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深地名故事|深港同宗同源 共谱历史篇章

时事   2024-12-08 14:07   中国香港  



深圳市政府地方志办公室主任 牛长涛


深圳和香港同宗同源。从约7000年前的咸头岭文化,到约1700年前的宝安县,再到450多年前的新安县,深港两地原是一体;近代以来鸦片战争后香港被迫割让,深港分离,进入到现代,香港与深圳先后崛起,香港被誉为“东方之珠”,深圳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香港和深圳携手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引擎,成为中国乃至全球的重要节点城市。深港两地共同谱写了沧海桑田、双城辉映的历史篇章,而其中香港和深圳的发展经验对中国式现代化极具启示意义,对中华民族复兴伟业也具有重大意义,在改革开放史、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也具有重要地位。





史上六次编修新安县志




地方志是“一方之全史”“一地之百科全书”,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自古就有官修的传统。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指出“了解历史的可靠的方法就是看志,这是我的一个习惯”。盛世修志,志载盛世。随着深港经济社会的发展,两地史志工作者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使命感,推动史志事业蓬勃发展,地方历史研究佳作辈出、成果丰硕。


耕耘方知四季贵,秉笔直书写春秋。其中,嘉庆《新安县志》《深圳市志》是深港古代志书和现代志书中的标志性作品。


《新安县志重印本》封面书影 资料图


首先是嘉庆《新安县志》。这是是古代最后一部记载今深港地域“全史”的官修县志。深港地区历史上曾先后六次编修新安县志。明万历十五年(1587年),新安知县丘体干倡修第一部《新安志》。其后,明崇祯八年、崇祯十六年、清康熙十一年,新安知县都亲自担任主纂,编修县志。但是由于社会动荡,这四部县志均已失存。目前仅存的是清康熙二十七年和清嘉庆二十四年编修的两部县志。


嘉庆《新安县志》编纂于1819年,由知县舒懋官主修,王崇熙总纂,还聘请了11个当时有名望、有才学的士绅担任分纂。该志刊印后,受到各方好评。当时的两广总督、史学大家阮元为此书作序。嘉庆《新安县志》分设为“沿革志”“舆地略”“山水略”到“艺文志”十三个部类,另有卷首皇帝“训典”,合计18余万字,比较全面、翔实地记述了鸦片战争以前新安地区的地理历史情况,是古代最后一部记载今深港地域“全史”的官修县志。近年来,深圳市政府地方志办公室组织开展嘉庆《新安县志》的点校工程,并印刷了简体版和繁体版,繁体版还作为庆祝新安建县450周年礼物赠送给香港特首李家超。





让历史文化走进社会大众




第二就是《深圳市志》。《深圳市志》是深圳首部全面记录1979年深圳建市至2000年历史的大型综合志书。《深圳市志》的编纂是一项庞大的文化工程。历经16年,2014年《深圳市志》最后一卷社会风俗卷出版。


《深圳市志》力求内容全面。《深圳市志》共设有基础建设卷、改革开放卷直到社会风俗卷等9大卷,每卷又包括若干个分志,分别记述相应部类的历史。整个《深圳市志》共有84部分志,全面囊括了深圳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的情况。


《深圳市志》力求真实准确。地方志书是严谨、科学的资料性著述。存真求实、客观准确是地方志书的生命力之所在。《深圳市志》编纂时收集了超过1亿字的基础资料,广大修志人员广泛开展实地调研,反复进行考证核实。正是严谨的态度,确保了《深圳市志》至今仍是了解和研究深圳改革开放史最基础的史料之一,被广泛引用。


修志问道,以启未来。深圳市政府地方志办公室编纂的各级各类地方志书、史书,就是希望为当代和后世留下珍贵的历史资料,延续悠远的历史文脉,达到“存史”的目的;就是希望通过回顾历史、总结经验,切实为决策者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历史智慧,达到“资政”的目的;就是希望通过生动翔实的历史叙述与文化展示,真正让历史文化走进社会大众,以史感人、以文化人,实现“育人”的目的。


新时代,香港正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深圳正朝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方向前行,深港共同构成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引擎,成为重要的节点城市,继续书写新的辉煌历史。此“新安”处是吾乡,我们将与深港历史文化机构和专家学者们一道,继续当好无愧于伟大时代的历史记录者、研究者、传播者,继续创作更多的优秀历史文化作品,让深港历史文化研究的“文本群”百花齐放春满园,让广大读者感受到深港历史文化的独特魅力,更加坚定我们的文化自信、历史自信。



来源:香港商报
作者:牛长涛
编辑:乐钊
审读:金霞
审核:佐一
监制:Oriole


香港商报
香港商报创刊于1952年,是香港历史最悠久的中文财经报章。关注港澳暨海峡两岸,聚焦环宇财经风云。
 最新文章