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研论文中,“视野下”和“视域下”有相似的含义,但在学术表达的严谨性和侧重上有所区别,通常因研究的深度和范围而选择其一。
1. 视野下
涵义:指在较为广泛的背景下或较大的范围内展开分析,相当于在更大的整体框架下去观察某一问题。
适用情境:通常用在宏观研究中,用于构建背景或讨论影响较广的因素。例如,“全球化视野下的传统文化保护研究”,“全球化视野下”表示我们从全球化的广泛背景去看待传统文化保护问题。也就是说,我们从全球化对各国、各地区的文化冲击和交流的大背景出发,分析它如何影响了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这个研究主要关注的范围较大,讨论的是全球化的背景如何改变了传统文化的环境和发展空间,而不一定深入到某个具体的文化保护措施或某一小群体。
学术风格:偏重广泛性和包容性,适合讨论总体趋势或综合影响的场景。
2. 视域下
涵义:指在特定理论框架、概念范围或学术视角内,对问题进行较为深入的探讨。侧重于一种视角或理论的应用和拓展。
适用情境:多用于聚焦在特定概念、理论框架下的研究,适合讨论细节或具体现象的机制、规律。例如,“心理学视域下的网购冲动消费研究”表示从心理学视角出发,深入研究网购中的冲动消费现象。这里关注的是在网购情境中,心理学角度下的冲动消费行为,如即时满足感、促销刺激等心理因素的影响。使用“视域下”表明我们在心理学框架内聚焦探讨这个现象的深层原因。
学术风格:偏向聚焦性和深入性,适合理论细化或某一具体现象的深入研究。
不同点
广度 vs. 深度:“视野下”偏向广泛背景的分析,“视域下”**则更偏向聚焦深入的特定领域分析。
背景 vs. 视角:“视野下”更适合作为分析的背景框架,强调宏观外部条件的影响;“视域下”多用于某一具体理论或特定视角内的研究,便于深入剖析特定问题。
因此,在科研论文中,如果希望表明从宏观角度切入问题,可以用“视野下”;如果是在具体理论框架内深入分析,建议用“视域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