学生思想的翅膀,积极引导学生一起追求更优秀的思想境界。阅读社群应该是一个富有包容性的环境,是滋养和拥抱各种不同观点的地方,是一个理想的自由地。



参考文献

[ 1 ] 勒庞. 乌合之众[M]. 刘泽刚,译. 长春: 吉林大学出版社, 2017:16-20.
[ 2 ] 蔡骐. 网络社群传播与社会化阅读的发展[J]. 新闻记者, 2016(10):55-60.
[ 3 ] Barbara Fister.“Reading as a Contact Sport”Online Book Groups and the Social Dimensions of Reading[J]. Reference and User Services Quarterly.2005, 44(4):303-309.
[ 4 ] 易林. 伦理自我与公民意义: 一个阅读社群的文化实践[J]. 社会科学, 2017(12):68-78.
[ 5 ] 巫新秋. 社群学习: 让学习自然地发生——以互联网+绘本阅读课程实践为例[J]. 人民教育,2016(10):24-27.
[ 6 ] 官文宾. 阅读为支点, 社群助成长[J]. 当代教育家,2017(5):73-74.
[ 7 ] 纪中展. 阅读社群如何做[N].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15-11-06(9).
[ 8 ] 李桂华. 阅读社区研究: 阅读推广视角的社群信息学研究实践[J]. 图书馆论坛, 2017, 37(7):33-40.
[ 9 ] 姚武: 致力经典阅读推广 打造特色文化品牌[N].图书馆报, 2017-04-21(A13) .
[10] “同班共读 经典共享”读书交流演艺比赛暨阅读推广活动表彰大会举行[N]. 西安理工大报,2016-11-26(03).
[11] 大学生阅读委员会、阅读与心理健康委员会. 关于“高校阅读推广活动优秀案例”征集获奖名单的通报[EB/OL]. (2014-10-15). [2018-05-22]. http://www. lib-read. org/news/noticeshow. jsp?id=1256.
[12] 高校图书馆用经典电影推广阅读[N]. 武汉晚报,2017-04-12(14).
[13] 邵明; 胡化立. 粉丝经济 社群这样玩[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7:7-10.
[14] 特藏部. 开卷:中大学人论著沙龙【第一期】.中山大学图书馆微信公众号: 2018年6月20日[2018-09-06].
[15] 全国大学生经典阅读征文荐书榜(2016)[EB/OL]. (2016-11-30). [2018-05-22]. http://www. libread. org/book/bookshow. jsp?id=186.
[16] 推广经典阅读, 打造基础书目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2012年工作会议在太仓举行[N].图书馆报, 2012-06-22(A01/32).
[17] 世界读书日, 央视揭晓2015中国好书[N]. 衡阳晚报, 2016-04-25(A07).
[18] 孙海悦. 三联书店评出“2016年度十本好书”[N].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2016-12-01(3).
[19] 章红雨. 中华书局推出2016年度好书[N].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2016-12-12(3).
[20] 同读一本书. ZZU外院微讯: (2016-03-24, 2016-04-02, 2016-04-09, 2016-05-13, 2016-06-08,2017-04-02). [2018-12-20].
[21] 侯君洁. 香港地区读书会的发展及其启示[J]. 大学图书馆学报, 2015, 33(6):66-71.
[22] 约翰·菲斯克. 理解大众文化[M]. 北京: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6:163.
[23] 菲茨杰拉德 F S. 了不起的盖茨比[M]. 沈阳: 辽宁人民出版社, 2013:1.

* 本文系河南师范大学青年科学基金“高校经典阅读推广研究”(项目编号:2015QK58)的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介绍:姚玲杰,河南师范大学图书与档案信息中心副研究馆员,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经典阅读推广。

汲古求新
学术纪念与交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