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相如(约公元前179年—前118年),字长卿,汉族,巴郡安汉县(今四川省南充市蓬安县)人,一说蜀郡(今四川成都)人。西汉大辞赋家,是中国文化史文学史上杰出的代表,是西汉盛世汉武帝时期伟大的文学家、杰出的政治家。工辞赋,其代表作品为《子虚赋》。作品词藻富丽,结构宏大,使他成为汉赋的代表作家,后人称之为赋圣和“辞宗”。
卓文君(前175年-前121年),原名文后,西汉临邛(今四川邛崃)人,祖籍为赵国邯郸(今河北邯郸),四川临邛巨富卓王孙之女。中国古代四大才女之一、蜀中四大才女之一。她的代表作有《白头吟》《诀别书》等。
汉朝的大才子司马相如为景帝时武骑常侍,因不得志,称病辞职,回到家乡四川临邛。有一次,他赴临邛大富豪卓王孙家宴饮。卓王孙有位离婚女儿,名文后,又名文君。因久仰相如文采,遂从屏风外窥视相如,司马相如亦早闻卓文君芳名,佯作不知。受邀抚琴时,便趁机弹了下面这一曲《凤求凰》,以传爱慕之情。卓文君听了以后心潮澎湃,她听出了司马相如的心声,也心生爱慕之情,当夜即和司马相如携手私奔。司马相如一贫如洗,卓王孙因爱女败坏家风而怒,不肯救济女儿,两人只好变卖所有东西后回到临邛开了家小酒铺。每日,文君当垆卖酒,相如打杂。后来,卓王孙心疼女儿,又为他俩的真情所感动,就送了百万银钱和百名仆人给他们。不久之后,司马相如写《子虚赋》托人交到汉武帝手中,汉武帝见到后对司马相如的才华非常赞赏,立刻下旨召见。见到了武帝,又呈上《长林赋》,汉武帝很是高兴,立马封他为郎将。司马相如发达之后,渐渐耽于享乐,整整5年不归家,整天沉迷于花天酒地,后来竟然有了休妻的想法,想纳茂陵女子为妾。于是派人送去家书一封,信里写了十三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聪明的卓文君读后,泪流满面。一行数字中唯独少了一个“亿”,岂不是表示夫君对自己“无意”的暗示?她心凉如水但是却很理性,她用十三个数字作为开头句,写了回信《怨郎诗》:一朝别后,二地相悬。只说是三四月,又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思想,千系念,万般无奈把郎怨。万语千言说不完,百无聊赖,十依栏杆。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仲秋月圆人不圆。七月半,秉烛烧香问苍天,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五月石榴红似火,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四月枇杷未黄,我欲对镜心意乱。忽匆匆,三月桃花随水转。飘零零,二月风筝线儿断。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做男。《怨郎诗》表达了卓文君对丈夫深切的思念之情。写完以后卓文君觉得还不够,她此时已经决定放手。因此她又附上了《白头吟》、《诀别书》,“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我虽然爱你,但是我为了你愿意放弃一切,放手让你去寻找你要的幸福。很多时候结果并不重要,痛苦的是等待结果的过程。面对司马相如的背信弃义,卓文君果断地选择了放手,自己的放手也许是对司马相如的一种成全,也是自己的一种解脱。司马相如看完妻子的信,在惊叹妻子才华横溢之余,遥想昔日夫妻恩爱之情,羞愧万分,不再提纳妾之事,最终与卓文君白头偕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