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疗愈童年创伤造成的强迫性重复?

情感   2024-12-06 21:05   江苏  


01


创伤事件显然会导致某种创伤性的结果,但严格意义上来说,创伤事件也并不总是会导致某些严重的心理、精神方面的问题或障碍。


据不完全统计,有大约10%-15%的人在经历创伤事件后,会出现(比较严重的)创伤性的后果,即所谓的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此外,从创伤的分类来看,人为的、重大的创伤,以及特别是在生命早期反复发生的创伤,即我们所说的童年期创伤,最容易导致创伤性的结果。

这里可以看到,创伤性结果与创伤性事件发生的严重程度与时间(持续性或人生阶段)有关系。因此,美国心理学家诺·泰尔,就在此基础上对创伤进行了分类,分别称为“泰尔Ⅰ型”和“泰尔Ⅱ型”。


“泰尔Ⅰ型”创伤,首先多发生在成年人身上,或者说多在成人时期发生;其第二个特点就是,创伤基本上是偶然发生的,可能一生就发生一次。


在创伤发生后的时间里,严重的可能会出现PTSD的后果,稍轻一点的会出现惊恐发作、失眠等各种不良身心体验一般情况下,个体创伤反应的强度,经过一段时间会慢慢降低,所以我们也叫它“简单型创伤”。

而“泰尔Ⅱ型”创伤为“复合型创伤”,和Ⅰ型创伤相比,它常常发生在儿童时期或生命早期。


强调这个特点是因为,在儿童时期发生的这一类创伤往往不是偶然的,而常常是人为的,有时候甚至不仅仅是人为的,还是蓄意为之的。


比如在一个家庭中,孩子的父母可能会由于性格不好、受教育程度不够或者家里经济状况比较差等原因,把自己内在的愤怒、卑怯、羞愧等一些“恶”投射在孩子身上,

因为孩子是最好欺负的,且逃无可逃。

像这些虐待、贬低、情感或躯体上的忽视、疏远等,虽然通常发生在意识层面,但有时候就是有意为之。


显然,泰尔Ⅱ型的创伤就是我们所说的童年创伤。而这个系列文章则首先探讨、认识和理解童年创伤(经历)如何影响我们的成年生活,从而在深入、完整认知童年创伤的基础上,避免受过的创伤让我们变得更糟,并最终重获心理修复力,进而实现更好的现实生活。


同时,还可以利用我们的知识来预防创伤的发生。

所以,修复童年创伤,让我们从自我觉知开始。


02


前一篇文章中,我们提到2002年美国圣地亚哥疾病控制中心所做的一个关于童年期创伤与成年后身心问题或障碍的关联性研究,并简单介绍了研究所总结的童年期虐待和家庭功能失调的八个主要类型。这里我们进一步做一个比较具体的阐述。


其中,三类童年期虐待包括:


(1)反复发生的躯体虐待


躯体虐待是指身体上受到他人的攻击、伤害。

不可否认,这在现实中并不鲜见。尤其在我们的文化中,并没有绝对禁止对孩子进行躯体虐待,相反,甚至有“棍棒底下出孝子”的说法。


但是首先,我们同时也要看到,如果以父母打孩子这件事情为标准的话,那么基本上,我们大多数人都被自己的父母“虐待”过,因此要考虑文化和现实层面的差异。


其次,国内心理学家对服刑犯人所做的研究发现,尤其是在那些犯有严重伤害的刑事犯人的童年时期,几乎百分之百有经常被父母打过的经历。

所以这里,我们对躯体虐待要有一些新的理解或标准。


所谓“躯体虐待”,非但要有身体被伤害的情况,且父母或成人的攻击不是徒手,而是使用可能会致伤、致残的工具。那么,传统的鸡毛掸子或者竹尺可能还不算典型的工具。当然,这不是绝对的说法。

此外,没有任何工具,拳打脚踢同样会对孩子造成严重的躯体伤害。

(2)情绪、情感虐待


这是指(父母)在情绪、情感上否定、贬低、羞辱孩子。


显然,这种情况在我们的中国文化中很常见。可以说,在父母对孩子的各种虐待行为中,情感虐待是最常见的。比如,所有孩子都讨厌的那句话——“别人家的孩子”就是典型的情感虐待。这可能与代际创伤的传递有关系。

可以看到,这种创伤和文化密切相关。我们的父母,尤其是上世纪中后期经历过艰难困苦的那几代人,似乎都有一种贬低自己孩子甚至情感虐待孩子的倾向。


同时,在不同的民族、文化和时代背景下,其发生的严重程度也不一样。总体而言,在我们国家,(躯体)虐待孩子、攻击孩子、伤害自己孩子的程度还是比较轻的。



(3)性虐待(性侵害)


它是指反复发生的性创伤经历。


在所有的创伤中,性创伤有着非常独特的特点,因为性创伤的受害者非但不能像其他受到创伤的孩子那样得到支持或帮助,反而经常在文化或现实中被歧视和羞辱。


关于性创伤经历,这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数据,会帮助我们去理解,有的人现在出现心身问题或障碍的一个重要根源可能是和性创伤有关。


性创伤的发生率实际上是非常高的,全球都是如此。一个此前发布过的、比较权威的数据指出,女性在未成年之前,有过性创伤经历的比例大概占15-20%。

男性也并不是性创伤犯罪的幸免者,同样有数据显示,男性当中有大约5-10%的人,在未成年之前有过性创伤经历。

这确实令人震惊和不可想象。

而我们之所以没有发现生活中有那么多有过性创伤经历的人,首先因为这是一件羞于启齿的事情,90%以上有性创伤经历的女性是不会报案的,而男性更不会告诉任何人,包括自己的父母。


其次,这些听起来令人难以置信的数据,可能就会引出到底什么样的行为算是性虐待(性侵害)或者性创伤的问题,也就是关于性创伤行为的界定。后面关于童年期逆境体验的文章会对此进行阐述。



03


五类家庭功能失调包括:

家庭里有人坐牢;母亲被暴力虐待;家庭里有人酗酒或者药物滥用、吸毒;家庭里有人患有慢性抑郁、精神障碍或者有过自杀行为;童年期至少失去一位直系亲人。

这些童年期生活事件的发生,通常意味着这个孩子生活在亲密关系缺失的环境中,可能经历过暴力威胁或者情感忽视。


讲到这里补充一点,就是除了这三类童年期虐待和五类童年期家庭功能失调,实际上还有两类也是非常常见的童年期创伤经历。


 (1)情感忽视


我们知道,每一个孩子都需要被关心、被爱和被在意,但是,如果家里人因为主观或客观的原因没有去关心他、爱护他、关注他,或者说没有人让这个孩子感觉到自己是被爱的、有价值的,这就叫情感忽视。


(2)躯体忽视


当一个孩子特别需要成年人即时的关注、爱护和支持,能够给到他安全感——比如身体不舒服、生病或者脆弱的时候,即需要家人特别是父母的陪伴和照料——的时候,如果父母疏于陪伴和照顾,就称之为“躯体忽视”。



04


提到童年创伤,熟悉心理学的读者对“今天的我们由过去的经历塑造”这句话一定不陌生。那么,那些我们记不清的遥远的童年经历,真的能影响现在的我们吗?


不论你是否相信,那些在童年时期发生在我们生命中的大事小情,到现在依然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当下的生活。更不用说那些被称为“童年逆境体验”的创伤经历,在很大程度上,它们就是我们现在过得不好的根源,或者说在我们成年后,它们会通过某些心身问题或症状表现出来。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我们会陷入

强迫性重复。


它是指人们总是不由自主地重复童年的创伤性体验。而所谓的“不由自主”,简单来说,就是我们不知道为什么总是控制不住自己,不断地去做那些在外人看来没有必要、毫无意义甚至是自找痛苦的事情。


比如,一位来访者

小的时候,因为妈妈长时间处在抑郁状态,所以没有得到很好的照顾。成年以后,他总是和那些受苦的女性交往。这样,他就重复了小时候希望自己能够去照顾母亲的愿望,同时也重复体验了那些痛苦。

另一位

女性来访者找了很多男朋友,但总是被渣男劈腿。

我们发现在她小时候,她的爸爸就因为外遇离开了家。那么显然,她在重复着过去受到的伤害。


这些人仿佛遭受了某种魔咒,不断地在成年后陷入自己小时候遭遇的境况中,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强迫性重复”。



05


强迫性重复是心理学大师弗洛伊德提出来的。

弗洛伊德在观察一个2岁小孩做游戏时发现,在一些不愉快的经历之后,他总是会反复地制造同样的机会,让自己在不断重复中变得能够掌控事态的发展。


弗洛伊德认为:

如果没有整合或者消化好创伤,那些被压抑下去的情绪、情感,注定会变成当下经历被重复出来。

同时,人们进行强迫性重复的动机是为了掌控。也就是说,很多人在梦中或者现实中不断地重复过去痛苦的经历,其实是努力想要掌控过去,试图去重写自己的历史。所以,这些人表面上像找虐般的让自己重复,实际上是为了改变。


或者说,正是因为感受到那些经历带来的痛苦,我们的潜意识才有一种想要回到事情原初状态的渴望,希望能够变被动为主动,掌控那些我们年幼时无法控制的事情,即改变最后的结果。


显然,动机虽好,但现实是过去已经发生,我们改变不了。所以,这种重复反而会变成创伤性体验。

也就是说,虽然现实情境和小时候经历的并不相同,但在童年创伤发生后,一直没有被看见、被抚慰的愿望和情感,再次被激发出来,从而使得我们的潜意识做出了重复的选择。这最终导致我们没有掌控或改变过去,反而被过去掌控,结果自然不好。


06


强迫性重复为什么停不下来呢?

这里面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其中第一个原因是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症状之一——过度警醒。

简单来说,它指的是我们感到危险时的过度敏感和过激反应。

对我们人类来说,在已知的痛苦和未知的焦虑之间,过度警醒的个体往往会选择已知的痛苦,甚至可能会觉得已知的痛苦才是正常的和更安全的。这种选择可能是物种进化所带来的本能反应。但事实上,这会让人们遭受更多的痛苦,进而继续巩固过度警醒的状态,重复熟悉的痛苦,然后慢慢地形成恶性循环。

当某一个刺激(所谓的“扳机点”)出现,童年有过创伤、过度警醒的人,往往会立刻重新感受到创伤事件带给自己的诸多情感、心理或生理上的反应。


比如,一个小时候被妈妈抛弃过的女孩子,长大后谈恋爱了,只要她感觉到一丝恋人可能会分手的信号,就会做出非常强烈的行为反应,甚至可能主动切断与对方的联系。因为这样是自己抛弃了别人,而不是(又)被别人抛弃。

或者,她会变得一惊一乍、过度痴缠,总是不断地问对方,你是不是不打算要我了?你还爱我吗?

很不幸,这种行为本身就会促使对方受不了而离开。

于是,她会觉得自己的感觉没错,得到了验证,并因此更加深信自己过度警醒的反应。这样一来,今后她会变得更加敏感,更容易采取相似的方式去处理相似的问题。

第二个原因是过于“自责”带来的。


中国文化很推崇自省,要“吾日三省吾身”。但过于自省而产生的自责,通常不一定会给我们带来正向的力量。

尤其是那种不分青红皂白的自责,总是把受苦归因于自己有错。


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这样做?实际上,在痛苦的体验中,自责会帮助他们感到自己仍然有一丝对命运的掌控力,从而能够回避那些彻底的无能为力的感觉。比如,遭遇过家庭虐待的孩子往往很容易自责,他们不会认为是父母不好,而是认为一定是自己做错了什么,才会让父母生气。

从潜意识的层面来解释,对于这些受到虐待的孩子来说,通常他们需要把过错揽在自己的身上,因为他们需要(保持)体验到自己的父母是好的,而只有这样,他们才能获得一种有所依靠的感觉。


此外,正如前面所说,自责可以让自己感受到一丝对命运的掌控感。这在潜意识层面的解释是,只有相信首先我有错,然后我才可以去改变我的错。而只要自己变好了,虐待可能就不存在了。

同时,这也是

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知道只能改变自己,改变不了父母。


所以,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往往也非常容易遭遇家庭暴力,并且因为他们遭受过童年的创伤,依然会觉得这是自己的错,从而不会选择离开伤害自己的人,直到悲剧不断升级,形成新的创伤。


可以看到,通过把遭受的痛苦归因于自己有问题,从而使得个体得以感受到“只要我的问题解决了,创伤就不会再出现了”这样的幻想。


这也是受害者希望感的主要来源,但同时也会因此形成习惯性的自责,且因为这个注定会落空的希望感会带来更大的伤害,导致他们通常会更加自责。


07


那么,我们的人生就这样被注定了吗?我们还有改变的机会吗?

当然有。因为

童年经历既给我们带来了强迫性重复,也给我们带来了一种宝贵的心理能力或机制——心理修复力。

它是指个体适应压力和逆境的能力,能让我们从童年的不幸和创伤中幸存下来,帮助我们承受打击并走出阴影,让我们可以继续生活和提升自己。

如何获得这种修复力,并摆脱童年创伤对现在的影响,就是我们这个系列文章要解决的问题。

这里首先和大家分享三种解读负面经历的自我觉知方式,来感受一下心理修复力的力量。


第一种方式,把“向内的变成向外的”

也就是说,你要告诉自己,坏事(创伤)的发生不是我的错。


第二种方式,把“总体的变成具体的”,

就是我们要这样想:这个负面事件只是一个独立、单一的事件,并不暗示我的人生就大错特错了。


第三种方式,把“永久的变成暂时的”,

就是坚信眼前这种糟糕的状况是暂时的、是会变化的,并不注定自己会一直这么惨下去。


这三种解读方式会极大地改善我们的心理状态。如果你愿意从现在开始,那么在发现自己遇到一些难题的时候,可以尝试着去使用它们。


转载自公众号翊心心理(yixinxinli2015),作者翊心。

------------kaisenxinli------------




【公开课文字稿】Emily Peng:体感创伤和抚触治疗如何为身体的自愈力开路?

国际体感创伤治疗师Emily Peng,基于10多年身体治疗研究和临床实践经验,教你整合与深化自己的存在状态,更有创造力和弹性地帮助来访者从与疾病对抗走向同盟,走出创伤迷宫,获得真正的复原力。限时特惠299元×永久复听,欢迎戳“阅读原文”报名。


以往很多聚焦于身体的疗法,都没有明确地处理核心的躯体机制,以致来访者很难将可怕经历真正转化和疗愈,治疗师的工作也因为未触及核心而如履薄冰,而体感创伤疗法和抚触治疗弥补了这一不足。


它基于神经科学、依附理论、动物行为等前沿的创伤科学研究,是北美主流心理治疗的重要疗法,改变了整个创伤治疗领域。它强调对来访者躯体的观察、引导和把握,帮助来访者塑造躯体的、感知的情感和状态,其疗效获得了大量临床实证研究的支持。


好书推荐:《家庭的伤痛与疗愈:刘丹博士的家庭咨询课》。知名家庭咨询专家刘丹博士心血力作。赵旭东、陈向一、孟馥、曾奇峰、施琪嘉、赖杞丰等心理专家联袂推荐。


深入探讨中国家庭特有的热点现象、典型问题和复杂困境,立体呈现个体从成人、新婚、有孩子、孩子离家到生命晚期的家庭足迹,细数家庭每个发展阶段的任务、挑战及应对方式,帮你看见家庭背后的爱和力量,疗愈家庭带来的伤痛,借助家庭的资源真正活出自己。

心累,告别心理出版,正版好书12元起包邮

开森心理
世上最美好的事,就是活出你自己。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