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浪闲谝:biang字哪年才造出(上)

文摘   2024-10-17 00:15   陕西  

 大浪闲谝:biang字哪年才造出(上)

                          张志勇(20240130

[阅读提示]

Biang biang对于关中人来说没有啥新奇,但biang所表意思就不见得简单了。笔者主张biang指人的性格,从人引伸到宽面;在笔者《大浪闲谝:biangbiang面》文发出后,有对这个字出处提出探讨的声音。本文围绕字,从biang音视角扩大分析范围,完成对biang的探讨。可看作前文之续。

本文共分上、下刊出,本次为上

——————————————————

1. Biang音字再议说明
笔者前段时间在《大浪闲谝:biangbiang面》文中提出:今天网行的所谓biang字(见图1)及其解释、写法,不是当今所造,但笔者推测其出也不会太早,估计和1956年第一次汉字简化这个年代多少有关。这次汉字简化将好多地名莫名其妙改为同音字,让好多地名失去了文字渊源。也许在大家都挖空心思寻找最为简单的字体时,哪位贤者不知道要表达啥个意思,弄出了这个牛字,这伙计一定是秦人的真实子孙

1biang字及笔划顺口溜(网图)

有爱好者对图1字的产生时间提出异议,有观点认为该字产生时间应该更早,如:“清末、民国”等。

对于爱好者不同观点,笔者很是认真对待,并表愿意共同讨论究其根筋。为此,笔者最近从多角度更进一步学习、了解、调查了有关“biang biang 面”知识,以共同分享探讨。
2. Biangbiang面说法

2.1 秦始皇与秦直道说

20091028日,一篇题为《“biang”字为何人所造》的网文刊登于“中国网china.com.cn”(后以《所造》简称)。

《所造》基于:20091022日,由西安市群众艺术馆、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户县文化馆、户县大王镇康王中村共同举办的《话说西安》百姓系列大讲堂乡村版,走进了历史悠久的西周丰镐故地﹣﹣西安户县康王村,开讲《话说关中 BiangBiang 面》

从这段引述来看,《所造》所记述的场面足够宏大,该活动中谈到biangbiang面与“秦始皇、秦直道”内容,该活动中以木制独轮车为道具,描述运送粮草之场景,甚至还联想到修建直道者思家想婆娘的画面。

《所造》在最后Biang 字为何人所造”小标题下提出“秀才造biang字”说和“秦始皇造biang字”说。

依照常识不难断定这类表述内涵之深浅,但必须承认这种乡间文学的天然存在,我们无法以更为具体的专业标准苛求于民间文学本身,给民间文学以空间有其现实性、必要性。

2.2 饼饼说

据网文说(笔者未查考)饼饼说之源于范紫东先生《关西方言钩陈》,克兴印书馆印行,中华民国三十六年(1947)元月版。

饼饼说为当今陕西诸位语言学者、教授所采信并文章力捧,本文推荐《起底“biang的本字是饼”说——兼简论“biangbiang面”中“biangbiang”的文义》,作者署名王谢杨(后以《起底》简称)。这篇网文标题很长,本文推荐的理由是:

О1 《起底》对“饼饼说”的主要学者信息、观点均有引用和分析,也有该文作者表态。

О2 《起底》文作者注重调查出了13种陕西不同地域描写和宽面多少有关的文章出处。

О3 《起底》文作者明确将biangbiang面音与字划分说明。这是非常重要的概念,语言与文字本身就有先后之概念。

О4 《起底》文对图1所谓46笔划造字产生年代给出:“可能产生于20世记80年代左右”的判断。这个说法与笔者本文开头看法基本相符合。

2.3 拟音说

拟音说成为当今biangbiang面解释最多的内容,无论是案板碰撞,还是其它附会之文,我们会发现因为各地发音异同,文字书写之取舍差别,产生了诸多结果,示如图2

2所列举之文字仅为《起底》文中所收录13种的主要部分,对于相差甚远之字没有采用。

本文观点十分明确:所有的拟音说法,无论在其原生地如何认可肯定均与本文无关,本文以为:这些拟音字若想合理解释关中之“biangbiang面”,至少目前没有可能,假若某日从地下挖出史证,当该另解。

2 biangbiang面多信息描述

2.4 大面说

大面说猛看有道理,细想有些滑稽。有笑之处在于取“大+面”表述过于直观而不思汉字之来历和表意。

再说宽与大本就两说,宽者未必就大。因此对大面说只好忍耐,不值笔墨再来分与析之。

机器压制的较粗圆面条如同棍棍,或者叫棒棒;拽拉而成的圆面条也叫棍棍面或拉面(或拉条子),扁状叫扯面。这类没有时间经历的面种绝无与biangbiang面共议资格,故图2未列。

2.5 彬县造字

2右上角所造之字,为彬县能者在其2008年《彬县方言》中所表,所造之字也应以“biang”音所附,是否能获得社会认可笔者并不看好。

造此字者对其所造字构成作了全面解释,是否有道理已不重要,关键是没有机会了。造字者明显对图1造字有所不满,说是过于繁琐而不愿采纳。造此字者写书,用啥字他说了算,只要彬县人民没有意见,其它地方人说啥都不会顶用,道理本该如此。
3. 方言书怎样说

3.1 《土音杂字》

清贾凤仪所著《土音杂字》,据网文介绍该书有作者1826年所写之序,这个信息至少表明该书的年代数据。笔者查阅后人整理版《土音杂字》,没有找到与“biang”有关的字。
3.2 地方方言书
笔者查阅了20本地方方言书籍,其中5本刊载与biangbiang面有关内容,详如图3所示。

20本方言书中,由于各书研究陕西方言的侧重点不同,收录内容也有所偏重,但从总体情况来看,收集方言的书籍对于biang字的关注度还是非常有限。

笔者留意到:对biang字的关注主要集中于咸阳、西安周边地区。两府(东府、西府)方言书中没有找到对biang字收集的实例。

 图3 关中方言书籍

在图3序号01-05中,0304为新旧版之别,可看作同一结果;02彬县方言中并没有认可目前市面流行所造biang字,而自造其字。综合以上两点,5本收录biang字书实际可归为3本。

从内容上看:3本书对biang字的解释基本雷同。0405两书名称相同,作者没有明显地域倾向性,只能说代表陕西,从书名也能看出这个特点,这两本书对于biang字内容解释并无新意。

01出版时间为199510月,时间最早,作者为霸陵人,教师出身,作者已于2010121日离世。该书对biang字解释最为详细。01观点倾向于“饼饼面=biang biang 面”,书中引用了一些古文献记载,但从该书作者对引用古文的读音理解与解释来看,笔者感觉并没形成令人信服的支撑说词,笔者以为:视作该书作者个人见解无可非议。该书对于“饼饼”的理解与解释与前述师大教授说词应该本质无异。
4. 食面的信息分析

图4 与面有关的考古信息
4.1器与面
4给出黄河流域与面有关的考古发现例证:
О1磨面的石器:河北磁山石盘、石磙,距今7600-8000年;西安半坡研磨石器,距今6000年;青海研磨石器,距今6700年。
研磨器的存证,为颗粮加工成面粉提供了史料支撑。先祖磨后是通筛选成面、水冲沉淀成粉,我们不再继续讨论,我们只需要知道面粉的加工提取在至少6000年前成为可能。
О2喇家面实证:青海民和喇家遗址(黄河沿岸)4000年前的“二细”规格面条,为先祖食面提供了佐证。
依据上述两点:我们应该产生先祖至少在4000年前就能弄出“二细”面来;先祖制作面粉的手段在6000年前就有;先祖啥时间就有制作biangbiang的能力,4000年前这个时间点至少应该认账。
4.2 文字的记载
5表明:食字从甲骨文起即有,食字产生于3600年前,面字产生于2500年前。6说明:面字与饼字大致同时代产生。

5 食与面的文字记载

6 面与饼的文字记载

4.3语言与文字

百度可知:当今世界上查明有语言5651种;法国社会科学院推测全球有约2769种文字。

我们不需要准确数据,从上述数据可以知道语言数字约为文字数的两倍。一个简单的结论可以获得:没有文字可以凑合,没有语言估计就不那方便了,换句话说:固定、成熟的语言也必更早于文字产生。

回到面的话题上来:先祖至少6000年前以石器将粮食颗粒磨成粉,用粉再制作想吃的食物。先祖叫这些不同的粉制品啥名字我们不知道,先祖要交流必然需要统一的发音来赋予这些食物,这些食物不能肯定就叫“面”、叫“饼”,但也不能排除就叫“面”、叫“饼”。

假设先祖给每种食物赋予名字,他们世辈口传是必然的,他们没事也不会把这些名字改来变去,他们能够传下来的一定是大家最通用的、基本统一的名字。

先祖所命名的食物,需要记载时才可能产生文字,因此文字晚于实物的产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上完,待下续)

  (癸卯年冬月十四草稿,甲辰年正月十二定稿于西安)



泾河文化研究
挖掘、整理和研究泾河水利、经济、民俗等人文资料,编辑出版有关泾河流域的文化书籍。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