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剧?幽默?//再论“接、化、发”

文摘   2024-11-08 15:06   湖北  

  “接、化、发”,本是传统武术中对于进攻、防守和反击的要领说明,在近几年的网络发酵中,俨然成为一个幽默的代名词。当然,同时更具喜剧幽默的还有“不讲武德”等,类似的这些网络传播语言给我们相对单调的生活添加了些许可乐。

   今天要聊的“接、化、发”,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讲,其实是要感谢一位武术老者的。这位先生依附于网络,把自己对于武术训练的感悟和体会,进行着独特的传播和推广,并以几十岁的高龄参加了现代形式和规则下的技击对抗。笔者甚是佩服,也更加尊重这位先生。

   尽管说在很多人的眼里都是抱着看笑话的心态,但笔者很是赞同先生“接、化、发”的思想和技击逻辑。只是我们很多看客的“武林长者一定是高手,高手必须一招制敌”的谬误技击逻辑,把一个正常的武术现象当成了笑话而已。

   首先,什么是“接、化、发”

  “接、化、发”来自于中国传统武术对于攻防的阐述,属于对抗技术范畴。汉语言文化的奇妙之处在于,无论是以太极为代表的“内家拳”,还是以少林为代表的“外家拳”,似乎都喜欢把他们简单对抗中瞬息万变的场景,上升到文字艺术的形式加以描写。而作为我们后人,就权当是我们的先辈们对于他们当时、当事、当下各自门派技击风格,以文学的形式加以记载并最终殊途同归吧。

   一是在广义视角下,“接、化、发”是一种对事物的认知理念。是两种对抗事物在运动过程中所采取本能的“利益最大化”的基本逻辑,更是一个正确的思维方式。所谓“接”,是胆魄更是勇气,是从“大势”的层面综合分析考量后寻找出彼此的长处和弊端并加以来客观评价以此来提升自己参与对抗、迎接挑战的勇气;所谓“化”,是理性更是逻辑,是综合考量之后的战略应对,“我”是采取“屈人之兵而‘不战’”的“上兵”?还是采取“伐战”的“下兵”?至于心随所愿、成功与否就要看实际的操作能力了;所谓“发”,是承接“化”的能力,更是自身能力在客观环境之下的对抗展现。

   二是在狭义视角下,“接、化、发”是技击对抗中二人博弈的基本规律,是攻守进退、刚柔虚实、动静疾序的互为转换的格律,也是“大技击、大体能”视角下的个人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更是最直白的“不吃亏或少吃亏”,还要“占便宜”技击属性或个体的对抗思维情商。所谓“接”,是针对于双方或主动进攻或被动防守的“迎敌”胆魄,“我”敢于“接招”,但是对于怎么“接”,要看彼此的训练水平和对抗中各自的习惯动作,在攻守中的临场发挥及其它各种瞬息万变的对抗场景,其结果有一定的偶然概率;所谓“化”,是理性“接招”而非感性“蛮干”,是努力合理攻守而非不加思考的消极被动,是承接了“接”的勇气之后的合理运用,相应动作化险为夷的应对措施和能力;所谓“发”是反击,也是“接”和“化”后的“不吃亏”,还要“占便宜”技击属性使然。就字面意思就是最直接的“防守反击”,当然,能否得到各自双方想要的结果,那就要看彼此之间的对抗能力了。

   不得不说的是,现今在各门派的“内家拳”理念中,“接、化、发”更侧重于力道和劲力的训练,接劲、化劲进而发劲的是他们对于技击的逻辑理解,这也许是“内家拳”在口传心授的历史传承中,从“劲”的视角下对于对抗的诠释。

   其次,“接、化、发”在实战中的具体体现

   “接、化、发”是传统武术中常用的认知理念和训练形式,这是其经过历史沉淀后上升到专项的武术文化层面的具体呈现,在很多人看来复杂而深奥,因为中华武术门派众多且历史“源远流长”;而如果降维到技术层面,它又是简单易学但确实是难练的对抗技术,“易学难练”也是武术及其它运动项目的一大特点,很多时候不是“会不会”的问题,而是“能不能”的现状。因此笔者一直主张,凡事要强调“术业专攻”,武术文化就是文化范畴,技击对抗就是技术或者战术范畴,两者不能混淆一谈, 否则就会使同一武术的事物变得一摊浆糊而难以梳理,从而歪曲了我们的传统武术和文化。

   首先要明了的是,任何形式的对抗双方都是实力相近的两者,否则,对抗几乎是不复存在的,这是一个基本的常识。规则擂台上不必多说,街头殴斗更是如此,试想一个乳臭孩童怎么可能会和一精壮大汉发生冲突呢?所以说,一般的对抗中,“一招制敌”基本就是个偶然现象或者伪命题了。综合实力相当的两人技击,无非是徒手或使用器械综合运用“踢、打、摔、拿、击、刺、点、崩”的博弈,其中,“踢、打、击、刺、点、崩”可以直白的理解为较远距离徒手的拳打脚踢,或拿着器械的“刺、点、崩”,我们笼统的称之为“打”;“摔、拿”则可以理解为,传武中贴身距离时的重心破坏和精准运用反关节的攻守节奏的“制”或“控”,我们直白的称之为“控”。

   一是“接、化、发”在“打”中的运用。

   此时的“接、化、发”,可细化为主动进攻和被动防守两种表现形式。无论是主动进攻还是被动防守,对于“接”,实质上就是在两人对峙时的心理活动,是一种互为“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的较为成熟的、良好的技击心理活动,是气势,更是训练专业度的外在表现,这属于《运动心理学》范畴;“化”,同样是分为主动进攻和防守反击两种表现形式,“我”和对手根据自己的训练水平和临场技击状态所作出的灵活随即的攻和防,如:当“我”主动进攻的技击风格遇到更为强势的主动,或“我”没有第一时间主动进攻时,我不得不顺变为防守反击的风格。反之也是,并根据实际的拳或腿的攻防技法,彼此之间是采取“拳来腿挡”,还是采取“腿来抄报进而摔控”,或者是破坏距离、改变方向等等,并最大可能得放大“我”的进攻实效性缩小、化解掉彼方的击打效果,努力做到“占便宜”,这都属于“化”的范畴;“发”,是对抗中“攻”的属性,无论是“主动攻”还是“被动反攻”的区别。当然,口语化的“迎击”也属于“被动反攻”范畴,都是技、战术运用瞬间的“临门一脚”,也是努力做到“占便宜”的唯一举措,这就要求“我”和“你”都要具备良好的身体重心和节奏的把持能力、精准的动态距离控制能力、迅速的内在神经反应速度和高度的身体肌肉动作记忆等,这也是武术技击高水平训练的集中体现,这才是我们常说的“功夫”。

   二是“接、化、发”在“控”中的运用。

   在中国传武中,有着“远腿近手贴身靠”的说法,这里的“靠”,顾名思义就是“摔”或“控”,这是两人近身时的常用对抗技能,是双方在运动瞬间力与力的较量,更是力与巧的博弈。也是我们的先人用他们当时、当事、当下的运动智慧,用眼看手摸的纯物理方法和经验的积累,很好的诠释并运用了《运动生物力学》和《运动解剖学》等诸多学科在人类对抗中的精妙之处,现代的我们把这些划为中医范畴,这是祖先的伟大之处。真的很难说,到底是传武中的“摔、控”等技法造就了“中医骨科”的“原始解剖学”,还是先人们以最原始的视角,洞悉了人体结构成就了现代的“运动解剖学科”,从而发明了特点鲜明的“擒拿控制”技法,并开创了“独此一家”的“武医同体”的武术文化。只是“摔、控”技法,由于受实战距离的局限和受训者对于人体解剖的附加认知难度,而成为现代的小众武术技法而已。

   从“远腿、近手、贴身靠”的拳语中不难看出,到了“靠”的对抗,已经是实战距离的第三阶对抗了。笔者曾经在《“拳打、脚踢、抱摔”孰轻孰重?实战对抗做到四个“务必”,你就是高手!》一文中,提出“能拳打不脚踢、能脚踢不抱摔、能抱摔不搂抱、能搂抱不拿控”的技击原则,把“摔”和“控”放在最后不得已的对抗技法中,一是因为“一寸短一寸险”的对抗经验,力求避免;二是因为综合实力相当的两个人,在此刻都很难给对手造成实质性的进攻效果而达到取胜的目的,且体力消耗巨大。正是鉴于“靠”的对抗是第三阶的对抗维度,所以说在这个对抗环节,已经不存在也不需要考虑最初“接”的胆魄和勇气了;无论是先摔后控,还是直接擒拿,无非是破坏重心、寻找并利用反关节和两者综合运用,当“我”主动近身施以重心破坏或反关节拿控时,对手也一定会努力破坏“我”的破坏,进而维持其自身的重心平衡,或以合理的“顺”劲化解“我”的反关节拿控,这就是在“控”时彼此攻防的“化”;当“我”的重心破坏程度,或反关节拿控幅度足以使对手退无可退时,此时“我”的“发”即是成功,对手的“化”即是失败;但如果对手在努力破坏了“我”对其重心破坏的同时,进而又破坏了“我”的重心,或是以“顺”劲把“我”带入他的反关节控制范围,此时对手的“发”也就成功了,而“我”的“发”宣告失败。

   实事求是地说,“接、化、发”在贴身对抗时,从外在的“形”上,有时很难看出内在“劲”的较量,这和“打”的大开大合相比更趋于看似的“平静”,但实则是,内在的“劲”在进行着波澜壮阔的“接、化、发”。

   我们不得不说,在一个自媒体高度发达的时代,任何人、任何事都处在一个“直播”的状态,在网络平台上围绕着“接、化、发”,也确确实实不同程度的娱乐了大众。这不是武术本身或武者个体的原因,他们没错。笔者倒是认为,借助于网络平台上的绝大部分的“武者”,类似的相关武术言论和行为基本都是正确的,因为毕竟“术业专攻”。 

   如果说有错,那也是时代之因,是我们处在一个娱乐至上的时代,所有的看官都抱着一切皆可乐、一切皆为乐的心态看待本不可乐的武术专业的缘故吧。

监制:柯超

编辑制作:若愚

电话:13508671678

        (同微信)

主办:武当山武当拳法研究会

出品:武当杂志社

地址:湖北丹江口市均州老街五号楼

           总第1585期

长按二维码关注


武当杂志
挖掘推广传统武术文化,造福社会大众身心健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