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你为什么选择逃离?因为你看到了天花板
最近,一位年薪33万的比亚迪员工在社交平台引发热议。
他提到一个现象:
比亚迪离职最多的群体竟然是985本科生,而学历相对较低的基层员工,要么选择考研,要么申请出国深造。
这个看似矛盾的现象背后,折射出当代年轻人在职场中的困境与选择。
正文
用脚投票的985精英:我不是为了当一颗"永动螺丝钉"
比亚迪作为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标杆企业,薪资水平确实在业内处于领先地位。但高薪背后,是极度规范化的流水线式管理体系。一位离职的985本科生说:"每天的工作就像生产线上的螺丝钉,按部就班地完成既定任务。久而久之,你会发现自己正在失去思考的能力。"
这些高学历人才往往带着改变世界的理想进入企业,但现实却是日复一日的重复性工作。他们期待的是能够发挥创造力的平台,而不是被束缚在固定的框架内。
向上突围的基层员工:我要重新定义自己的未来
与高学历人才的"逃离"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学历相对较低的基层员工却在积极寻求突破。
他们中有的人选择考研,有的申请国外学校,甚至有人一边工作一边准备公务员考试。
在当前的职场环境中,学历仍然是最现实的上升通道。一位正在准备考研的基层员工说:"我在车间工作的两年里,清晰地看到了学历带来的天花板效应。如果不提升学历,可能永远只能在基层打转。"
"专业性陷阱":技术岗位的双刃剑
在比亚迪这样的制造业企业中,技术岗位往往被视为"金饭碗"。
但这种专业性却可能成为职业发展的枷锁。一位从事电池研发的工程师表示:"在这里,你会变得越来越专,专到最后可能会发现自己除了这个领域,其他什么都不会。"
高度专业化的工作经验,在横向流动时往往会遇到障碍。特别是在当前科技快速迭代的背景下,过度依赖某一专业技能可能会带来职业发展的风险。这也是为什么许多技术骨干会选择转向管理岗位或者创业。
"35岁危机"的提前预演
在比亚迪的离职潮中,我们似乎看到了"35岁危机"的提前到来。
那些选择离开的985本科生,平均年龄只有27岁。他们提前意识到:如果不及早规划职业路径,等到35岁可能会面临更大的危机。
一位已经创业的前比亚迪员工说:"在大企业工作,你的价值更多体现在执行力上。但随着年龄增长,你需要的是对行业的理解力和创新能力。如果不能及早突破,35岁就真的成了职场分水岭。"
新能源行业的人才困境
比亚迪的案例折射出整个新能源行业的人才困境。
一方面,行业急需大量技术人才;另一方面,却面临着高学历人才的流失。
这种矛盾的背后,是人才培养机制和职业发展通道的不完善。
➤
在这个快速变迁的时代,每个人都在寻找属于自己的成长路径。
无论是选择离开的985精英,还是选择向上突围的基层员工,他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回答同一个问题:如何在职场中实现真正的价值?
以上
祝好
如果对你有所启发,你可以关注我。
END
独生女,北京买房爸妈只帮助 20w,现在房贷快还清了,爸妈却说别人家孩子都给父母钱,就我不给,哎他们也不心疼我赚钱不容易
我月薪12000,国庆节值了3天班,按3倍工资算,本来可以多拿4900多,结果领导说我2天没打卡,加班无效,被扣掉了3200
我表妹年初被公司裁员了,给了6个月的工资补偿,把祖国西北走了遍,回来后考了三个月的公务员、事业单位、教师、国企都没有上岸
点个赞再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