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的生命
都是通向自我的征途
Das Leben jedes Menschen ist ein Weg zu sich selber hin, der Versuch eines Weges, die Andeutung eines Pfades
彭林昊,瑞安中学国际部2024届毕业生,截至目前已经收获波士顿学院、波士顿大学、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等名校的录取通知书。
时隔三年,波士顿学院的彩花再次在瑞中国际部飘下,所有人都为他欢呼祝福,这个难熬的申请季终于以一份皆大欢喜的结果肯定了他这三年的辛勤付出。
| 担任社长和志愿者的彭林昊
拥有多重身份的他,压榨了许多课余时间,在高中三年做了许多难得可贵的事情。他创办IOL语言学社团,成立神经科学社团,去社区给小朋友们上课,为抑郁症患者送去「秋天的第一封信」,专注研究进行街头调研和专利申请……
而寥寥数语很难概括他丰富多彩的高中三年,我们难以尽数窥见,在这转瞬即逝的三年间,他在不起眼的角落都为梦想挥洒了多少汗水和心血。但在轻舟已过万重山的当下,正如彭林昊在毕业感言中挥笔写就的那番话一样——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
初入国际部,是对未来的迷茫,对新环境的陌生。
刚刚进入这一亩三分地时,海德格尔的焦虑理论非常好的诠释了我当时的状态,我时常陷入精神内耗和自我怀疑,被情绪控制的我,仿佛一直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那时候,我感觉我的人生像是《钟形罩》里的无花果树,面对诸多选择,却在犹豫迟疑之际,使得机会全数腐朽而消逝。出国留学也成为我遥不可及的梦,我很难去想象三年之后的我到底是怎么样的。
转眼间,毕业季却倏地来了,但和托福厮杀的过往仿佛还在昨日,那些迷茫而焦虑的时刻也依旧近在咫尺。如果简要概述我这三年,那么苏格拉底的「Know Yourself」足矣。
|在不同领域里保持热爱的彭林昊
认识你自己
我很庆幸,在漫长的兴趣探索的路上,尽管过程有些曲折,但我仍旧发现了我的兴趣所在——神经科学。
对脑科学或是神经科学的热爱,更多的是起源于对自己大脑的探索,“为什么有的人能够比我更好地集中注意力,为什么有的人的专注力这么持久,我又应该如何进入心流状态,如《摩诃婆罗多》中的那种描述‘他目不见色、耳不闻声、无嗅无尝、无触觉体会。与此同时,他不再幻想,而且无嗜欲。他坐定如块原木,在无思无虑中’。”
|彭林昊在学习神经科学时整理的笔记大纲
神经科学让我摆脱了学习基础学科的枯燥无味。学习病例的时候,并不单单是几行文字,而是在油管或是B站上大量的病例视频;学习药物的时候,知识点也能和生活完美结合,其中不乏我们生活中吃过的药,通过神经科学去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也解决了我不少的困惑。
正是这份兴趣所在,我开始钻研,我不再局限在课堂中。参加脑科学比赛,有幸获得全国一等奖,这让我对神经科学的信心也更上一层;我想在校内扩大神经科学的影响力,我选择组建社团,成为瑞中国际部第一个和脑科学相关的社团;与此同时,我也参加了很多研究活动,去进一步探索神经科学,如脑机接口如何帮助闭锁综合征或是其他无法开口说话的人进行沟通,阿兹海默的发病机制等等。
| 组织街头调研&实验室中
开眼看世界
无数次从温州南驶向上海和宁波的动车,从第一次一个人踏上旅途的不知所措,到后面的轻车熟路,是一年三十多张车票和机票,是无数次临行前的忐忑不安。
| 彭林昊在旅途中的一些记录
经常奔波在各地做活动、打比赛、参加集训和考试。时常在想奔波的意义在哪里,感觉好像名校离我的距离遥不可及,因为疫情或是各种原因取消的考试、比赛、活动,也无数次让经过充足准备的我感到崩溃,但每当想起林徽因在《窗子以外》所言:
“所有活动的颜色声音,生的滋味,全在那里,你并不是不能看到,只不过是永远的在你窗子外罢了。”
还是会想着去努力跳出舒适圈,哪怕梦想很遥远,哪怕初速度很慢。一路上哪怕坎坷,也没有过后悔。
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也结识了许多人。有些人能在初三取得满分托福成绩,高一就开始在实验室发表文章,有站在女权运动的最前线,作为推动打破月经羞耻现象的策划者。每当望见那些才华横溢的同侪,心神恍惚间难免自惭形秽。
| 彭林昊在关于猴痘研究中制作的宣传手册
和自己和解
「抵达岸边的水手风光无限,无数撞上暗礁沉入海底的却连残骸也没人记得。」
记得第一次见到这句话是在去年的暑假,有一位同学与我分享的一段话。共同迈入申请季的我们那时还在开着玩笑说我们会是站在岸边的水手还是沉入海底的船。而这句话也让我第一次感觉到了申请季的残酷和来自申请季的压力。
迟迟没有拿到满意的标化分数,在实验室里反复失败的实验,活动和竞赛的取消或是失利,仿佛申请季还没有结束,我就已经给自己贴上了失败的标签。
借着申请季坐下来反复审视我自己,我的故事,我所追求的事物,和那些我一直无法想通的问题。或许与自己和解才是真正的出路,去承认自己就是还是不够优秀,去承认自己的运气就是不够好,去承认某些选择就是不够正确。
高中三年,孤身一人,从体制内转轨赛道,一路上走了很多弯路,在一次又一次的挫折中成长,一个人手握火把在这片陌生的森林中前行。回首三年是充满遗憾的,总是会想——要是没有疫情,要是没走那些弯路,又或是没做那些错误的决定。或许遗憾与落空本是生命中的常客,面对现实我们也只能选择接受。
那时时常会想起高一听抄时的那一句话“What doesn’t kill you makes you stronger”,这句话也一直鼓励我坚持到了提交完所有的申请。
早申轮次的一封封拒信,让我感到深深的绝望,曾经自以为的保底校,如今却直接给了一封又一封拒信,无数的煎熬,直到BC的放榜,记得那天早上一封突然的邮件,BC的portal update了,我紧张地连续输错了好多次密码,被短暂地封号了。被迫无奈地打开小红书看看有没有人录了,或是拒了。当我看到一个一个帖子里这样写着:
大学申请往往被视作个人潜能与价值的一锤定音;不该如此,也绝非如此。你过往的种种足以使更多更好的大学青睐你,你也终将在它们中的某一所绽放,这两点我们毫不怀疑。
--我是20fall
这是我收到的Boston College的拒信中的一段
又陆陆续续地看到了几封拒信,感觉大概率也要被拒了。差不多过了一个多小时,我又一次成功登进了portal,看到了彩花落下的那一幕,我感觉一切仿佛都很虚幻,甚至有点怕一觉醒过来发现这只是一场梦。
在中学时代,我们总期望自己变得与众不同,变得独特,拥有改变世界的能力;但任何细小的改变都是始于微末,也许是某一次奔波,也许是某一次失败的尝试。
相比起具体的学科知识,学会不断探索和尝试,拥有强大的内驱力,是我们最期望学生能够在中学时代培养所得的。
大学申请只是一次阶段性成果,他们不会只是如此,也绝不会止于此。天高海阔,祝愿每一位毕业生都能以蓬勃的内心去继续生长。
图文素材/彭林昊
2024届毕业生系列文章
被纽约大学录取的郑熙瑜:去更广袤的世界里探索自由
被普瑞特艺术学院录取的姚欣妤:愿意尝试比尝试更重要
被清华大学录取的朱娇衍:人生没有参考答案,去找寻自己的「专属答案」
被罗切斯特大学录取的岑豪轩:青春因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