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0年中华文化,第一次被整理得如此清晰!

文摘   2024-11-02 22:46   山东  

一万年中华文化,如此源远流长,如此丰富灿烂,赓续绵延,屡经创痛但未曾断绝。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嘉惠世界的科技工艺,精彩纷呈的文学艺术,充满智慧的哲学宗教,完备深刻的道德伦理…… 


不管我们主观意愿如何,都不可能绝然离开中国文化,它是我们思维、语言、生活方式的深层基石,正如脚下的土地和头顶的蓝天一般。阅读和理解中华文化,不仅是对历史的追溯,更是对自我身份的探寻和确认。


为此,中国文化大家冯天瑜等学者创作了《万古斯文》,帮助我们更好地汲取中华文化精髓,从容应对当代复杂的社会和人生挑战。


走进一万年中国文化的灿烂之时,让中国文化启迪我们的生活!


从民族的根脉,到文化的特征,再到文字的精妙,无不引人入胜。这里是:一万年中国文化长河。



一、什么是中华民族?


中华文明的创造者不是某个英雄人物,而是整个中华民族。


中华民族是现今中国境内由华夏族演衍而来的汉族和五十五个少数民族的总称。“中华”之得名,由来已久。华夏先民最早生活在黄河流域,四裔环绕,故自称“中华”。


“中”,意指居四方之中;又有“以己为中”之意,与“以人为外”相对立。“华”,本义是光辉、文采、精粹,用于族名,蕴含着文化发达之意。


关于中华民族的起源,有盘古开天创世等传说,流传更广的是女娲造人的神话。图为在新疆出土的不同的伏羲、女娲像。


在漫长的历史年代里,随着疆域的拓展,民族融合的范围日广,中国境内各民族间的联系纽带愈益强化,民族共同体诸要素(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渐趋完备。


进入近代,由于西方资本主义殖民势力的侵入,中国境内诸族更增进了政治、经济、文化上的整体意识,进一步形成自觉的民族观念。


到20世纪初叶,“中华民族”已成为包括中国境内诸民族的共同称谓。在全世界范围内,“凡遇一他族而立刻有‘我中国人’之一观念浮于其脑际者,此人即中华民族一员也”。


在中华传统习俗中,龙是吉祥的象征。中国文化被称为“龙的文化”,中华儿女被称为“龙的传人”。图为宋代陈容《墨龙图》。


世界上任何民族都有其种族的规定性。中华民族的种族主要是黄种(有的少数民族如俄罗斯族是白种,维吾尔族亦混有白种血统),黄皮肤,黑眼睛,是他们显著的遗传体质特征。


但是,“中华民族”的称谓,不仅非一地域之国名,亦且非一血统之种名,乃为一文化之族名。



二、华夏大地对中华文明的诞生

有什么影响?


中华文明也不是中华民族凭空创造的,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这片广袤土地的若干鲜明特征,给予中华民族的文化创生以深远影响。


第一,气候类型完备,地形、地貌繁复,为中国文化的多样化发展准备了地理基础。


把中国疆域置于世界地理的总背景下加以考察,就会发现它的明显特征:领域广大,地形、地貌、气候条件繁复多样,这是埃及、巴比伦、希腊、印第安等古老文明的发祥地所难以比拟的。


第二,纵深广大、回旋天地辽阔,为文化中心的转移提供充足的空间条件。


中国文化重要的发祥地之一是黄河流域。在古代,这片七八十万平方千米的黄土高原和冲积平原,水土滋润,林茂草肥,华夏先民在这里狩猎、放牧,进而发展农耕业,奠定了文明的根基。


几千年来,中国文化的中心大体沿着自东向西,继之又由西北向东南的方向转移。这从各朝代文明的中心首都的迁徙中,可以看出清晰的轨迹。自商王盘庚迁殷,方有较固定的都邑。安阳、西安、洛阳、开封、南京、杭州、北京成为著称于世的中国七大古都。图为清代冯宁《金陵图》(局部)。


第三,与其他文明中心相距较远,导致中国文化发展的相对独立性。


中国疆域东濒茫茫无际的太平洋,北临漫漫戈壁和浩瀚的原始森林,西方则万里黄沙与高山雪峰相间,西南壁立着世界上最庞大而高峻的青藏高原。这样一种与外部世界相对隔绝的状态,对于中国文化特质的形成和发展的影响,深刻而久远。


三、中华文明可分为几种类型?


中华文明的确只有一个,但由于中国疆域独特的地理位置及其气候特征,中华文明可以划分出多种类型,以劳动对象、劳动产品、操作方式等因素分类,中华文明可分为农耕和游牧两大类型。


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从大兴安岭西坡,沿西辽河上游、燕山山脉,斜穿黄河河套,经黄河、长江上游,直抵雅鲁藏布江河谷。以这条等降水量线为界,其东南为受太平洋季风影响的湿润地区,其西北为少受甚至不受此影响的干旱地区。这条400毫米等降水量线,成为东亚农耕与游牧区的大致分界线。


农事耕作是利用植物的自然再生产规律获得物质资料的生产门类。图为莫高窟第二十三窟北壁《雨中耕作图》。


以土地所有制为划分尺度,农耕文明的形态演变经历了三个阶段:殷商和西周的土地国有、公社所有阶段,或称“三代井田”阶段;东周井田瓦解至唐中叶均田制瓦解阶段,土地私有制确立,但专制国家对土地私有权保留种种干预;唐中叶均田制瓦解直至清末,土地私有进一步深入,专制国家对土地私有权干预减弱。


与农耕文明不同,游牧文明的特征则在于:第一,无城廓、耕地,迁徙无定,以游牧为生;第二,尚处在文明社会门槛之外,无文字,不知礼仪;第三,全民善骑射,民风勇猛剽悍;第四,畜牧、狩猎和从事掠夺战争,是其生活方式彼此转化、互为补充的两个方面。



四、中华文明和其他文明相比

有什么特殊的文化特征?


和古代和中世纪欧洲、西亚、南亚诸民族文化相比,中华文明有何独特性呢?答案就隐藏在其伦理-政治型文化特征中。


宗法性社会结构,导致中国文化形成伦理型特征。宗法结构下的社会心理,表现在对于血缘关系的格外注重,表现为浓烈的“孝亲”情感,表现在对传统的极端尊重。


“百善孝为先”,在中国文化系统内,孝道被视作一切道德规范的核心和母体,忠君、敬长、从兄、尊上等都是孝道的延伸。图为当代戴政生、黄静《孝

治天下》。


专制性社会结构,导致中国文化形成政治型特征。中国文化的政治型特征的体现之一,是专制政体下两千年一贯制的“思想大一统”。


体现之二,是专制政治论的早熟与高度发达。体现之三,是知识阶层“入世”的人生态度、“经世”的社会抱负与君主专制政治对知识阶层的笼络利用、恫吓镇压之间的统一。



五、汉字如何发展至今,

作为文字有什么特殊优点?


作为人类最古老的文字系统之一,汉字已有六千岁高寿,那么它为是否还能在今后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生机勃勃地继续存在呢?答案当然是肯定的。


汉字发展史上先后出现过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八种字体。


汉字在量的方面具有明显特点。汉字既有庞大的字库以应对纷繁的大千世界对语言及其记录的无尽要求,又有相对集中而且十分简约的常用字符以满足一般需要。


汉字单音节的特点是电脑声控语言的最佳选择。作为表意文字,汉字并不是汉语的附属物,汉字本身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邃的哲理。汉字有高度的可识别性,信息储存量大,跨时空可读性强。


汉字具有灵活、便捷的构词能力。汉字构词力强的特长,使得掌握几千常用汉字的人,可以毫无障碍地掌握几倍、十几倍乃至更多于这个数目的词汇,在社会生活中应付自如。


从快速理解文字所表达的词意方面看,汉字也有“望文生义”的特长。小土为尘,不正为歪,词义一目了然。此外,汉字结构中独具一格的部首,更为人们系统地掌握成类汉字的意义提供了相当准确的标尺。


六、中华文化的艺术精神


中华文化的艺术精神归纳有三:


一曰意境悠远。意境既是客观景物的真实再现,又是艺术家思想情感的充分抒发。比如唐代王昌龄《诗格》品评诗作三境,“意境”最为上品。刘禹锡更指出“境生于象外”。而意境自以悠远为上,其关键在于虚实相生。中国书法讲究“布白”,空白的分布与笔画走向、形态同等重要。中国画中画家用心之所在也正是无笔墨处。


二曰风骨劲健。风骨意指文学艺术的内在力度,风,指作品的感染力;骨,指作品的结构力。唯有风骨兼备,才是“藻耀而高翔”的“文笔之鸣凤”。风骨尤以劲健为高。以曹操父子等人为代表的建安文学,由于其情词慷慨,格调刚健遒劲,历来备受推崇。如“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更是脍炙人口。此外,中国画尤其重视线条的表达,书法也十分讲究风骨之俊美。


三曰气韵生动。气韵,指文艺作品的活泼灵气、生命韵律。曹丕的《典论•论文》提出统一的衡文标准“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魏晋之后,气韵生动成为文学创作的艺术标杆,韩愈认为“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虫鸟山水画以及书法也同样讲究“生气”。



七、古代的科技智慧有哪些?



在古代人类文明的科技进程中,中华民族长期充当了前驱先路的角色。


材料科学方面,中国是瓷器的故乡。中国也是漆——“可能最古老的工业塑料”的最早使用者。早在殷商时期,人们便已掌握青铜冶炼技术。


机械原理方面,公元前4世纪,中国已经发明了双动式活塞风箱。公元前1世纪,中国人已经可以用传动带将动力从一个轮子传到领一个轮子。葛洪对于水平旋翼的论证,启发了西方推进飞机螺旋桨的研究。


工程技术方面,古代中国开凿运河的设计和施工水平领先世界。灵渠、京杭大运河、船闸…这些水利工程精妙绝伦。古代的桥梁技术也令世界瞩目。赵州桥至今仍被各国的建筑师们采用。


天文方面。公元前4世纪,中国人已经观察到了太阳黑子。对于1500年前出现的约40颗彗星的近似轨道,几乎全部都是根据中国古籍记录推算出来的。


声学方面,定音钟、“三分损益法”、回音壁,中国人对于音色、音阶、音调、音律以及声音传递的研究早于世界上任何国家。


纸的出现及其制造技术的完善,是中华先民的一项卓越创造。公元6世纪开始,中国造纸术传往朝鲜、越南和日本。公元8世纪后,又经中亚细亚传至阿拉伯及欧洲地区。图为当代康移风《蔡伦造纸》。


中华文化中最打动你的是什么?

在留言区展开说说吧

2位优秀留言读者将获赠此书

万古斯文

冯天瑜 何晓明 周积明 著

跟随中国文化的大家名家,

让中国文化启迪我们的生活👇🏻

-End-

观点资料来源:《万古斯文》

转载及合作请发邮件:scb01@pup.cn

▼点击名片  ⭐标关注我们▼

一万年中国文化尽收眼底


辅导员涛哥
我们距离民族复兴的目标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接近, 但行百里路者半九十,为山九仞不能功亏一篑。。。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