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电商领取《1000份电商运营干货案例》
作者 | 张逸 报道 | TOP电商
关注TOP电商视频号
电商资讯抢先看
一个学服装设计、数学月考成绩只有83分的中专生,却碾压一众高校高材生闯进阿里全球数学竞赛的12强。
在这类似小说“废材”逆袭的剧情下,一时之间姜萍成为了人们口中的“天才少女”。甚至阿里为她拍摄了一个纪录片,央视对她进行了专访。
于是,姜萍火了,阿里全球数学竞赛也获得了全所未有的关注。
如此小说式的逆袭人生,引起了不少高材生、教授的质疑,甚至引发了网络“骂战”,各种谣言也是满天飞。
昨天(11月3日)阿里全球数学竞赛组委会终于对“姜萍事件”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姜萍初赛成绩违反规则
多方回应
阿里在情况说明中称,在本届竞赛中,江苏省涟水中等专业学校教师王某某(即王闰秋)和其指导的学生(即姜萍)入围决赛,引发社会关注。根据决赛阅卷结果,二人未获奖。据调查了解,王某某在预选赛中对其指导的学生提供帮助,违反了预选赛关于“禁止与他人讨论”的规则。
这也暴露出竞赛赛制不够完善、管理不够严谨等问题。对此,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
图源: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组委会
同日,姜萍的母校也发布通报称,经研究,我校给予王某某诫勉谈话处理,取消本年度评先评优资格。我校将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和校风学风建设,教育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成才观,鼓励师生踏实上进。同时,恳请广大公众对未成年人给予更多包容和爱护。
图源:涟水中等专业学校
情况说明一经发布就引爆了舆论,有不少网友表示:“多一份包容吧,这一切都是大众自己炒起来的。”“流量漩涡下,心疼这个女孩,希望她能继续平静不被打扰的生活。”
然而,雪崩之下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更何况姜萍在此事之中是以主角的身份出现在公众的视野当中,并“心安理得”地接受了央视的采访:“我除了吃饭睡觉都在做题,平时做的那些作业,我扫一眼觉得没什么做的价值,我更偏向于做高等数学之类的,它会给我待来探索的欲望。我喜欢一步一步证明,得到我想证明的东西,无论未来会怎么样,数学这个兴趣爱好会一直继续下去。”
因此,“心疼”“这一切都是大众自己炒起来的。”的说法是否有些过于为姜萍洗白?
当然,我们也不能过于苛责姜萍,毕竟在外界因素影响下成年人都难免会禁不住诱惑,更何况是一个未谙世事的未成年人。
还有网友发出了老师与学生一起考试,老师成绩不如学生,然后称学生是抄老师的疑问。
其实这不难理解,初试当中考核并不算很严格,且时间较长,这当中姜萍老师完全有时间为“其指导的学生提供帮助”。
另外,如果不是一个职业学校女孩,而是一个清华、北大的高材生获得这个成绩,能有这么大的新闻效果?只有如事实发生的那样,才能满足一些人的心理需求,才能得到最大炒作效果。而王闰秋也能师凭生贵,获得泼天的关注,重新实现一些自己的梦想。
江大教授卢殿臣在接受红星新闻记者采访时,就曾高度评价了这对师生,是相互成就。同时,卢教授还透露,王闰秋一直想读博,现在有了新机会,因为,已有教授邀请王闰秋读博。
阿里的情况说明也激起了一些网友的另一种质疑:“既然比赛不严谨,那同理其他参赛选手怎么证明有没有作弊呢?”
目前来看,这件事似乎是盖棺定论了,这个问题或许永远都不会有答案。不过,这些事件过后,留给阿里的只有一地鸡毛。
阿里的“纵容”造就了这场闹剧?
事实上,在这场闹剧中,作为主办方的阿里是最先有能力有资格叫停的,但其并没有,在一次次的新质疑点出来之后,阿里大多选择了“沉默是金”,甚至对一些事件进行“大记忆修改之术”。
王闰秋、姜萍固然有错,但造成这一切的“首锅”或许是阿里。
首先是,在姜萍的初赛成绩出来之后,有39名选手发联名信质疑她,希望主赛方可以揭开考卷的相关信息,晒出姜萍在竞赛中的相关答题过程。
图源:微博
对此,阿里的回应是,将对比赛全程监控录像进行复审,并启动正式的调查程序。之后事件便不了了之直到现在才发布情况说明,难道复审一个视频需要几个月之久?
其次是,著名打假人士方舟子在微博上发了两条微博,直言姜萍的成绩不可能是真的,怀疑她可能作弊。
随后,北大硕士赵斌也公开宣称,他对于中专生姜萍在阿里全球数学竞赛中取得第十二名的成绩持有极高的怀疑,信心高达99.99%,认为此事极有可能是场“精心策划的表演”。甚至直接放言如果自己的猜测错了,就给姜萍和她的老师道歉,赔两百万,甚至愿意坐牢!
北京大学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袁新意教授也提出了板书是不是姜萍写的?是否有人代写,或许阿里可以出来澄清。
然而,面对这三位“名人”的质疑,阿里却选择了沉默。
最后是,在阿里的宣传视频中姜萍暴露出了许多数学的常识性错误。然而,阿里却力挺姜萍,甚至对采访视频中姜萍的错误之处动用了“大记忆修改之术”
如,视频封面的标题,从《中专少女数学天才》变成了《十七岁中专少女的出格人生》;视频中的2分43秒处,将姜萍接受采访时“谢惠民的数学方面”的表述变为了“谢惠民的数学分析”;对原视频中,姜萍说自己是低头一直做题的口述内容全部删减(这一表述与她在比赛中使用工具答题逻辑冲突)......
我们不知道阿里为何会如此做,但它的沉默、做法的确加剧了“姜萍事件”的进一步发酵,以至于让该事件成为一场全名关注的闹剧。
造神,是毁神的开端
身为普通人的我们,原以为阿里全球数学竞赛是堪比高考一般的严谨。但事实证明初赛就是开卷考试,无人监考,在这种情况下,“指导性帮助”恐怕都算小儿科了。
就这样一个在初赛环节如此不严谨的赛事,在成绩公布后,却被各大媒体、大 V 疯狂报道。他们把姜萍捧上了天,将她描绘成和北大“韦神”一样的传奇人物,甚至还有人夸张地称她为女版华罗庚。
然而,当一切尘埃落定之后,才发现这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骗局,是自媒体时代盲目追捧所造就的神。
这也恰恰印证了那句话:捧杀,远比猎杀更可怕;造神,往往就是毁神的开端。
事实上,在自媒体时代,这样的造神事件屡见不鲜。
小杨哥原本不过是一个拍搞笑视频的平凡人。但在这个自媒体泛滥的时代,一切看似美好的特质都会被无限放大。于是,小杨哥在抖音上的粉丝量如火箭般飙升,超过了一亿,成为了当之无愧的“抖音一哥”。
然而,得益于自媒体造神运动的小杨哥,“翻车”或许早已是其注定的结局。
当他被众人奉为“神”的时候,人们就会用近乎神的标准来要求他。一旦他自身“不检点”,那些曾经把他高高捧起的人,就会立刻调转矛头,对他展开口诛笔伐。
总之,在自媒体时代流量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成就一个人,也可以轻易地毁掉一个人。我们作为旁观者,要学会理性看待,不被表象所迷惑,让真正有价值的人和事得到应有的关注,让那些虚假的造神运动失去生长的土壤。
扫码加入高质量交流群
红包、福利、干货,精彩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