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让信用成为高效政务服务的“金口碑”
以信用审批为先导,推广应用“审管法信”闭环管理机制,着力构建以信用为核心的新型监管机制,将信用贯穿于“放管服”改革全过程和经营主体全生命周期。
全年归集公示各类市场主体信用承诺信息1921份,在工程建设项目、卫生医疗、文化娱乐等64个领域建立审批告知承诺制,277个事项应用信用审批机制,全年共办结完成审批事项4665件,对高信用企业和个人实施审批容缺4次,经营主体信用越好审批越好的“信易批”模式全面形成。
推动旅文、卫健、应急、商务等行业部门在民宿、医疗机构、危化品、商超等5个领域开展信用分级分类监管,累计给158家市场主体开展信用评价,并依法依规公开评价结果,探索形成以信用为基础的行业监管新模式。
大力推进诚信机关建设,持续开展政务诚信承诺活动,推动惠民利企政策兑现、合同协议履行等高效落实,全区各机关企事业单位签订诚信承诺书880余份,强化个人信用在编内编外人员录用管理考核全过程中运用,举办信用建设专题培训班,切实提升政府工作人员诚信履职意识和机关企事业单位诚信行政水平。
02
让信用成为惠民便企的“金钥匙”
今年以来,全领域开展诚信宣传活动52次,发布信用动态信息52篇,提升企业群众诚信意识,探索信用信息新型应用,推动“信用”向“用信”实现有效转化,为企业和群众实实在在的信用红利,提升“诚信吉阳”的品牌显示度和感知度。
不断扩大信息数据公示范围,今年以来,向“信用三亚”平台推送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各类信用数据6680余条,目前在库的双公示信用信息共有18747条,信用应用的数据信息基础不断夯实筑牢。
全面推行“行政处罚-合规建议-整改修复”闭环服务,在区政务服务大厅设立信用修复专门窗口,推行“信用修复一件事”,提供信用修复代办服务,全年共指导33家企业“一站式”完成信用修复,助力企业轻装上阵再启航。
此外,创新推行“信用+政府服务”模式。将信用融入就业、司法等各项政府服务,提升政府服务效能;强化农村信用应用,协调推动授信发放脱贫户小额贷款近120万元;全年举办各类就业服务活动187场,提供就业岗位1.1万余个;探索“信用+社矫”管理模式,推动社区矫正工作由“管得住”向“矫得好”转变;推进诚信商务楼宇和商圈建设,月川社区94家诚信商户、141家诚信摊位在群众监督中不断提升诚信经营水平。
03
让信用成为创新基层治理的“金名片”
紧紧围绕“党建引领、信用支撑、提升效能”目标,巧妙拓展信用在基层末端治理中的贯通作用,有力有效地提升城市基层治理和乡村振兴水平。
在月川社区示范打造“党建+契约化”治理型社区,创新“信用+装修”“信用+日间照料”“信用+民主议事”小微场景,带动群众参事议事,协商解决戏台改造、地下室停车场通讯信号不稳定、安置区商铺餐饮店油烟排放、不规范装修等一系列急难愁盼问题,灵活运用信用积分奖励兑换,引导激励企业群众融入社区治理全过程,从诚信居民、诚信商户、诚信楼栋三个维度一体打造月川诚信社区。
将信用融入乡村治理积分制,推进博后、六盘、罗蓬、红花“信用乡村”试点工作,在村级事务管理中全面运用个人诚信积分,常态化开展防范电信诈骗、非法集资等活动,营造讲信守信的和美乡村氛围。在博后村,以“信用+民宿”场景为切入点,对51家民宿开展信用评价,全面应用信用分级监管,给予高信用评价的民宿推广引流,以行业诚信建设推动博后民宿集群管理升级和服务提质。在六盘村,18家诚信摊位踊跃加入信用美食街区建设,接受群众和游客监督的同时,为高“金椰分”顾客提供额外优惠,共同打造具有“真金白银”获得感的信用经济。
下一步,吉阳区将深入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完善,不断完善信用建设工作制度,提高信用法治化、规范化水平。同时,不断完善信用评价体系,深化拓展信用评价结果规范运用;不断迭代升级信用应用场景,提高各类信用应用场景的惠及面;不断推进信用便企惠民,厚植信用文化,努力打造“人人讲信用、时时守信用”的“诚信吉阳”。
来源:吉阳区营商环境建设局
审核:陈树宝、林韦玮
监制:彭莉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