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情深 丨产业兴,富了民

文摘   2024-11-15 17:02   云南  

了解西畴最新资讯、时事热点,请关注“北回视听”微信公众号、抖音号、头条号、微博号、下载“回归西畴”客户端APP!




【开栏语】






1998年,上海虹口区与西畴县结对帮扶,26年栉风沐雨,在西畴大地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沪”情。一批一批的援滇领导和干部,带来了一批批在社会事业建设、产业帮扶、乡村建设、教育帮扶等项目,从扶贫到“扶智”、从输血到造血,让沪滇两地千里相约谱写共赢篇章,今天一起走进沪滇协作第一期:产业兴,富了民!



今年9月,西畴三光片区5000多亩猕猴桃丰收的消息被央媒、省媒等20余家媒体关注,“六子登科”故事在前,猕猴桃产业种植在后。如今的三光片区,猕猴桃产值1200万元,每年促农增收800万元,而项目的落地“沪滇协作”功不可没,先后投入资金3195万元见证石山奇迹,绿果生“金”!而这只是上海帮扶西畴产业发展的一部分,今年,产业帮扶项目又在西畴多地“开花”。


投入760万!建设6个乌骨鸡圈舍


近年来,上海市虹口区高度重视西畴县乌骨鸡产业建设,为做好西畴乌骨鸡规模化养殖,不断增强西畴乌骨鸡产品竞争力,提高西畴乌骨鸡产业发展效率,今年,上海市虹口区在莲花塘乡投入760万元,通过做优种源、做实基地、完善服务体系等措施,实现乌骨鸡产业链初步发展,项目投产运营后将重塑西畴乌骨鸡品牌,实现乌骨鸡产业的提质增效和可持续发展。



近日,记者走进莲花塘乡小锡板村看到,6个乌骨鸡圈舍(平养、笼养、种鸡、脱温等圈舍)正在进行收尾工作,该项目今年7月动工,主体工程已基本完工。其中包含的喂料、脱温、除粪系统已完成建设。



该项目将通过“养殖示范基地+公司+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引导农户参与乌骨鸡订单农业养殖,为农户提供技术培训、种鸡和饲料供应等支持,保障农户养殖收益。同时,村集体按照援滇帮扶资金投资额收取利益分红,即每年为项目投资金额的5%,38万元。



目前,西畴乌骨鸡获得“西畴乌骨鸡”商标地理标识及网络知识产权等6项认证,申请注册“爽得基”“康寿基”“八角飘香鸡”3个商标,屠宰场已通过验收并取得SC认证,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前景广阔。

 

深山产海味 南美白对虾养殖“钱”景广阔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优质水产品的需求持续增加,南美白对虾作为高蛋白、低脂肪的优质海产品,在消费市场中备受青睐,今年,莲花塘乡建设南美白对虾养殖项目,不仅能满足文山本地消费者对新鲜、优质海味的需求,而且将推动莲花塘乡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使南美白对虾养殖成为当地特色农产品的一张新名片。



原产于南美洲的白对虾也在这次沪滇协作中漂洋过海来到莲花塘乡,总投资1200万元,沪滇资金720万元投入该项目,记者在现场看到,工人们正在对养殖池进行试水,预计11月底66个养殖池能如期交付投入使用。



“每个养殖池每年可出栏4次,每次预计产出1000斤,年预计产出4000斤虾,第一批36个养殖池每年预计产出144000斤虾,按照50元/斤计算,每年预计产值为720万元,预计纯收入300万元。”西畴县福盈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技术人员李贺说。



据了解,南美白对虾对莲花塘乡产业结构转型迎来新契机,项目成熟后,通过组织培训传授养殖技术,带动群众发展养殖业,实现技术增收,促进生产经营性收入增长,培养出一批有技术、懂经营的新型农民,为乡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筑牢根基。

 

再投500万 巴西菇鼓起群众“钱袋子”


近年来,蚌谷乡龙正村不断发展壮大巴西菇产业,一朵朵鲜嫩的菇朵不仅成为人们饭桌上的美食,还鼓起了当地菇农的“钱袋子”。



自2016年发展巴西菇产业以来,龙正村采取政府引导、村级牵头,能人引领、订单价收购,“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现在不仅拥有成熟的巴西菇种植技术,建成了巴西菇加工车间,努力打造地方特色品牌,激发农户发展特色产业的内生动力。



2020年积极争取沪滇扶贫协作项目及县涉农资金,共计690万元。2024年,沪滇扶贫协作项目500万元用于建设集约化绿色高效栽培技术示范应用,实现集中加工发酵培养料,显著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固定资产产权归龙正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并租赁给文山市滇珍菌业有限公司使用,每年收取租金用于村集体公益事业,如修建道路、水利设施等。



企业与农户签订长期合同,确保产品销路稳定,同时设立风险基金应对市场波动,并为62户无产业发展能力的农户提供每户5000元的产业发展资金入股合作社,实现利润分红,并推动集体经济收益。

 

产业搭把手

乡村振兴跟着走

沪滇协作资金为西畴产业发展

注入“源头活水”

必将引得“凤凰来”


记者/编辑:杨忠磊

责编:刘明波

终审:徐彩娟

北回视听
西畴本土新闻资讯。 不说违心话,坚守价值观。 做有责任有担当的媒体。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