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一次游学两次印心

文化   其他   2024-11-17 04:30   江苏  

弘扬传统文化  温暖世道人心


一、在琅琊山印证醉翁千年之“乐”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这是千年之前,滁州百姓跟随太守欧阳修游琅琊山的场景。2024年11月9日彭城书院师生追随大家长汉风先生的脚步来到此地。我们一行三百余人,既有福德班的长辈,也有早教的娃娃,甚至还有在手推车里的宝宝,一起登上琅琊山。其景象真的就是“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彭城书院人也”。

对于滁州的初次认知便是在中学时学的《醉翁亭记》这篇文章,后来坐火车路过此地,便会想起欧阳公笔下的“环滁皆山也……”滁州不属于大中城市,以前的绿皮火车很多时候在此地都不停留。滁州却因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而闻名天下,吸引无数游客前来参观拜访,就像曲阜因为有了孔子而成为圣城,成为全世界人都想瞻仰朝拜的地方。

今天我们登上琅琊山,来到醉翁亭前,跟随导游游览一番,导游的讲解绘声绘色,这些都是知识。来此地我并非为了寻求知识,而是来感悟欧阳公虽被贬于此并没有因此消极怠政,他心系百姓,与民同乐的伟大情怀。在醉翁亭前诵读《醉翁亭记》一个“乐”字贯穿全文,同时也弥漫现场。我们书院人,虽无觥筹交错之乐,但于此诵经闻道,乐也无穷。先生在此讲学,由醉翁亭美在哪里契入,孩子们的回答不尽而同,接着先生从孩子的答案引入主题,醉翁亭从外在来看不是最美,她之所以能成为全国四大名亭之首,因为这里沉淀着主人的圣哲之情、贤者之风、道德之光。先生告诉我们,欧阳修到滁州是被贬而来,但他乐观豁达,不计荣辱,来到这里勤于政务,爱民如子,与民同乐。在他的治理下滁州百姓安定自足,生活和乐,深受百姓爱戴。

先生说,历史上像欧阳修这样的人有很多,曾在徐州做过太守的苏轼;“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知行合一的王阳明;天下为公的孙中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伟大领袖毛泽东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共和国总理周恩来……我们要向这样的圣贤先哲学习,为国家为民族立下大志,用他们光辉思想沐浴自己的生命、照亮自己生命,然后再去照亮更多人!先生讲到这里,掌声如雷,落叶缤纷,书院人脸上个个洋溢着灿烂的笑容,还有什么比这更美好的瞬间,先生岂能不乐!醉翁之“乐”是因为滁州百姓之乐而乐;先生之“乐”是因为书院人之乐而乐。

先生在当天打卡中说到:“来到醉翁亭前,我双手合十,穿亭而过,首先进入二贤亭。这里有欧阳修和王禹偁两位先贤的塑像。我向他们作揖行礼,表达内心的敬仰,然后双手合十,在塑像前伫立,与他们做生命的对话和连接。每当这样的时候,就会有一股热能流经我的身体,瞬间热泪盈眶。我带着这份能量走出二贤堂,再把这份能量传递给我生活的这个时代。” 读着先生打卡,一股强热能进入我的内心,带着先生的这份能量继续传递,先生与圣贤印心,我与先生印心,心心相印,生生不息。

二、在陋室园印证诗豪的“惟吾德馨”

有诗豪之称的唐代诗人刘禹锡的《陋室铭》,如同宋代欧阳公的《醉翁亭记》一样千古流传,妇孺皆知。说到“陋室”,很多人的脑海里都会浮现“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的室外画面和“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室内场景。2024年11月10日我终于跟随先生来到我心心念念的陋室之前,亲眼目睹刘禹锡的陋室。国学班弟子集体诵读《陋室铭》,完毕以后先生让我们静心,一首《永恒之地》乐曲浸润我们的心灵。静心完毕,先生以“永恒”引入,他说自古至今能永恒存在的有多少呢?高楼大厦不永恒、功名利禄不永恒、权力财富不永恒,但刘禹锡的这间陋室能永恒立于此地,并且还会继续流芳千载。这座历经千年风雨的古老建筑,见证了历史变迁,沉淀着岁月风华。如今的陋室,不仅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种高尚品德的象征,所以她能永恒。

接下来先生问:“陋”是何意?小弟子回答:“简陋”,其实这也是我的答案。先生说:简陋是组词,不是含义,这里的“陋”是狭小的意思,“陋室”,顾名思义即狭小的居室。先生诵读《陋室铭》的声音穿破天空,穿越时空,把我们带到诗豪刘禹锡面前:一桌、一椅、一床的陋室,诗人于此弹素琴、阅金经、体静心闲。陋室虽陋,刘禹锡却乐观从容、心系天下,超然物外,这便是他“惟吾德馨”的体现。先生便以“惟吾德馨”为主题给大家做了简短的分享。

先生说,“惟吾德馨”的“馨”是芳香,比喻一个人德修到一定程度,就会散发香气,就是厚德,就是磁场。磁场越大,你感召的人就越多,做事就越容易。如果一个人可以德配天地,那就是圣人,孔子、老子、孟子……他们的德可以配天地、载万物、贯古今,永恒存在。刘禹锡是大德,是圣贤,他虽居陋室,却光芒万丈,照耀后世,福泽后代。他可以永垂不朽、死而不亡、永恒存在。先生接着说,一个人德来自于三个方面:祖宗阴德、父母修德、自己积德。他告诫我们,作为书院人,我们时时刻刻要把修德放在第一位,修德比挣钱重要,有德比有财要好。如果自己不积德,祖宗和父母给的那点德,很快就会被消耗掉。如何积德呢?先生也给出答案:去为社会付出、去做善事、去做义工、去帮人助人成就人,常怀慈悲仁爱之心,读圣贤经典,与圣贤链接。我们有了德,就能“得”,别人解决不了的问题,我们就能解决。你若是个大德之人,根本不需要考虑衣食住行的问题,你不会缺衣少食。先生现场讲学如甘露法雨、春风化雨,整个过程我静静聆听。

书院每项活动都是给大家增能长慧的最佳时机,就像这两天的游学我们在醉翁亭汲取欧阳修“与民同乐”的光辉思想,在陋室前感悟刘禹锡的“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高贵品德。返回途中,我们的“乐途分享会”也进行得有声有色,无论是家长还是小弟子,大家都感悟书院游学绝对不同于世俗旅游,我们的游学既读书、又行路、还有明师传道。我们团队上至耄耋老人,下到一岁三个月的宝宝,一路同行,扶老携幼,互帮互助,欢声笑语,岂不乐哉!

感恩所有遇见!感恩天地神明,感恩圣贤祖先,感恩父母恩师,感恩一切万有。祈愿天佑中华,国泰民安,世界安平泰,道德普天下!

【本文作者为彭城书院中华经典研修第1组成员、资深骨干义工、公益启蒙班教师、立志班主班老师、国学班辅导员、子衿学堂弟子 徐凤梅。邮箱收稿日期:2024年11月13日。书院邮箱:pengchengshuyuan@163.com。】

【作者(右)与工作所在学校同事】


彭城书院是一家以“弘扬传统文化,温暖世道人心”为宗旨的完全公益性质书院。

书院所有国学活动皆为公益性质,热诚欢迎广大国学爱好者前来参加。书院地址:徐州市青年路老街坊5号楼3层。有兴趣的朋友可拨打电话:13505214888(滕老师)、17351052016(李老师)。



彭城书院
彭城书院坐落于古城徐州,创办于2007年5月1日,是全国首家完全公益性质现代书院,其宗旨是“弘扬传统文化,温暖世道人心”。 书院常规活动有中华经典诵读、传统文化讲坛、二十四节气茶会、四季诗会、远足游学等,被誉为当代徐州的文化地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