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周时期的
固 原
中国的夏商周时代大约始于公元前 21 世纪,止于公元前 3 世纪。当时,由于青铜器在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也称青铜时代。固原先民跨入青铜文明的门槛相比中原地区晚一些,不过最迟在夏朝晚期固原与中原文明的接触就已发生,商朝时周始祖后稷之子不窋带领先周族来到陇东,对固原历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周灭商后,在固原境内分封建立了获国等诸侯国,加强对固原地区的管辖。春秋战国时期义渠戎、乌氏戎生活在固原地区,秦灭义渠后,将固原纳入秦国版图,并修筑长城以防御北面的匈奴。
禹分九州
图片来源于网络
夏
公元前 21 世纪, 治理洪水功绩显著的禹在接替舜担任部落联盟首领时加强了对各部落、氏族的控制,扩大了部落联盟的势力范围,为部落联盟向雏形国家过渡奠定了基础。禹死后部落联盟最高领导权被禹的儿子启掌控,最终完成了禅让制向世袭制的转化。禹是夏王朝的开创者,启遂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位世袭的国王,中国由此跨入了早期文明的大门。
夏王朝的年代大致为公元前 2070 年—公元前 1600 年左右,共传 13 世 16 王,历时约 470 年。夏王朝的中心区域在今天的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一带。虽然目前还没有证据表明固原纳入夏朝的管理区域之内,但《尚书·禹贡》已经涉及包括固原在内的广大西北地区。
图片来源于网络
商
公元前 16 世纪,黄河下游商的势力强大起来,商的首领汤掌管商政权的时候,趁着夏桀的腐败,灭亡了夏朝,建立了商朝。商王朝的年代大致为公元前 1600 年至公元前 1046 年,由汤至纣共传 17 世 31 王,历时 550 多年。
商王朝所控制的核心区域主要在黄河中下游一带,周围则是一些方国和部落。与夏朝相比,商朝的国家性能及形式有了很大的进步,在治理体制上,施行“内服”“外服”制度,内服是指商人本族的活动区域,外服则是一些方国,从甲骨文、古文献资料记载的诸侯、方国对商王朝所承担的各种义务反映出,他们是臣属于商王室的,他们是商王的臣,是王朝的外服职官。商朝与各方国由此形成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商朝中晚期随着周的发展壮大,周成为商王朝在西北地区影响最广的方国,固原受周的影响更大一些。
图片来源于网络
周
据《史记·周本纪》记载,周族祖先为尧舜时期的弃(又称后稷,相传是黄帝、帝喾的后人),弃小时候,就很出众,喜欢种庄稼,种出来的麻、豆长得都很茂盛,成人之后,更擅长耕田种谷,能够根据土地的具体情况分别种植不同的农作物,民众都来向他学习耕种。尧举弃为农师,舜封弃于邰(今陕西武功一带)。西周始祖后稷所在的部族,无疑是一个擅长农业的部族。
后稷子不窋时,“失其官,奔于戎狄之间”,所谓的“戎狄之间”,古代典籍都确定在与固原市毗邻的甘肃省庆阳市,《元和郡县图志》:“不窋城, 在州治东南三里,即今府治。夏政衰,不窋失官,自窜于斯,所居成聚,故建城而居焉。”《通典·州郡》也载:“庆州,周之先不窋所居。”在内蒙古伊克昭盟出土的鬲、豆,其器形与先周文化有类似之处,说明周人的活动范围远远超过了六盘山以东的范围。不窋所奔走的戎狄区域不仅限于庆阳,还包括固原、平凉,甚至更为广大的区域。
由于气候的变化,这一时期周人的经济不再以农业为主,而是戎狄的畜牧业为生。直到不窋孙子公刘时,“复修后稷之业,务耕种,行地宜”,又说明了周人的农耕文化还不够稳定,从不窋到公刘的数十至百年间,周甚至一度抛弃了农耕文化,经历了近百年的畜牧业,直到公刘才又开始农业稼穑。如果说周一度是戎,也不为过。
公刘重农的举措,也得到了民众的支持,“百姓怀之,多徙而保归焉”,周的实力也逐渐强大起来,“周道之兴自此始”。周人开始往自然条件更好的地域发展扩张,公刘子庆节时,正式“国于豳”,“诸侯从之者十有八国”。关于豳的地望,通常认为在靠近彬县的旬邑境内或宁县。《汉书·地理志》“栒邑”,注曰“栒邑,有豳乡,《诗》豳国,公刘所都”。周族营建都邑的考虑是比较周密的,既要有肥美的大平原, 又要有奔流不息的水源, 还要有适宜建筑宫殿居民区的高地防备水灾,固原境内的姚河塬遗址位于三条河流的交汇处,中间为高岗,周围是大片肥沃的冲积土地,恰恰符合这一要求。
周是商朝在西部非常重要的方国,周的首领逐渐和商通过联姻加强了联系,古公亶父之子季历,孙子昌(即周文王)皆以商人为妻。公刘之子为庆节,周在庆节之后又经历了七世,到古公亶父时,面临戎狄的侵扰,古公亶父仁爱,不忍国人因他而同戎狄攻战出现伤亡,暂避戎狄锋芒,遂率私属避于岐下,周边的大量部族因此纷纷归附。
虽然此时的周还无法同商全面抗衡,但周开始发奋图强,表面上仍臣服于商朝,暗中却在积蓄发展力量,为灭商而做着积极准备。到周文王临死之前,周人控制的地区占了商朝的三分之二,已经有足够的力量消灭商朝。公元前 1046 年,周武王姬发带领周与各诸侯联军起兵讨伐商王帝辛(纣),西北区活跃在茹河流域的彭国也参与其中,最终完成了灭商大业。
编辑:李 荣
责编:李 莉
审核:宋兆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