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一种中式审美

文摘   2024-11-15 12:11   湖南  

中国 • 手艺文创生活平台
长按二维码,关注手艺门


每个人

都具有创造的潜能

再小的手艺,也有自己的价值

让世界看见你

无限可能

 

来源:中式居住美学   微信号: gh_2097addb623c

图文版权归属原作者,仅限交流学习




若说留白是艺术的至高境界,那么“清”便是中国文化的最高级审美。水墨清淡,器物清雅,山水清音,禅院清幽,心灵清净。

千百年来,“清”早已融入中国文化的深处,成为一种审美意趣,更是一种人格修养,一种生命境界。


清,是一种意境美
“清”之美,正是中式审美的灵魂所在。它如一泓山泉,简朴素雅,韵味悠远。中国画中常见的黑白水墨,寥寥数笔,却能勾勒出空灵的妙境,让人静静体味其中的幽深。

观齐白石的虾,可感受水的清澈;赏徐悲鸿的马,便能捕捉风的速度。宋代的陶瓷更是清之极致:汝窑的“雨过天青”,温润如玉,纯净中透着温雅,而定窑的白瓷,色调柔和素净,简约而动人。

“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在中国人心中,山水的清幽远胜于任何音乐。江水的清澈,青山的幽远,清风明月,林泉清寂,这一切,既是自然的美景,也是清雅脱俗的精神象征。


清,是一种生命的境界
中国文化博大包容,而“清”是其中的核心。儒家讲求清正,佛家注重清净,道家追求清澄——从中不难看出“清”所代表的生命境界。

陶渊明归隐田园,与菊花为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淡泊从容地过着质朴的生活;苏轼在风雨里吟啸而行,心怀清欢,任何烦忧皆能随风消散。他曾言:“人间有味是清欢”,只要内心清净,处处皆是家园。

滚滚红尘中,唯有将心归于清明,才能活得洒脱自在,不为俗事缠身。正如古语所言:“心无挂碍,人生处处皆桃源。”让生活多一分清净,便能在平凡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诗意与安宁。


清,是一种生活的态度
清雅之美,还体现在生活的点滴里,成为一种简约从容的生活态度。宋人林洪的《山家清供》中记载了许多清淡之味,比如“槐叶淘”,槐树的嫩叶捣汁和面,煮熟漂凉,青绿碧透,食之沁人心脾。

苏东坡的“荷包鱼”“萝卜羹”,杨万里的“带露酿梅”“敲雪煎茶”,从名字便能感受到诗意。这些清食不在于精致昂贵,而在于清雅之意,是生活闲情的呈现。

生活中若能心存一份清净,无论时光如何流转,都可自得其乐。春踏青,夏品瓜,秋观叶,冬赏雪,与四时相伴,过最朴素的日子,饥来食,困则眠,自然坦然,这才是真正的清欢。


清,是极致的中式美学
清,是一种诗意,是古往今来东方文化的核心。天朗无云谓之清,水澈无泥谓之清,风凉为清,月皎为清。诗人方回将清之意境解读为:“空山大泽,鹤唳龙吟为清;长松茂竹,雪积露凝为清;荒迥之野笛清,寂静之室琴清。”

李白言“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王维在山中感叹“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于良史诗中,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而陶渊明的清,则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清,是一种对生活的态度,带着从容的智慧与纯净的心境,修篱种菊,随心而居。人生何其繁忙,但得一份清幽,不忘一份清雅,便能在流转的岁月中,诗意自得,宁静悠然。

来源:中式居住美学编辑,部分文字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联系删除




最近有朋友问我们:为什么没有及时看到推文?因为微信改了推送规则,没有点『赞』『在看』、没有把我们『星标』,都有可能出现这种状况。

『星标』,不迷路!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不想错过精彩推文,看完文章顺手点『赞』『在看』,把手艺门设为『星标』,就可以每天准时与我们见面了。



手艺门  中国 • 手艺文化传播平台

 google谷歌文化学院中国合作伙伴 


长按二维码   一键关注

在这里看见好手艺



- END -

手艺门
中国手艺文化传播平台,致力于中国手工艺的传承与产业化探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