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部分:文[原文]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注释]
54,势弱于秦。于:比。
55.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可以:可以凭借。
56,苟以天下之大苟,如果。以,凭着。
57.从:跟随。
58.故事:旧事,先例。
59.下:指在六国之后
【补充]
苟:苟利国家生死以的“苟”和这个“苟”一样都是如果的意思。
[参考译文]
六国和秦国都是诸侯之国,他们的势力比秦国弱,却还有可以不贿赂秦国而战胜它的优势。如果凭借偌大国家,却追随六国灭亡的前例,这就比不上六国了。
[文段解析]
第5段,借古喻今,劝谏北宋王朝改变妥协政策,奋起抵抗。
将六国的情况与北宋情况作对比,证明六国力量远弱于北宋,警告北宋统治者不要重蹈六国灭亡的旧事,点明本文主旨,即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本段议论的基础建立在作者自己对历史事实的分析上,源于历史,但又高于历史,讽谏北宋王朝面对外来侵略不要重蹈历史覆辙。
【文言实词】
1.通假字
(1) 暴霜露(通“曝”,曝露)
(2)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通“倘”,倘若)
(3)暴秦之欲无厌(通“餍”,满足)
2.古今异义
(1)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古义:它实际上的数量
今义:实际上
(2)思厥先祖父
古义:祖辈和父辈
今义:父亲的父亲
(3)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古义:至:到;于:引出结果。以至于。
今义:连词,表示到达某种程度
(4)可谓智力孤危
古义:智谋和力量
今义:理解事物的能力
(5)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古义:先例,旧事
今义:真实的或虚构的有关人物的事情
(6)后秦击赵者再
古义:两次
今义:又,又一次
(7)然后得一夕安寝
古义:这样以后
今义:表示一件事情之后接着又发生另一件事情
(8)刺客不行
古义:不去行刺
今义:能力、本事欠缺;水平不高
(9)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古义:咽下咽喉
今义:吞咽
(10)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古义:结交
今义:和
(11)始速祸焉:
古义:招致
今义:速度
3.词类活用
(1)名词作状语。
日削月割(一天天地,一月月地)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按理来说)
(2)名词作动词。
义不赂秦(坚持正义)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礼待)
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吞下)
以地事秦(侍奉)
(3)形容词作动词。
不能独完(保全)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坚持到最终)
始速祸焉(招致)
(4)动词的使动用法:
李牧连却之(使….退却,译为打退)
4.一词多义
(1)兵
非兵不利(名词,兵器、武器)
而秦兵又至矣(名词,军队)
斯用兵之效也(名词,战争)
(2)暴
暴霜露(动词,曝露)
暴秦之欲无厌(形容词,凶暴,残酷的)
(3)事
以地事秦(动词,侍奉)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名词,事情)
(4)犹
犹抱薪救火(动词,像,好像)
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副词,仍然,还)
(5)终
终继五国迁灭(副词,终于)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动词,坚持到最终)
(6)始
始有远略(名词,起初)
始速祸焉(副词,才)
(7)向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副词,假使,如果)
并力西向(动词,朝着,对着)
(8)得
较秦之所得(动词,获得)
此言得之(动词,适合,得当)
(9)势
有如此之势(优势)
其势弱于秦(势力)
(10)亡
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失去土地)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灭亡)
[文言虚词]
1.而
(1)连词,表承接。
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赂秦而力亏战败而亡
(2)连词,表修饰。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
(3)连词,表转折。
而秦兵又至矣
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4)连词,表并列。
二败而三胜
2.之
(1)结构助词,的。
破灭之道也较秦之所得诸侯之所亡(2)定语后置的标志。
苟以天下之大(3)代词。
子孙视之不甚惜(指土地)
奉之弥繁,侵之愈急(代词,前一个代“秦”,后一个代“贿赂的诸侯”)此言得之(指上文说的道理)
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前一个代指“秦”;后一个助词,的)
3.以
(1)介词,因为。
不赂者以赂者丧
洎牧以谗诛
(2)介词,凭借。
秦以攻取之外
苟以天下之大
(3)连词,表结果,相当于“而”,才/以致。
以有尺寸之地以趋于亡
(4)介词,把。
举以予人
(5)介词,用。
以地事秦
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4.为
(1)动词。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成为)
为国者(治理)
(2)表被动。
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5.其
(1)代词,它。
其实亦百倍(指获得的土地)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指赵国)
其势弱于秦(指六国)
(2)代词,他们的。
能守其土(指燕、赵二国)
6.则
(1)连词,就。
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2)连词,那么。
则秦国之所大欲
7.与
(1)动词,亲附、亲近。
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2)介词,跟,同,表比较的对象。
与战胜而得者
(3)连词,和,同,表并列。
六国与秦皆诸侯
[文言句式]
1.判断句
(1)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用“也”表判断)
(2)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用“也”表判断)
2.省略句
(1)举(之)以(之)予人(省宾语“之”和介词宾语“之”)
(2)(子孙)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省主语“子孙”)
(3)洎牧以谗诛,邯郸为(秦)郡(省定语“秦”,秦国的)
3.变式句
(1)其势弱于秦(于秦弱,介宾后置)
(2)赵尝五战于秦(于秦五战,介宾后置)
(3)苟以天下之大(大天下,定语后置)
4.被动句
(1)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为….所,表被动)
(2)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为….所,表被动)
[成语]
如弃草芥:芥,小草。就像扔掉一根小草那样。形容毫不在意。
抱薪救火:薪:柴草。抱着柴草去救火。比喻用错的方法去消除灾祸,结果使灾祸反而扩大
第二部分:文章结构
第一步,开篇提出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第二步,将中心论点转化为两个分论点:一为“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一为“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第三步,总结历史教训,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第四步,讽谏宋王朝不要重蹈六国的覆辙。
第三部分:对比论证
重点分析本文的三组对比论证。
1.第一组对比:攻取与割地。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秦国侵占别国土地的最主要方式就是通过六国的割地。
因为六国的败亡,一直有两种观点:一是战败而亡,这是军事实力不行;一是不战自败,这是策略不对。在苏洵看来,策略不对是最根本的原因。所以,第二段阐述分论点时依然扣住“弊在赂秦”这个核心,先来了一组对比。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苏洵用了“百倍”这个强烈的对比,指出了秦国获得土地,六国丧失土地,不在于战争,就在于割地。
土地,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都是一个国家国力的重要象征,因为土地有最重要的三个功能:
第一,土地提供粮食等物资。打仗打的是什么,打的是钱粮,土地广阔与否,钱粮等后勤物资供应充足与否,是决定战争的最重要因素。
第二,土地提供兵员。古代地广人稀,兵源是战争的重要因素,有土地才能有人居住,才能繁衍生息,才能提供壮劳动力和兵源。
第三,土地提供战略纵深。两国开战,胜负乃兵家常事,失败了还可以从头再来。但是,能从头再来的重要因素是必须有战略纵深,不至于一仗下来,整个国家领土就全沦陷了。
如,科威特太小,被伊拉克一下子就全占领了。中国,抗日时期,战略纵深大,南京不行有武汉,武汉不行有西南,有四川。
土地对于一个国家何等重要,但是六国却对土地视之不甚惜,拱手让给秦国,秦国不战而屈人之兵,兵不血刃获得大量土地,六国的国力能不亏吗,能不最后灭亡吗?
以上是第一组对比。
2.第二组对比:艰辛先祖与败家子孙。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但是他们的子孙呢?败家子一帮。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其实这是一种非常夸张的写法。子孙真的不甚惜吗?不是,是没办法?六国割地没有那么迅速,割地求和的效果也不是只能获得一夜的安眠。但是苏洵为什么要这样写?
这是通过对比,用强烈的感情来批判六国的割地政策,嗤之以鼻,强烈谴责。以上是第二组对比。
3.第三组对比:赂秦效果。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割地赂秦并没有效果,诸侯的土地有限,暴秦的欲望无法满足,你送给秦国的好处多,他们就越蹬鼻子上脸,侵略你侵略越厉害。
以上是第三组对比。
通过以上三组强烈的对比,苏洵得出了结论: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4.总结全文:
唐太宗李世民在其名相魏征去世后,感慨地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选自《贞观政要》唐吴兢编著)
如何以史为镜,关键在于发现错综复杂的历史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理出导致王朝兴替的中心线索,才能达到借鉴史实、古为今用之目的。
苏洵写《六国论》,以“六国破灭之道”来讽谏北宋统治者要以六国为鉴,不为辽和西夏“积威之所劫”,要奋起抵御外敌以维护国权。
2.《六国论》中的论证方法:
论证方法,指的是揭示论点和论据之间的逻辑关系的方法。论证方法多种多样。比较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举例证法:运用归纳推理进行论证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的特点主要是用典型的具体事例作论据来证明论点。通常所说的“摆事实”,就是例证法。
如,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解析]通过具体事例论证观点,简而言之,观点+事例+分析+总结/启示。
(2)比喻论证:用比喻来说明道理的方法。运用这一方法,推理能够深入浅出、道理说得明白、透彻,使读者容易接受。
如,以赂秦之地…….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解析]借用比喻的修辞或通过联想、想象将道理形象化、具体化。写作时,可先写出观点句,提取句子的主干,找出生活中与之相似的事物、场景,将观点句转化为对事物、场景的描述。
(3)引用论证:即引用名人名言或名人的观点等作为论据,引经据典地分析问题、说明道理的论证方法。
如,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解析]通过名言等他人的话来阐述或证明观点。阐述观点时,直接用引用的话替换观点即可,
证明观点时参考以下模板:观点+分析+引用+XX说得正是这个道理....….
(4)对比论证:通过事物之间的正反对比,从而证实某个论点是正确的,或是错误的方法,就叫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5)类比论证:就是把具有共同点的事物放在一起进行比较的论证方法。
注意:重点讲解本文中所用的论证方法,可让学生找出文中的段落,指出论证方法,由老师简单总结用法。其中,对比论证已有详细分析,此处不再赘述。
3.论证方法运用的难点:
论证的难点往往在于观点的“虚”,因此,我们常常无处着笔证明。
古语云:“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
即看不见,摸不着,“虚”的观点和道理,运用相同、相似、相关、类比等发散性思维,化抽象为具体,由物想到人,由自然现象想到社会现象,由虚拟事物想到现实事物,又陌生想到熟悉,由个别想到一般等。
在联想中应特别注意两者的相似点或相通点,以下给出两种思路:
用熟悉的形象代替陌生的形象。
用实在的形象代替抽象的道理或情感。
思路一:用熟悉的形象代替陌生的形象。
[例]以“转折”为题,完成题目
(1)写出转折对应的熟悉的场景。
如,小偷第一次偷东西,哥哥第一次踏入大学校园,舅舅从国外留学回来,妈妈生下我,爸爸第一次流泪。
(2)将你想到的材料碎片连缀成一个段落。
如,小偷说,他的转折是他第一次把手伸进别人书包里的那一刻,从那以后,这些都成了习惯。哥哥说,他的转折是踏入大学校园的那一刻,他一下子意识到自己已经长大,重任在肩。舅舅说,他的转折是从外国留学回来,下飞机的那一刻,他总算是回了家,这里的天好蓝。妈妈说,她的转折是我出生之时。那时,她体会到了作为一个女人、一位母亲的所有喜悦。
父亲说,他的转折也是我降生之时。听到我的第一声啼哭时,他流泪了,母子平安,而他,又多了一个亲人。我不再问了,我想我已经明白了什么是转折,了解转折的意义了。
转折是一种新的希望,一个改变;转折是人生的岔路口,它通向光明、黑暗两面。转折就是紧张时的深呼吸,失意时我们握紧的双拳。
思路二:用实在的形象代替抽象的道理或情感。
[例]以“包容”为题,完成题目
(1)写出转折对应的形象的景物。
如,广大开阔的景致:天空、山峰、森林,地球。
(2)将你想到的材料碎片连缀成一个段落。
如,森林包容了鸟群的焦躁,有了鸟语花香;山峰包容了草木的撩扰,有了郁郁苍莽;天空包容了星星的闪烁,有了幻漫星空;地球包容了生物的多种多样,有了生机勃勃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