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24年11月12日,著名出版家、原新闻出版署副署长兼国家版权局副局长刘杲同志在北京逝世,享年九十三岁。
刘杲同志在领导岗位上直接见证和参与了改革开放以来出版事业的发展和创新进程。退居二线担任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会长和中国编辑学会会长之后,他仍十分关注出版业发展和改革的重大问题,积极致力于编辑出版学的研究和学科教育。在确立编辑出版学的学科地位,促进学科建设和发展上做了大量工作。本报今日推送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石峰等同志专为本报撰写的回忆文章,以表怀念。
我的老领导刘杲同志走了。他走得那么突然,因为10月23日他还给我发了他当天的照片,我还给他回了一条“好精神啊!”。11月6日早上他给我发了最后一张问候的图片,没想到,6天后竟阴阳相隔。他又是走得那么悄无声息,没有告别,也没有追悼会,以至于连个讣告都没有看到。
我与刘杲同志最后一次见面还是在2022年的春节前。那年1月10日,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邬书林约我和夫人刘菊兰去拜望刘杲同志,同行的还有版协的陈宝贵同志。那天刘杲同志兴致很高,我们谈得很欢畅,而且留下了几张珍贵的合影。我们刚离开他家,他就给我发了条微信:“你们刚离去,大门‘咔嗒’关上,我不禁热泪盈眶。”我瞬间眼睛湿润了,我马上发微信安慰他:“刘杲同志,以后我们会经常来看您的。”当天他写了首诗:“重聚——寒舍稀客分外亲,深情故旧一家人。喜因重聚悲因别,老泪盈眶迅转身。”后因疫情一直不能去看他。今年春节前以及7月他住院后,我和刘菊兰几次要去看他,他都婉拒了。每当这个时候,我的脑子里就会出现“大门‘咔嗒’关上,老泪盈眶迅转身”的画面。尊敬不如从命吧。
我和刘杲同志相交有半个世纪了。1973年他刚从“五七”干校回来,分配到国家出版局,他在研究室,我在出版部。
我们开始接触不多。1982年我当文化部出版局办公室副主任兼分党组秘书,他是副局长,主管业务,是我的直接领导。1986年成立新闻出版署,他是副署长,我还是在办公室为领导们服务。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是我国出版事业面临情况最复杂的时期,要妥善处理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也是出版业困难最多的时期,印刷条件落后,出版周期长,纸张短缺等。但是,这个时期出版事业却取得了长足发展,不但很快解决了“书荒”问题,而且实施了多项重大出版工程。我见证了这个过程,见证了刘杲同志对改革开放的坚定信念和坚强党性,见证了他处理复杂敏感问题的能力和智慧,见证了他忘我的工作精神。我长期在他身边工作,他言传身教,我耳濡目染。他是我的榜样,他是我终身的良师益友。
1979年4月国家出版局根据党中央关于“尽快着手,组织班子,起草版权法”的指示,成立了版权法起草小组,从调查研究开始,刘杲同志就参与其中。我国版权事业从无到有,从初创到建立比较完善的著作权法制体系,可谓步履维艰。其间,有人对版权管理有不同的认识,我记得有一次国务院讨论版权管理体制问题,引起了争论,有人认为版权由新闻出版署统一管起来即可。刘杲同志当场旁征博引,反复说明新闻出版管理与版权管理的不同属性,最后终于说服了在场的领导,决定设立国家版权局,确立了与新闻出版署一个机构两块牌子的管理体制。在版权立法过程中,围绕“合理使用”“强制许可”“软件保护”等问题,也争论不休。经过多方的努力,1990年终于颁布了新中国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
刘杲同志作为时任国家版权局副局长,对版权事业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中国著作权事业“从蹒跚学步到阔步向前,走过艰辛,走向辉煌”,凝结着多少刘杲同志的思想、智慧和心血啊。他在他的《著作权工作笔记》的《自序》中有这样一句话:“如今我年逾九十,脱离实际工作很久。可是著作权事业一直在我心中。”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今年10月26日,他给中国版权协会理事长阎晓宏发了一条微信:“我还有十几本《著作权工作笔记》,请在方便时着人来取走。留在版权协会也许有用。”这十几本笔记浸透着他对著作权事业的情感和心血,可以说这是刘杲同志留下的珍贵的“著作权思想遗产”。
刘杲同志也是一位诗人,很多人不知道,因为他从来没有公开表现出来。其实他10岁时就开始学写诗了,“星——夜降临了,天边出现了那颗星星。童年,在故乡,在母亲的身边,我第一次认识了那颗星星……”。2022年9月,他自己摘录印制了一本《刘杲诗词习作摘录》,收集了300余首诗词,有新诗,也有旧体诗。他自己说这只是“摘录了大约一半”。从1941年开始到今年他从医院出院写的《回家》,诗词始终伴随着他。“诗言志”,他以诗词寄托自己的思想感情和意志品格。
1959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满怀深情地写了一首诗:“入党——日月朗朗,江山苍苍。一心向党,热血满腔。”说出了他一个热血青年,如日月不改、江山难移一样一心向党的誓言。2021年5月27日是刘杲同志九十大寿,他赋诗一首:“九十初度——愧怍平庸岁月驰,人生俯仰引深思。少年高诵大鹏赋,皓首低吟龟寿诗。远路多艰忧国日,春晖寸草感恩时。夕阳老树长江浪,新叶芳林千万枝。”既有对自己人生的反思之情,又有对年青一代的寄托之心,读来感慨不已。刘杲同志虽然年事已高,但仍心系国家大事。2022年6月5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他当即赋诗:“欢呼——纵览太空风景殊,中华儿女上征途。神舟一箭九天外,老朽追随振臂呼。”他对老年生活始终充满着乐观,2023年4月23日春暖花开时节,他写了:“今朝——夜来无恙喜今朝,碧草红花细柳条。日丽风和天佑我,小园策杖且逍遥。”这是一个多么优雅的画面。
刘杲同志还写了不少山水诗,寄情于田园山水间。早年的如《金山大队》,写于1961年,“和风拂面步履轻,桃李争妍看不羸。喜看麦穗三月黄,笑指杨柳一望青。聪明勤劳皆人杰,增产丰收岂地灵。沙子岭上红旗舞,此地春色最有情。”1996年他游览海南岛,激情赞美祖国的大好河山。他写了:“万泉河——北国千里正冰封,琼海四野郁葱葱。盈盈万泉河中水,淡淡白石岭上风。”还写了:“三亚湾——大海无垠浪滔滔,一洗平生案牍劳。晚暮心思淡似水,沙滩袖手闲观潮。”这一年他65岁,面对无垠的大海,一句“一洗平生案牍劳”,道尽了他操劳一生、退出领导岗位后的释怀之情。
写到这里,两眼模糊,悲从中来,不能自抑。
刘杲同志安息吧!
(作者为原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
编辑:刘子靖
● 深切缅怀刘杲同志
最近更新了微信版本的人,大家很难在杂乱的消息列表里找到我! 其实只要简单的几步操作,将我置顶起来——
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微信矩阵
↓看看更有针对性的细分领域↓
版话儿
版人版语
传媒瞭望
发行观察
广电家
好书品读
印业独家
中国农家书屋
中国出版
↑喜欢我,就点开二维码图片并识别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