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早上我正在客厅看书,突然听到老笨愤怒地大声呵斥大圣,还是叫三个字全名那种:
×××,你到底在干嘛?!
慢悠悠走上前去看热闹之前,我还在想,啥事至于一大早就开吼,走过去之后,我的头也大了。
厨房台面上洒了足足半罐蜂蜜,黏稠稠一大片正沿着桌沿沥沥啦啦往下滴,洗碗机、地上甚至他的衣服上都是黏糊糊的。
根据爷俩的描述,我还原了一下“案发经过”,老笨在准备早餐,他刚打开蜂蜜罐准备冲蜂蜜水,发现鸡蛋快煎熟了,就转过身那一小会儿功夫,“小贼”就冲过去想偷吃蜂蜜了。结果他动手能力实在太差,一个不小心就把蜂蜜罐弄翻在地。
更气人的是他看着自己的“作案现场”,竟然还憋不住偷笑。
事儿倒是不算大,但是那场面很少有人看了能不冒火。
我突然想到之前知乎刷到的一个帖子,有一对教授夫妻领养了一个女儿,谁知道第二年就生下了一对双胞胎。
时间一长,基因的差别就显露出来。他们明明一视同仁,付出同样的金钱和精力,自己的那对女儿什么东西一学就会,成绩优秀,自理能力强,兴趣广泛,性格也好。
可是领养的女孩却很懒,兴趣班没有一样坚持下来的,八岁了还不会洗自己衣服,学习不好,性格又差,沉迷手机游戏,还总是大吵大闹作妖。
夫妇俩心灰意冷,宁愿不要十几年来付出的沉没成本,决定出钱把女孩送回亲生父母那里,或者养到十八岁后断绝来往。
我看这个帖子的时候心里五味杂陈。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谁都不是圣人,亲生子女之间一碗水还端不平呢,更不要说既没有血脉羁绊,又无法给自己提供情绪价值的养女。
我相信夫妻在经济和精力上,对三姐妹的付出不会有太大偏差,但是扪心自问,他们内心深处真的做到一视同仁了吗?起码包容度就不一样。
小孩子的心思都是细腻敏感的,小女孩作妖,就是因为她感受到了父母对自己和两个妹妹的细微不同,所以她想通过吵闹的方式博取关注,确认父母还是爱她的。
只是她不懂人情世故,用了错误的方法把父母推得更远罢了。
如果发生在我们家早上那一幕发生在这个女孩身上,我想养父母对她的厌恶怕是会达到顶峰吧。
从养父母的视角看,这个小女孩的确一无是处甚至有点讨厌。但如果她不是领养来的呢?她是亲生且是唯一的孩子呢?
那她不就是一个再正常不过的普娃吗?我甚至能从她身上看到我儿子的影子。
大圣从小到大,除了游泳被我硬逼着坚持到现在,其他兴趣班全都放弃了,花了学费无数,一样也没学出来,水花都没见着一点儿。
学业上到目前为止没看出什么学霸潜质,倒是自理能力渣得不行。别说自己衣服洗不干净了,倒杯水也恨不能洒半杯。
书、卷子全都是团巴团巴胡乱一气儿塞到书包里,眼看要上三年级了还三天两头被老师说桌面和桌下太乱。
本来我愁得不行了,结果跟邻居妈妈一交流,她儿子的书包跟大圣一样一样的,作业也是拖拖拉拉,也是把她气得要命。
他们夫妻俩都是top2的学霸,所以你看自理能力跟基因也没什么必然联系。
后来我又田野调查了一番,同龄的男孩子,省心的也有,但不多。
因为孩子是亲生的,所以只好付出更多爱与耐心,慢慢打磨一块玉。
但如果孩子是领养的呢?恐怕很快就会简单粗暴地归因到“基因问题”,越看越厌了。而孩子一旦接收到这种“你天生就不行”的心理暗示,也的确很难越来越好了。
我们常说要给孩子无条件的爱,无论ta优秀还是普通,但前提是因为我们没有选择。
有时我会想一个可怕的问题:如果有呢?
去菜市场买块肉都要精挑细选,但偏偏生儿育女这件事是开盲盒。
但凡孩子是一件有“七年试用期”的商品,有多少父母会选择退货?
大部分孩子都是亲生的,父母无论是法律上、伦理上都不可能弃养,但是他们会去转头再练一个小号。
但凡“小号”表现出色,大的那个很可能面对跟文中那个女孩同样的境遇,不同的只是不会被弃养而已。
所以每每有人劝我生二胎,我都想得很清楚,我实在没有更多的精力再去养育另一个高需求宝宝。
但如果这个孩子优秀又省心,作为一个俗人,我也不确定我心里的天平会不会失衡,而这对老大是不公平的,他本身并没有做错任何事。
(仅代表我个人,并没有劝别人不要生二胎的意思)
一个残酷的现实是:爱的无私有时是源于没有选择。
康熙能搞出九子夺嫡,根源就是生得太多了,放在晚清再试试?
而当我不去比较,也没有“退路”时,我对大圣的包容度就会很高。即便有时气不过吼两句,吼完后还是会给彼此一个大大的拥抱。
就因为他是普娃,才需要更多的爱与耐心啊。
所以我不会像那对父母一样,埋怨孩子的基因不好(毕竟那等于在骂我自己),也不会把孩子的无心之失想象为故意作妖,更不会下结论他这辈子都不会成功了。
我们愿意给他爱与时间,看着他一点点发芽,开花,结果。当我们不用功利的眼光去评判他时,他在我们的眼里是闪闪发光的。
他自理能力虽然还是不够好,但他愿意乐呵呵地洗自己衣服,甚至主动提出帮我们洗衣服。
他不爱上游泳课,但是我们鼓励他,他就能坚持完成。
他没那么自律,但我写稿没时间管他时,他可以自己跟着学习机上网课不用操心了。
虽然我们还是时不时被他搞到抓狂,他的情绪反倒是越来越稳定了。
当他确信我们对他的爱时,他就愿意努力变成更好的自己。
昨天晚上我们一家三口去饭店吃饭,他跟老笨坐在一排讲故事,叽叽喳喳不停,服务员羡慕地说:我儿子跟他差不多岁数,最讨厌跟他爸爸讲话。
老笨的脸上骄傲地开出一朵花,什么蜂蜜的仇怨都放下了。
普娃是常态,不同的只是为人父母的心态。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