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瓦斯传感器误报警是煤矿安全监控系统中的一个常见问题,其可能的原因及相应的处置措施如下:
常见原因分析
一、技术缺陷
传感器或分站本身技术缺陷:
传感器电桥电阻无故断开。
传感器的转换电路运行过程中出现故障。
传感器航空插头连接不良,或者长时间使用后松动。
井下监测设备临时停电后恢复送电瞬间,过高的电压电流引发误报警。
主传输线路接线盒接触不好,导致误报警。
传感器设计不合理,在接通电源后瞬间达到高值。
接入没有联检报告或与现有运行监控系统不配套的传感器。
通信线路故障:
传感器电缆以及主通讯电缆刮断引起短路。
瓦斯传感器线路回收、延伸不当导致信号短路。
传输线接触不良或分站时而正常时而不正常,导致虚假信息。
电源问题:
监测分站以及瓦斯传感器供电电源出现问题和波动。
供电电压值偏高,而接地线接地不可靠,分站供电电源箱的内外接地不良好。
分站备用电源故障,如铅酸免维护电池安装不规范,内外接地不可靠。
其他装备原因:
监测接线盒进水、接线柱锈蚀氧化等,影响数据输送。
甲烷传感器安装在不适宜的环境,如发热量大的机电设备上方或变频设备附近,受电磁场干扰。
二、人为因素与操作不当
甲烷传感器维护不当:
甲烷传感器受到摔、碰等猛烈震动。
甲烷传感器进水、受潮,未及时干燥处理。
甲烷传感器长时间使用未进行检定或校准,导致量程偏移、精度不准确。
员工操作不当:
监控设备以及线路受到挤压、碰撞、拉扯以及进水等现象,导致传感器震荡、线路粘连。
在挪移传感器过程中强行拽拉传感器电缆,导致航空插头接触不良。
监控电工检修线路时接近振动频率与瓦斯传感器监测报警值频率相同。
管理不善:
对监控设备缺乏足够的宣传教育,员工保护意识薄弱。
监控系统牌板管理不善,线缆标识牌缺失或不明确,导致线缆错接。
传感器调校、维修工作质量不高,零配件进货质量检测不严。
处置措施
一、规范现场技术管理措施
严格按照技术与管理要求进行监控系统设备安装、调试、管理和维护:
遵守《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和《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等相关标准。
确保监控系统分站、传感器等设备有20%且符合技术与质量要求的备用量。
每周进行断电试验、调校甲烷传感器,并测试瓦斯断电闭锁功能。
加强监控系统牌板管理,明确线缆标识牌,避免线缆错接。
监控系统线缆铺设尽量使用整段电缆,少用接头或接线盒,不合格接头、接线盒要及时更换。
传输电缆老化和受潮时要及时更换,确保电缆悬挂规范,避免淋雨和人为破坏。
甲烷传感器安装在湿度大的环境时,使用一个月后必须升井检修,进行干燥处理、检定合格方可使用。
采掘工作面监控电缆与电力电缆间距应大于100mm,监控电缆之间的间距应大于50mm,避免信号干扰。
加强监控系统相关工作人员的培训教育工作:
确保工作人员正确操作监控系统的各类设备和软件。
在传感器挪移过程中做到轻挪轻放,严禁碰撞和强行拽拉传感器电缆。
针对具体故障采取相应措施:
传感器或分站故障时,及时检查、维修和更新。
通信线路故障时,及时修复或更换受损线路。
电源故障时,确保监测监控装备安设专用电源、专用开关,并规范安装备用电源。
二、完善管理制度与明确职责分工
建立瓦斯超限上报管理制度:
严禁将“瓦斯超限事故”作为“误报警”上报,一旦发现按隐瞒事故加倍处罚。
细化管理责任,将责任分解落实到相关科室、区队和责任人。
提高传感器的调校、维修工作质量:
加强零配件进货质量检测。
各类瓦斯检测仪器按期送仪表检定中心进行鉴定。
加强日常管理与宣传教育:
做好传感器的日常维护、防热、防潮和除尘工作。
教育所有员工爱护监控设备,避免人为破坏。
制定瓦斯超限事故和瓦斯传感器误报警追查处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